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序曲》女地下党员原型人物——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郑少仪

文摘   2024-11-11 07:00   浙江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


有良心和温情的自媒体


《监狱记忆》不只是历史记载的风霜雪雨

监狱人民警察桌案上的闲情雅致

  她是每一位与监狱有关的事与人的前世今生


郭村保卫战纪念地位于扬州东部。纪念地包括新四军挺进纵队指挥部驻郭村旧址、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成立旧址、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旧址、郭村保卫战烈士陵园(纪念馆)等。走进郭村保卫战纪念馆的展厅,右侧第一张照片便是郑少仪。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焕发着青春激情,羞涩而清澈,果敢而坚定……

1962年,一部名为《东进序曲》的电影风靡全国,其中聪慧过人的地下特工周明珠,给观众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东进序曲》的女地下党员原型人物就是郑少仪,2019年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中也出现了郑少仪的形象。

当下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很多,故事情节曲折复杂、惊心动魄,特工这个职业,成为银幕上的常客。但大多是虚构的情景。而年轻貌美的王牌特工,郑少仪夜送情报的史实,则是发生在抗战时期新四军与国民党军事斗争中的真实事件。
一、投身革命藏敌营,一路狂奔送情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和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使我国抗日战争的形势越发的严峻,除了在正面战场抗击敌军的将士之外,还有许多隐秘战线的特工付出了努力。
时光追溯至1939年的烽火岁月,叶飞率新四军挺进纵队渡江北上至江都吴家桥地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当时苏北有三股势力,一是日伪,二是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嫡系(正规)部队,三是驻扎泰州的国民党杂牌军鲁苏皖边区游击队李明扬、李长江“二李”部队。“二李”因受韩德勤的排挤和倾轧,对韩独揽苏北大权心怀不满。因此新四军提出了“击敌、联李、孤韩,而重点在联李”的战略方针。

4月,不满20岁的郑少仪(化名为李欣)被党组织派往“二李”部队二纵队潜伏。她先在五支队四大队做党的秘密工作,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后又进入纵队部,担任敌纵地下党支部书记,公开身份是政训处政训员,挂中尉军衔。

1940年5月,日伪1000多人扫荡吴家桥,挺纵与之激战一昼夜后撤离到郭村休整。郭村离泰州只有20里,挺纵在郭村引起了“二李”的疑虑,韩德勤趁机威逼、利诱、挑唆“二李”用武力消灭挺纵。郭村一带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中共苏北特委指示郑少仪密切注意“二李”部队的活动情况,及时上报。
从6月24日起,郑少仪每天找借口从驻地彭家庄到泰州城内打探消息。27日下午,郑少仪再次进城,意外发现部队提前发饷。那时候国民党军队欠饷是经常的,发饷就意味着要打仗了。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郑少仪大着胆子到当时泰州的北斗宫、泰山庙等部队驻地转了一圈,利用熟人关系完全弄清了李长江进攻郭村新四军的部署和时间:集中13个团包围郭村,一纵队到宜陵,二纵队在宜陵至周家楼,四纵队到横档铺,六纵队到塘头,张星炳的保安三旅控制郭村北边;28日拂晓发起攻击,一举歼灭郭村的新四军挺进纵队。获得情报后,她赶紧联系中共泰州地下党县委书记陈扬,由他负责将情报送往新四军去。但由于泰州城气氛紧张,陈扬等已经撤走。眼看太阳快要下山,李长江的部队也已开始向郭村周边开拔。

如何尽快把消息传到郭村?郑少仪心急如焚,决定亲自动身。那时候,中尉身边配备了勤务兵,她急中生智,借口让勤务兵去买鸡蛋,甩掉了这个尾巴。郑少仪迅速赶到一个熟悉的裁缝家,脱下国民党军装,换上了一套素雅的旗袍,从后门悄然而出。她避开了国民党部队驻扎的村庄,在田埂上东弯西转,一路向郭村狂奔。

夜幕降临了,郑少仪终于赶到了彭家庄河。水面宽阔,但军情万分紧急,只有涉水过河!她下水才走了几步,水已淹到胸口,人也漂浮起来,她水性不好,只会“扑腾”两下子,但硬是沉住气,喝了好几口水,终于到了河对岸。
上岸后鞋子里灌满了水,她干脆脱了鞋赤脚走,虽然轻快得多,但一走上荒野地,枯枝、杂刺、荆棘割得脚痛……就这样,郑少仪不顾个人安危、连夜泅渡七条河,最终到达与郭村一河之隔的岸边,幸运地找到了船夫载她过了河,并顺利地被新四军哨兵“押送”到了政治部。时已半夜12点了。

