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

文摘   2025-01-13 20:50   河北  

01


   期末考试了,孩子们一边盼着寒假的到来,一边为成绩忧心忡忡。


    为成绩焦虑的更大的群体,好像是家长,最近身边的朋友,见面唠的嗑都是孩子们的成绩。


    想到两个小事,上周五刚考完试,一个原来的同事就问我,有没有六年级监测题,她想提前看看,给孩子分析分析。我想,过两天返校,自然会知道的,可家长等不了,也不想让孩子把这两天白白浪费掉。


    我和几个同年级的朋友有个小群,成绩一出来,朋友们开始在群里问,大家的数学都怎么样,一通感慨。我起早贪黑的接送,又上辅导班,自己也费心费力的辅导,才考这么点分,对的起我吗?


   也许,家长比孩子更焦虑。


02


    与此对应的,是另外一些家长,感慨现在孩子的作业怎么这么多,小孩子好难呀!


    我则是介于两者中间,时而宽慰自己,共情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和放松,觉得成绩没什么大不了;时而又忍不住会鞭策孩子,还得加把劲呀,这样的状态以后可咋办。在煎熬与撕裂中来回摇摆。


    周末,与几个朋友小聚了一下,朋友带着她正在读高三的外甥女,是个敏感要强的孩子。经历了成绩从一路优秀到大幅度滑坡,甚至一度反感学习,不过一直在努力调整。我们聊了聊,还是能深切的感受到女孩想要变好,在艰难中努力挣扎向上的念头。


    这个艰难,既有努力过后始终与预期差距甚远的无力感,无力到有时候想要放弃,还有父母亲人无法共情的爱,殷切的期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或者说,家人深切的爱她无法感知和拥抱。像在海上漂浮着,回头看,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害怕,无助。


03


    中国的父母,喜欢做权威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怎样怎样,甚至掌控子女的人生,商量的少。中国的父母,比较含蓄内敛,鼓励夸奖的少,经常指出孩子的不足。有时候面对别人的孩子,会夸赞,也能发现好多优点,面对自己的孩子,却经常盯着那些不足,会自动忽略掉孩子的优点,甚至拿自己孩子的不足跟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然后对孩子一通说教,殊不知,效果适得其反。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有各自不同的花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不一样的花,不应该期待她们开出同样花,结出一样的果!


    和家长朋友们共勉,始终和孩子一起成长!


燕子时光
燕子时光,和你一起记录生活,感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