《战国策》200《蘇秦之楚》
刘向
【译文】
【注释】
1.月:原作日,据王念孙说改。
2.卒:完毕;结束。
《诗经·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史记·魏公子列传》:“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3.曾(zēng):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宋·杨万里《木樨》诗之一:“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
当“曾”读作céng时
01.表示行为或情况在过去发生,相当于“曾经”。
《墨子·亲士》:“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02.深。
晋·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瀇滉渊泫。”
03.通“层”。高。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苑太液,怀曾山。”
元·周伯琦《兴和郡》诗:“连甍结贾区,曾楼瞰寥廓。”
4.薪:柴火,又做柴禾。
薪,荛(ráo)也。——《说文》荛(ráo):其本意为柴草。
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
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
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
毁伤其薪木。——《孟子》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5.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
6.其可得乎:此节语义未完,据王念孙说,补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