郑少仪先后见到了值班科长彭德清、苏北特委书记韦一平。简要汇报后,韦一平立刻写了介绍信,让她直接向叶飞副司令员汇报情况。介绍信中说,郑少仪是我们苏北特委派出的最可靠最优秀的党员特工。面见叶飞后,郑少仪将自己获取的情报如数做了汇报。

郑少仪带来的消息让新四军提前弄清楚了敌军的攻击时间和具体部署,是郭村保卫战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时任挺进纵队副司令员叶飞在江都郭村指挥的这场著名的郭村保卫战。这场后来被誉为“东进序曲”的战斗因其以一个团灭国民党13个团的战绩,被视为抗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 陈毅元帅曾高度评价郭村保卫战:“在华中先有半塔,后有郭村;有了郭村,才有黄桥。”

二、上将叶飞常挂念,救命恩人郑少仪

上世纪70年代,开国上将叶飞任国家交通部部长时到浙江调研。一到杭州,他就向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提出:我想找一位女同志,叫郑少仪。郭村保卫战,她是有功劳的!

文革中郑少仪被打倒,关进监狱。9.13事件之后,她于1972年恢复工作,担任浙江省革委会人民保卫组负责人。听说她已恢复原职务时,叶飞让省领导立即把她找来。

见面后,叶飞当着所有人的面对郑少仪说到:“你救过我的命。”这句话份量极重,深沉而浓烈的情感远胜千言万语。

叶飞回忆到“六月二十七日午夜十二时许,我已经上床睡了,值班参谋把我叫醒说:‘泰州城里出来一个女同志,一定要见你。’我赶紧起床,见到一位浑身湿透,头发滴水,穿着白色旗袍的少女。”这便是郑少仪。

当年郑少仪潜伏在“二李”部队的任务是搜集情报,送情报本不在她的职责范围之内。亲自送情报意味着她的身份暴露,今后无法继续潜伏,我党隐蔽战线也将失去了一个重要岗位。但共产党员的自觉性和大局观让她懂得这份情报的重要性。新四军挺进纵队虽然有老六团的底子,战斗力强悍,但面对敌人十几个团数倍兵力的围攻,在不了解敌军部署的情况下遭受突然袭击,几乎没有胜算。一旦开战,不仅挺进纵队会被消灭,党中央提出的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也会推迟实现。但如果挺进纵队事先掌握了敌人进攻的具体部署和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利用敌方内部的不统一,集中主要兵力打击最顽固最凶悍的敌人,是有可能守住郭村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权衡之下,为了大局,为了胜利,郑少仪下定决心要亲自把这份重要情报送到郭村去。

《新四军》记录片中对郑少仪的采访:“没有谁叫我去,这是靠共产党人的自觉。”在中央电视台采访视频中,已到耄耋之年的女英雄回忆起当年送情报如是说。
收到郑少仪的珍贵情报后,新四军挺进纵队只用半小时便拟定并发布了作战命令,将郭村为数不多的兵力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部队连夜造饭,吃饱喝足,凌晨四点钟以前全部进入阵地,做好了战斗准备。

果然,28日天刚佛晓,敌人开始偷袭了。后经证实,敌军的进攻计划与兵力部署和郑少仪提供的情报完全一致。由于我军早有准备,叶飞得以用四个营2000人的兵力,挺住敌人13个团1万余兵力的进攻,并给进攻之敌以有力的一击。新四军牢牢地守住了郭村。之后,陶勇率领的苏皖支队前来增援,同时潜伏在“二李”的起义部队里应外合,郭村保卫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为三个月后进行黄桥决战彻底打开苏北抗战新局面奠定了基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军事政治双胜利,郭村保卫战也成为了我军历史上的光辉战例。
多年后,叶飞将军回忆起郑少仪说:“她很不容易,很了不起。她那时还是个小姑娘,只身深夜前来郭村送信,使我们赢得了好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郭村保卫战,她是有功劳的!”

三、一生无悔忠诚党王牌特工真英雄
郑少仪原名李振芳,曾用名李欣,1920年3月出生,江苏扬州市人。郑少仪是家中长女,能力出众,文武双全。她读书勤奋,因为品学兼优,她就读扬州著名私立正谊小学,学费全免。小学毕业后因家庭贫困,郑少仪准备报考免学费的师范学校。老师亲自到家中,劝说郑少仪的父母,说她成绩这么优秀,不能浪费好苗子,一定要考扬州中学。最终,郑少仪以第一名的成绩被省立扬州中学录取,不仅学费全免,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郑少仪不仅书读得好,还喜爱武术,扬州著名的武林高手刘殿壁大师看她聪慧能吃苦,主动收她为徒,免费教授武艺,她后来获得扬州市武术比赛冠军。

