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乡村学校的图书室有感

文摘   2025-01-11 23:11   河北  

01

   

    这周,下乡连续转了十一所乡村学校,两所中学,九所小学。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室,图书充足,面积开阔,布置温馨,我想,再偏远得学校,有这样的图书室,孩子们就是富足而幸运的,因为他们的精神将因此得到滋养,这一点不会比大城市的孩子逊色。

       (我拍摄的部分乡村小学图书室)

   想到我们小的时候,除了课本,买本课外书都相当奢侈,同学谁有本新书,说半天好话,借过来整夜不睡觉的看,如醉如痴。比较起来,这一代的孩子是幸福的。


02

  

    可是这貌似是我的一厢情愿。我注意到,有些图书馆并没有自由的的对学生开放,闺女在的市区小学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个问题。

有些学校的解释是,孩子有破坏图书的,另外图书管理人员配备也不足,我想这都不足以成为图书馆不自由开放的理由,还是管理者没有以学生为本,没有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深入的去做,否则就不会嫌麻烦、图省事,一刀切。


     当然也有做的好的学校,在各班建立流动图书包,不方便去图书馆的在班里也随时可以方便的阅读。上阅读指导课,教学生如何更有效的阅读。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读书打卡、读书交流等各种活动,通过学校的力量督促每一个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


     03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读书,在买书这件事上绝不含糊,只要孩子要很少拒绝,甚至有的大手笔,在家里打造一面墙的大书柜,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到孩子这,真正自发自主沉浸式读书的,一般成绩也不太差,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有的孩子,她不爱读书,督着催着让读点就读点,没人管了从不主动看,这样的他们无法体会到书中的无限乐趣。


    有些大人也一样,自从离开学校,就再也没有读过书。一座精神的宝藏,对全世界开放的与伟人对话的机会,有些人从未真正打开过这扇门。实在是他们人生的一大损失!

    

    04


    阅读很重要,阅读对人的意义在于通过阅读你才能凝聚精神,阅读是要调动起人最高的主动性的,你的主动性不够,其实你是读不进去的。还是要尽可能的去读提升自己的书,如果只读让自己舒服的书,让自己舒服的书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的简单重复,它不指向提升和成长。


    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由他身边的人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途径,只能模仿身边的人,或者慢慢被环境所改变。周围流行什么就跟随什么,永远找不到自己。


     读书是富养自己的灵魂,读过的书,哪怕内容记不住,但它依然存在于谈吐中,在气质里,在胸襟的无涯与精神的宽广中。书是向上的阶梯,是治愈的良药,是启迪智慧的良方,是唤醒心智的道场。


    我们终将成为自己本应成为的模样,这其中,读书的作用不可小觑。



燕子时光
燕子时光,和你一起记录生活,感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