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6月的某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处理着学生事务,突然接到了一位女生小兰(化名)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她声音带着明显的哽咽和无助,她说自己在寝室实在待不下去了,和室友们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希望我能帮帮她。
小兰所在的原寝室,情况较为复杂。她本身有晚上打呼噜的问题,这虽然并非她所能控制,但却给同寝室的同学带来了困扰,且小兰已经从护理专业转到法学专业,室友们对此意见很大,时常会在言语间流露出不满,甚至发展到后来刻意地孤立她。在这样压抑的寝室氛围下,小兰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逐渐患上了焦虑症,她的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整个人变得消沉、低落,对未来也充满了迷茫。
(一)寝室调整
为了给小兰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居住环境,让她能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首先着手协调寝室调整事宜。因为和小兰同班的寝室没有空缺,所以经过与后勤部门和法学专业寝室的沟通协商,最终成功将小兰调到了高一级法学专业的寝室。虽然因为打呼噜的问题,新的寝室同学也不是很愿意接受,但经过谈心谈话,从多方面进行游说,加上本身年龄稍长,思想比较成熟,最终新的寝室接受了小兰,由于新的寝室氛围相对较好,室友们也比较友善,这为小兰后续的改变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一对一谈心谈话
寝室调整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解开小兰心中的疙瘩,帮助她重新树立信心和积极的心态。于是,我与小兰展开了四次一对一的谈心谈话。
第一次谈心谈话,我主要是倾听小兰倾诉她在原寝室所遭受的委屈、痛苦以及内心的焦虑。我给予她充分的理解和安慰,让她知道她不是孤单的,老师会一直在她身边支持她。同时,我也引导她尝试从室友的角度去理解打呼噜给他人带来的不便,让她明白沟通的重要性,虽然之前的情况很糟糕,但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在新寝室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询问在新寝室和新室友的相处情况,都没有多大的问题,正在慢慢的融合中,建议小兰在床上拉上帘子,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
第二次谈心谈话,我深入了解了小兰的家庭情况。小兰来自贵州遵义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母亲生病,没有挣钱的能力,家里仅靠父亲一人抚养姐弟二人,为村里的精准扶贫户,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父母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了解到这些后,我告诉小兰,她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要把家庭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并且鼓励她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在新寝室开启新的生活。
第三次谈心谈话,我们重点聊了小兰的学习情况。我发现她对之前所学专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每一门考试的成绩都仅维持在及格线上下,这也是导致她学习动力不足的一个原因。而转专业到法学后,她其实内心是有一些期待的,励志要做一名为患者发声的律师,但又担心自己跟不上。针对她的担忧,我结合法学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帮她分析了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学好的可能性。同时,我们一起制定了学习规划,从每天的预习、复习到阶段性的总结,再到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去拓展法学知识,都做了详细的安排。
第四次谈心谈话,我和小兰探讨了职业规划和考证规划。我向她介绍了法学专业相关的各类职业方向,如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务等,以及不同职业方向所需的技能和资质。根据她的兴趣和自身特点,我们初步确定了她未来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成为一名律师。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规划了要考取的证书,比如法律职业资格证、英语四六级证书等,并且鼓励她多参加课外的活动,多和班里的同学交流,组队参加活动,多拿一些奖,为申请奖学金而努力。
(三)持续鼓励与支持
在谈心谈话的过程中以及之后的日子里,我始终保持与小兰的密切联系,通过QQ、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不断地鼓励她。每当她取得一点小进步,比如在新寝室和室友相处融洽了一些,或者在学习上攻克了一个小难题,我都会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老师一直在关注着她的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兰发生了令人欣喜的转变。在寝室生活方面,她与新室友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新室友们也很包容她,不再因为她打呼噜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她自己也学会了主动关心室友,积极参与寝室的集体活动,寝室氛围变得温馨和谐。
在学习上,小兰按照我们制定的学习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她的学习态度变得积极主动,课堂上经常主动发言,课后也会主动找老师和同学请教问题。在转专业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中,她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取得了年级前20,平均分81分的好成绩,这进一步增强了她的学习信心。
在活动参与方面,小兰更是表现得积极乐观上进。她主动报名参加了微团课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多项活动。在微团课大赛中,她精心准备,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精彩的展示,向同学们传播了正能量,获得了校级的奖励;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目标,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路径,获得了评委们的好评并获得学院级二等奖。除此之外,也在学校里参加了勤工俭学的兼职工作,一个月也能挣一千块钱左右,为家里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人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
(一)关注学生寝室生活的重要性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生寝室生活对其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寝室的动态,用好寝室长,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寝室环境,让学生能在其中安心学习和生活。
(二)谈心谈话的技巧与深度
谈心谈话是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但要做好谈心谈话并非易事。在与小兰的四次谈心谈话中,我体会到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需要先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安慰,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谈话主题,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同时,谈话要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能只是走走形式,为完成任务而谈话,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个性化的引导与规划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规划时,一定要注重个性化。就像小兰的案例,只有结合她的家庭情况、对法学专业的期待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学习规划和考证规划,从而真正帮助她找到前进的方向,实现自我成长和突破。
(四)持续的鼓励与支持作用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在小兰的转变过程中,持续的鼓励起到了关键作用。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老师的及时表扬和肯定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增强他们继续前进的信心。所以,作为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他们持续的鼓励与支持。
排版|胥文丰
初审|赖志浩
复审|焦 铄
文字来源 | 高家跃(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