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的北京市十一学校

文摘   2025-01-06 20:14   河北  


     读到李希贵先生的《学校如何运转》,书中谈到他任校长的北京十一学校的一些情况,透过书中内容去感悟名校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些东西。


     学校的使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定的战略目标为:一流的质量,卓越的团队,能够让教师过体面生活的待遇,成为师生精神家园和成长乐园的和谐学校。

     对其中提到的一些关键成功因素做了摘要。


一、教师


1.充分认识师生关系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增加师生相处机会,确保必需的师生相处时间,形成敬业乐业的教师文化。


2.人人都是教育者,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3.全人教育能力。重视对教师管理能力和管理素养的培养。加强教学班建设、领导学生内心、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需要高超的教育艺术,仅有学科教学能力已经无法应对今天的教育工作。


4.树立高远志向。每一位优秀教师都要具有成为教育家的理想,引领更多的老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5.尊重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总结一线教师的创造性成果,挖掘日常教学的独特价值,营造优秀教师成长的氛围。


6.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承担六年一贯的教育教学任务。


7.实施教师身心健康工程,实行个性化健康服务。


二、内动力


1.学生的内动力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通过提供富有选择性的课程和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从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是激发内动力的基本途径。


2.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功体验,特别要利用小学段的机会,科学设计,认真实施,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成效。


3.通过目标设定、职业考察、生涯规划,引领学生成长的自觉性。


4.学会等待。学生内动力的生长非一日之功,但每一项工作都可能朝着目标逼近,重要的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5.考试等压力带来的动力不可能成为内动力,一旦压力消失,动力也自动消失。因此,不要试图通过施压作为激发学生内动力的手段,但要通过对命题的研究,让考试内容本身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环节。


三、标准化


1.细化各学科课程标准,逐步形成师生共享、教学可依的有效工具。


2.细化工作常规,对已有经验进行标准化管理,打造简捷方便的分享平台,构建新的工作流程改进机制。


3.建立标准化流程,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明确责任,从而有效地减少工作上的失误,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快速、高效地完成。


四、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1.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2.改革创新,不断向规律靠拢。


3.包容共生,学校是学生可以犯错误的地方。


4.一心办学,心无旁骛。


5.不唯高考,赢得高考。


6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7.课程是学校的产品,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


8.生活上可以照顾,工作上不可以照顾。


9.学校在制度上不与师生计较,才能形成不计较的文化。


10.能通过改造结构解决的问题不靠制度,能以制度解决的问题不靠会议。


11.责任、权力、利益匹配才能为每个岗位赋能。


12.所有的权力都必须受到监督。


13.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其主导方在教师,评判方在学生。


14.从教学走向学习,领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15.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唤醒自己,发现自己,为每位学生装配自我成长的发动机,最终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16.实施不被拒绝的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7.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18.哪个层级获得的信息最充分,就把决策权放在哪个层级。


19.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20.将落实进行到底。


燕子时光
燕子时光,和你一起记录生活,感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