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呈现了一则大学生失恋后陷入困境,辅导员帮助其走出阴霾的工作案例。案例中的大三学生小宋因与外院同学分手,在情绪、学习和社交方面均出现消极表现。辅导员通过及时关注与谈心、情感引导与认知重构、学习生活规划助力以及家校合作与持续跟踪等方式,助力小宋逐步走出失恋困境。基于此案例,进一步思考了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辅导员角色以及多渠道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强恋爱观教育、建立情感动态监测机制、提升心理咨询能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强化心理辅导措施等工作建议,旨在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应对恋爱挫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失恋阴影;恋爱观;心理辅导
小宋,男,2004年出生;该生性格外向,对学习兴趣不大,热爱打球。2024年上半年因为小宋开始频繁旷课,晚归,通过了解小宋告知辅导员在大学期间与非本学院的同学恋爱,在相处两年后,两人因性格不合及未来发展规划的差异而分手。失恋后的小李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与迷茫之中,情绪低落,对学习和生活都失去了热情,经常旷课,在宿舍里也是整天无精打采,也会偶尔晚归在外散心,室友们都很担心他。
(一)问题表现
小宋时常陷入悲伤情绪,独自落泪,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表现得很冷漠。在与他人交流时,总是唉声叹气,话语中充满了消极情绪,经常说自己“很失败”“以后都不会再爱了”等。
原本出勤情况较为优秀的他,开始频繁旷课,作业也不按时完成。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出现了明显下滑,之前一直计划拿本科毕业证的他,也表示对省考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没有未来了。
拒绝参加班级和社团组织的活动,与室友和朋友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以前喜欢运动的他,不再去操场,而是整天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或是一个人去爬山、散步,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效果
辅导员在发现小宋的异常表现后,第一时间找小宋进行了单独谈话。在谈话中,辅导员以温和、理解的态度倾听小宋讲述他的恋爱经历和失恋后的感受,让小宋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心。辅导员没有急于批评他旷课等行为,而是先肯定了他之前在学习和社交方面的积极表现,然后引导他表达内心的痛苦。例如,辅导员说:“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很难过,失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很多人都会经历,你愿意和我说说你们之间的故事吗?”通过多次谈心,辅导员逐渐了解小宋的情况,也让小宋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的宣泄。
在后续的几次谈话中,也会在晚归的时候与学生聊天陪伴学生回到宿舍,辅导员着重引导小宋正确看待失恋。辅导员向他讲述了一些名人在失恋后如何振作并取得成功的故事,如贝多芬在失恋后创作了伟大的音乐作品等,让小宋明白失恋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而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同时,辅导员帮助小宋分析他和前任在恋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他认识到感情是需要双方共同经营的,有时候分手是不可避免的,这并不完全是他个人的过错。例如,辅导员说:“你们在恋爱时因为未来规划不同产生分歧,这是很现实的事情,分开也许能让你们都更好地追求自己的理想。”通过这样的引导,小宋开始逐渐改变对失恋的认知,不再一味地自责。
针对小宋学习上的问题,辅导员与他一起制定了学习计划。考虑到他之前的基础,辅导员鼓励他先从补齐旷课的课程内容做起,安排成绩较好的同学为他辅导功课。同时,辅导员提醒他省考的重要性和他之前为此付出的努力,帮助他重新树立省考的信心。在生活方面,辅导员鼓励小宋恢复运动习惯,建议他参加一些轻松的校园活动,如校园文化节的志愿者活动等,让他重新融入集体生活,转移注意力。例如,辅导员说:“你以前那么喜欢运动,现在去篮球场打打篮球,出出汗,心情会好很多。参加志愿者活动还能认识新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辅导员与小宋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向家长说明了小宋的情况,希望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同时,也能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家长了解情况后,经常与小宋通电话,鼓励他振作起来。辅导员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持续关注小宋的状态,定期与他谈话,了解他在学习、生活和情感方面的进展。当发现小宋在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例如,当小宋在准备省考复习过程中遇到专业课程难题时,辅导员为他联系了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答疑解惑。
(一)案例思考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往往投入较多的情感,一旦失恋,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痛苦之中。他们缺乏足够的情感挫折应对经验,在面对失恋时,可能会采取一些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自我封闭等。这就需要辅导员及时介入,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感问题。例如,在发现学生有失恋迹象时,辅导员可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失恋心理调适的资料,如文章、视频等,在与学生谈话时分享给他们,让他们对失恋后的情绪变化有初步的了解,减少恐惧和迷茫。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引导者。在学生遇到恋爱困境时,辅导员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倾听、理解他们,以教育者的身份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恋爱观,以协调者的身份整合各方资源(如同学、家长、教师等)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比如,辅导员可以邀请有过类似经历且成功走出困境的同学分享经验,让失恋的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单的,同时也能从他人那里学到应对的方法。
在处理这类失恋问题时,单纯的谈心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学习规划、生活引导、家校合作等多方面的措施。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干预,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重建信心,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像在学习规划方面,除了安排同学辅导,辅导员还可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奖励机制,当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如学习用品、请客吃饭等,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学习。
(二)工作建议
开展恋爱观主题班会或讲座,邀请心理专家或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为学生分享健康的恋爱观念和应对恋爱挫折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就对恋爱有较为正确的认识,提高他们在恋爱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情感挫折应对能力。例如,在主题班会中,可以设置“恋爱中的矛盾处理”“失恋后的心理调适”等具体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经验,然后由专家或学长学姐进行点评和总结。
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干部、室友等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动态。例如,设立班级情感观察员,定期向辅导员汇报班级同学的情感状况,尤其是在发现有学生出现情绪异常时,能够及时介入处理,避免问题恶化。具体来说,情感观察员可以每周填写一份情感观察报告,内容包括班级同学的情绪状态、是否有情感困扰的迹象等,辅导员根据报告及时跟进相关学生。
辅导员应参加相关的心理咨询培训课程,学习专业的心理咨询技巧,如情绪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这样在面对学生的情感问题时,能够更加专业地进行干预和引导,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比如,参加完情绪疏导培训后,辅导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运用所学技巧,当学生情绪激动时,引导他们深呼吸、放松肌肉等,先缓解情绪,再深入沟通。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更多的事情可做,减少他们对恋爱关系的过度依赖,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对于像小宋这样经历失恋创伤的学生,辅导员可定期安排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如心理动力学疗法,引导这类同学们探索童年经历、家庭关系等对其恋爱观念和应对失恋方式的潜在影响,帮助这类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例如,通过分析小宋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婚姻关系模式,让他明白自己在恋爱中某些行为可能源于早期家庭环境的影响,从而促进他的自我认知和成长。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像小宋这样经历失恋创伤的学生识别并挑战他在失恋后产生的负面自动思维,如“我是失败者”“我再也不会幸福了”等。让这类同学们记录自己的思维日记,每当出现这些负面想法时,分析其不合理性,并尝试用更积极、合理的思维替代。比如,当小宋认为“我是失败者”时,引导他思考“虽然失恋了,但我在学业和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优点和成就,这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挫折”。
推荐像小宋这类的同学参加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团体环境中,可以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同学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应对策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社交资源。团体辅导中的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也有助于这类群体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应对能力,例如,通过模拟恋爱中的冲突场景,让同学们学习如何更好地沟通和处理矛盾,增强同学们在未来恋爱关系中的适应能力。
排版 | 肖桂
初审 | 周韩玉
终审 | 焦铄
文字来源 | 张武静(阳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