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场讲座,客观的讲,讲课人做了大量的准备,资料翔实,容量不小,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讲课也不算枯燥。
但是效果却没有达到热烈的反响,在于什么呢?
1、讲课人时间把握的不好。他的讲座只是系统培训中的一个环节,结束后是重要领导讲话,他严重超时,大大挤占了本应属于领导的时间。
2.讲课的环节把握的不好。开篇和引言用时过长,过于发散和啰嗦,导致时间过去三分之一还没进入正题。最后,最精华的部分只得匆匆略过。
3.个别举例过于敏感,虽然没说什么不合适的话,但过于敏感的话题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在规模比较大的场合应更谨慎些。
4.虽经工作人员两次提醒时间,到最后把握的依然不算理想。和听众的互动几乎没有,有点自娱自乐的感觉。
以上写出来,算是工作随笔,绝无不尊重讲课老师之意。只是想提醒自己,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如何发扬长处,规避不足。
提前跟主办方对接,了解好流程,严格把握时间,不喧宾夺主,尊重每个发言者,把应该是他们的精彩留给他们。自己觉得自己讲的怎么样,和听众觉得你讲的怎么样,有时候不完全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要经常换个角度来看自己,其他事情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