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辽寺之独乐寺
—无心—
独乐寺在天津蓟州区城西,是辽时重臣韩德让的家庙,也是又名叫大佛寺,因为寺内有一尊巨大的“佛像”。独乐寺因在由京城去往清东陵的路上,清代皇帝去皇陵祭祖时,独乐寺便是皇帝的行宫。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在当地一段时间,那时还叫蓟县,和人闲聊时,就有老人总和我提起他小时候爱跑到“大佛脑瓜顶上”去玩儿。当时蓟县城关区还比较陈旧,但是建了一条“渔阳古街”,就在独乐寺门前,是城关中心的西大街,现在仍是招徕游客之处。
说起独乐寺的历史,总会追溯到唐代,虽然并无确切史料记载,传说是安禄山所建。现在独乐寺留存的建筑中最早的建于辽时,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建筑。据说民国时一个日本学者偶然路过时发现了独乐寺里有辽时建筑,而后梁思成来调查研究了一番,最终做出了定论。
独乐寺并不算大,但是却拥有存世的八大辽构中的两个——山门和观音阁。
独乐寺的山门是庑殿顶,这在寺院山门中十分罕见,是我国现存的庑殿顶山门中年代最早的。山门整体气势宏伟,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大飞檐,正脊两端的鸱吻是辽时的原物,是现存的仍留在建筑上的古鸱吻中最老的(学界公认)。门匾据说是严嵩所题。山门殿内哼哈二将塑像也是辽时留存下来的。
非常可惜的是,因为山门临街,这对于过去的寺庙来说是好事,但在现今却无法避免地被围墙围起来,围墙距离山门仅仅几米远,站在围墙内无法看山门的全貌,而正面大门又不常开,从外面仅能看见山门的顶。
观音阁外观二层、实际三层,中间为一暗层,单檐歇山顶,上层四周有围栏,上层正面开三门。上下层的四角飞檐下分别有一根承柱,看上去感觉非常突兀,和建筑主体不大协调,其实观音阁原本并无这几根柱子,是当年乾隆皇帝看着观音阁总觉得不够稳当才硬给加上的。
观音阁的殿额很有意思,方形,题“观音之阁”,左下方居然还有两个小字“太白”,以至于不少人据此为这块殿额是李白题写的,甚至演绎出一通可能性,而更多的人认为是集取了李白的字体。现在能够认定的李白存世唯一真迹是《上阳台帖》,但那是草书;另外日本号称藏有李白另一手迹《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诗帖》,但其真伪尚未有定论,看其字体也和观音殿的殿额并不相似。话说回来,这太白二字什么时候、何人弄上去的毫无线索,是否真指的是李白也未可知。
观音阁内有一尊泥塑男身观音立像,高16米,是国内最大的泥塑观音立像——这就是过去当地老百姓口中的“大佛”。观音头上另有四层共十个小头,所以称“十一面观音”,高及阁顶,白天观音阁上层的正面三门打开,从寺外便能透过门看见观音的眼睛。因阁内空间所限,仰视很难看清观音头部及天井,须到上层阁楼才能得见观音全部容貌,上层外面的围栏过去是供参拜的地方,现已不允许普通人上阁楼了。
观音身前两侧各有一泥塑胁侍菩萨立像,体态优美,略前倾,颇有唐代风范,和观音像同塑于辽时。阁内四壁彩画为明代所绘。
观音阁后有一小亭,内有一韦驮立像。韦驮单独建亭且面朝观音(虽是观音背面),在佛教寺院中也属罕见,此亭建于明代,但塑像却是现代的,原来的铜质韦驮像在抗战时期被日本人掠走了。
(202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