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阿杜(化名),男,新疆籍,维吾尔族,家境困难,性格内向,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大学期间,因生活习惯、民族习俗、语言表达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差异,导致宿舍关系不融洽,经常独来独往;起初他通过玩网络游戏来消磨课余时间,经过一个学期逐渐发现学习很吃力,各科成绩均在及格线上徘徊,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并更加喜欢上了网络游戏。进入求职季,家长期望该生毕业后回家乡就业,该生自己也认为大学期间学无所获,担心在内地找工作没有竞争力,便陆续向家乡的招聘单位投出十几份简历,但只获得了一次面试机会,还未通过,阿杜同学心理受到了打击,逐渐失去了方向和信心,对求职产生了畏难情绪,陷入了迷茫和焦虑。
案例中提到阿杜同学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性格内向,因宿舍关系不融洽,经常独来独往,且爱好玩网络游戏,存在学业困难,导致自信心不足,求职不积极。由此可见,该案例的本质是学业问题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是如何解决好紧要问题和重要问题,即引导阿杜同学客观认识自我,正视自己的不足,重新树立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是如何解决好关键问题和实际问题,即帮助阿杜同学提升求职技能,增强求职竞争力,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
首先,辅导员分别与班干部、阿杜同学的舍友谈话了解该生思想、学习、生活等相关情况,并引导大家给予阿杜同学更多的关心和帮扶,共同构建和谐的宿舍环境。随后,从阿杜同学感兴趣的网络游戏谈起,以消除他的抵触情绪,取得他的信任后,进一步引导阿杜同学吐露心声,倾听他讲述成长经历、与宿舍关系不融洽、玩网络游戏及不积极找工作等实际情况,并了解阿杜同学对就业城市、就业行业和意向岗位、薪资待遇等方面的真实期望以及在生活、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阿杜同学一起分析自身不足和存在以上问题的真正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了解了阿杜同学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辅导员与该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长对阿杜同学各方面的了解以及阿杜同学毕业后就业行业、就业城市等方面的期望,从为了该生的发展角度向家长介绍阿杜同学在大家期间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表现、意向就业城市、意向企业、意向岗位及薪资待遇等真实想法(阿杜同学想去相对发展机会多的中部或沿海城市就业),并结合阿杜同学所学专业,介绍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薪资待遇等情况、当前就业形势和行业发展情况,以及阿杜同学意向行业企业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和岗位需求情况(阿杜同学家乡几乎没有相关企业)。通过耐心沟通,赢得了阿杜同学家长的理解和认同。随后和家长共同与阿杜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介绍了就业形势、行业发展、薪资待遇等,并介绍了往届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案例,分析了他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阿杜同学们正确认识失败,并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引导其重拾信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针对阿杜同学《C语言》、《医学图像处理》等专业核心课程掌握程度不够等问题,邀请导学导师、班级学生骨干开展学业帮扶,帮助其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辅导员对阿杜同学的求职简历进行了“一对一”修改,通过开展模拟面试帮助该生掌握面试技巧以及面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向学院为其申请了零时困难补助,为该生购买了面试西服;另外,根据阿杜同学的就业需求,多途径搜集就业信息、主动对接就业单位、拓宽就业渠道,并点对点精准推送,引导阿杜同学多尝试、边面试边总结,帮助他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最终阿杜同学拿到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offer,并顺利就业。
在后期的工作中,辅导员定期与阿杜同学进行谈心谈话,持续关注阿杜同学的思想状态、心理状况、毕业论文进度、舍友关系等情况,并引导学生干部和舍友在日常生活中给予阿杜同学更多的关心和帮扶,鼓励和引导阿杜同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最终,阿杜同学在多方帮助下完成实验和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
排版:饶浩文
初审:赖志浩
复审:焦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