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我们总是期盼着过年,常常拨着自己的手指在心里盘算着还有多少天过年。心里早早开始计算着自己的压岁钱如何花掉:是去买那本早就梦寐以求的小人书,还是去买那些酷炫的新玩具......反正在小小的心里对过年抱有很多期待:穿新衣服,放鞭炮,吃不完的零食,压岁钱,还有和小朋友通宵达旦地愉快地玩耍。
可是,我们开始慢慢长大了。以前的年味越来越淡,过年开始变得越来越没有意思。儿时一起的玩伴虽然每年都会重聚在一起,可渐渐却没了幼时的默契,每个人都有了你不曾知道也未曾踏过的圈子。
看着亲戚们好像一点停下来的迹象都没有,便开始不耐烦了,开始找各种理由逃遁。但我却觉得这些家长里短的问题就充满了年味。其实他们的世界很小,不知道什么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所关心我们的方式可能就是这些话题,在他们的世界里,这些就是衡量你幸福的标准。年味就是通过这一个个日常生活问题的关心。
也许年味仅仅是最爱的人就在你身边,共享一顿年夜饭。风尘仆仆归家的你,肯定能在家中的桌上看见自己喜爱的饭菜,一道饭菜的味道只需几小时去处理和加工,而其中的温情却需要我们更多的时间去沉淀。
从北方到南方,除夕的餐桌总是让人期待。糖醋肉,红烧排骨,猪前蹄,鱼......但必不可少的当属饺子了,年三十的晚上,围聚一桌,边和家人聊家常,边包着饺子。
其实过年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饭菜,真正的年味就是你到家,有人准备一桌你喜爱的饭菜在等你。过年并不特殊,在我看来它是一年将完,和家人谈谈心,和好友聚聚的媒介,其中的味道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尝。
年味是不同的,对那些过年还不能回家的人来说,年味就是回家;对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年味就是家人欢聚一堂。愿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年味,能被我们重新拾起,因为那才是我们的独家记忆,是过年真正的温情。
end
排版:柳生
初审:赖志浩
复审:焦铄
图文来源:NWNU师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