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我回家之后发现二闺女有点迷瞪,婆婆说她要困了,抓紧给她洗澡收拾吧!洗完澡,准备穿衣服的时候,她喊浑身冷,我本能的以为刚洗完澡闹的,很快就哄着了。
睡到半夜,被闺女的哼哼声叫醒,一摸,怎么这么烫,脑门烫、脸烫、身上更烫,发烧了,我想!一量体温,38.6度。
婆婆开始抱怨我俩,早上,就觉得她身体有点热,状态不太好。下午还带她看电影,看完电影还不抓紧回来,还去游乐场,那地方最容易传染病菌了。说我老公的。然后是我,晚上状态不好,还洗什么澡。
其实我是很理解老人的,心疼孩子嘛!当然,也很自责,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对孩子的状态察觉的一点儿都不敏锐。
不过,应对上我们俩倒是都很平静,已经这样了,追究谁的责任不是最主要!该吃退烧药吃退烧药,该物理降温物理降温,轮流陪着哄着!折腾了几轮,终于坚持到天亮。
周日,去诊所,确认病情、输液。二闺女状态还好,唯一的愿望就是去之前带她去买点好吃的,她自己挑的兴致勃勃,买了一排酸奶,一个大桃子罐头,一些爱吃的小零食还有孩子们喜欢的洞洞乐玩具。
突然想起,我小时候生病打针或输液,妈妈会偷偷的给我买个小罐头,回家之前把它全塞进肚里,好满足。那种感觉,怎么说呢,生病却幸福着,因为平时是吃不到美味罐头的,还是一个人吃整整一瓶,当时有没有分享给妈妈完全记不得了!偶尔还产生过盼着生个小病,好能吃到水果罐头的荒唐想法。
原来即使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了,甜甜的罐头依然能产生温暖的幸福感!可能跟平时对孩子比较控制,怕太甜对牙不好,怕太凉对胃不好,还是应该给孩子比较自由选择的机会,一一体验,经常体验,才会去魅。
愿悠悠快点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