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故宫看特展“中华文明溯源”,追溯大江奔流的故事
文摘
2024-10-30 21:49
江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也与大江大河的孕育与承载紧密相连。正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的“中华文明溯源”特展,展出三大河流流域——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的文物,带领观众探觅文明起源。在长江流域部分,凌家滩遗址、良渚遗址、石家河遗址群等地的文物共同讲述着大江奔流的故事。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7日。凌家滩遗址的玉钺、良渚遗址的玉琮、石家河遗址的陶塑……这些长江流域的文物都可以在此次特展中看到,它们跨越时空来到香港,向世界诉说着长江文明的源远流长。凌家滩遗址是一处距今5800年至5300年的聚落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是安徽南部乃至长江下游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遗址。本次特展展出了多件凌家滩遗址的玉璜、玉钺和石锛。玉璜是凌家滩玉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类,部分玉璜成组有序地排列,高规格大墓中甚至发现多达三十枚。展览中呈现的这件石锛特征与同遗址玉钺相似,刃口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充分表明它并非实用器,而是作为礼仪器物使用的。距今5300年至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古城之一。其中宫城面积约3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共630万平方米,相当于八个北京紫禁城。特展中展出了多件玉琮和玉璧,其中包含十二节玉琮和神兽纹琮。玉琮是良渚先民首创的玉器类型,上面雕刻的神徽图案佐证了玉琮是祭祀的礼器。多数学者认为,玉琮的功能与内圆外方的形状有密切联系,契合了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思想,圆表示天,方表示地。良渚文化的璧和琮广泛传播到其他区域,对后期礼制产生深远影响。以湖北天门的石家河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是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群,距今5300至3800年。城内祭祀区出土数万件红陶杯、小型陶塑人和陶塑动物,它们多为泥质红陶,以手捏制成,造型丰富。特展中展出了一组人抱鱼像,十分精巧,两个小人怀抱大鱼,尽管五官的塑造比较粗放,但整个陶像仍十分灵动。据了解,特别展览“中华文明溯源”中的展品涵盖了三大流域的九个主要考古遗址,约110件(套)新石器时期至夏代的珍贵文物分别来自北京、甘肃、辽宁、安徽、浙江、山东、湖北、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市和香港共14间博物馆和考古机构,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其中有1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见证着古人生活过的痕迹,也沉淀着中华文明源古流今的脉络。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然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