郑少仪学生时代就思想活跃,要求进步,积极参加正谊小学“晨鸣社”(当时地下党的外围组织)举办的时事会商会、歌咏晚会等各项活动,演唱过《流亡三部曲》、《达到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岳飞的《满江红》等歌曲。1937年12月扬州沦陷,国亡家破的危难时刻,年青的郑少仪想往延安,但家里无钱作旅费。破碎了去延安的梦,她就积极参加扬州的抗日救亡活动,走上街头宣传抗日,唱歌、演讲、表演《放下你的鞭子》等活报剧。1938年春,郑少仪的父亲——开明人士李直明被日本鬼子以“小偷”、“支那兵”莫须有的罪名抓去坐牢。在狱中,他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夏岚,与之结为难友。李直明重托夏岚出狱后要带上自己的儿女参加抗日队伍,打鬼子救中国。李直明出狱后扶助夏岚出狱,并找到了党组织。1938年5月,郑少仪奔赴高邮参加苏中著名爱国志士、抗日英雄陈文(后被韩德勤杀害)的部队,夏岚时任部队政训处主任。不久苏北特委批准,在陈文部队建立中共地下党支部,郑少仪等10多名爱国青年光荣入党,从此走上了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道路。

郭村战斗胜利后,郑少仪留在了新四军中,先后任中共江都县委妇女部长、组织部长。在新四军东进撤出江都后,她顽强地坚持了敌后斗争。1942年1月任中共江高中心县委组织干事兼高邮县二区区委书记,5月任宝应县湖东工委书记。1943年6月任宝应县工委副书记,8月任宝应县委委员兼范水区委书记。1944年4月参加苏中区党委党校的整风学习。1945年2月改任江都县委委员、城工部部长。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共华中分局民运部工作组组员、中共如皋县委民运部副部长。1946年郑少仪随新四军主力北撤到山东,历任渤海区党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组长,华东局直属青州市二区区委书记,与毛泽东之子毛岸英同在鲁中地区土改工作团工作。1949年随大军南下,任镇江专员公署师训班副主任兼教导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郑少仪担任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人事科长、检查科长。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担任浙江省高级法院副院长开始,直到1983年离休,郑少仪一直都在浙江省的政法部门工作。她亲自主持审理过无数个案件,参与创建了著名的“枫桥经验”。1974年恢复公、检、法时,她又为省高院的重建呕心沥血,并担任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她勇挑重担,不畏艰难,别人审不了的顽固分子,她一声大喝,立刻震慑住了犯人。她夜以继日地工作,成绩显著。1977年,她受命组建浙江省司法厅,并担任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主持全面工作)直到离休。几十年来,她初心不改,一心为公,作风正派,从不徇情枉法,敢于抵制以权压法;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郑少仪在大女儿储耕生陪同下,回家乡扬州参观郭村保卫战纪念馆

“瘦高精干,身着一件黑色绣红花毛衣,透出几分女性的雅致和妩媚。操着带扬州口音的普通话,和人谈话交流,总是润物细无声。”这是郑少仪留给后辈们的印象,是作为长者、作为女性的亲切与温婉,一点没有想象中女英雄的威严。
郑少仪的子女回忆说,母亲从没主动和他们讲过当年的事,是他们长大后在报纸和书上读到写母亲的文章,看到家里有人来采访母亲,才知道些只言片语。母亲却说“都是过去的事了,我没什么好说的。比起牺牲的同志,我算不上什么英雄。”“这过去之事,本算不了什么,是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一个曾战斗在敌人内部的党员干部,郑少仪受到了非人的对待,被批斗、体罚,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她还是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充满信心。她对于这辈子受到那么长时间的不公正待遇,从来都没有埋怨过党!

曾有一些老同志劝她写回忆录,但她除了应上海文艺出版社《女兵列传》编辑部之邀,亲手书写了名为《东进序曲中的一个女兵》的回忆文章之外,没再写过回忆录。
郑少仪最大的乐趣就是工作,甚至到了忘我的境地。1982年10月,她因白天忙于外事接待,厅里的工作都在晚上进行,连续多日,身体不支,导致糖尿病发展成全身酸中毒。早上司机来接她上班,等了很久不见她下来,这时她躺在床上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医院发出病危通知,经全力抢救才脱险。而她身体刚恢复就又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了。郑少仪平时工作操劳,有一点空闲时间就用来看书学习,常年不断。这是她这样一个从炮火纷飞中走过来的革命干部成为法律专家和政法部门优秀领导的重要原因。
2002年10月10日,83岁的郑少仪走完了一生。她留给子女的遗言是“妈妈一生无悔……我不是孬种……”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在此表示谢意

关注监狱历史   寻找文化之根

眼界决定境界   文化铸造灵魂

监狱记忆
《监狱记忆》开辟:正说监狱史、监狱博物馆、相约西子湖、警界大名家、监狱文物考、警官培训班等专题。关注监狱历史,寻找我们的根;研究监狱文化,推动家园建设。 投稿邮箱:jianyujiyi@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