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户部山的郑家大院北边
矗立着一座牌坊
牌坊的门额上
有明宣宗的十二个题字
“天朝元辅”“中原文献”“忠孝名臣”
这十二个字
是旌表徐州籍的明朝忠孝名臣权谨的
权谨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为什么要为他树立牌坊
(2018年)本期彭城书院《彭城大讲堂》,一起聆听江苏师范大学杨绪敏教授讲述忠孝名臣权谨的故事……
权谨,字仲常,祖籍天水略阳,明洪武初年随父迁居徐州,十岁丧父,在母李氏的辛勤训诲下,刻苦读书。他曾担任私塾先生十余年,培养弟子数十人, 其德行学识受到时人一致好评。
在其母死后,权谨守墓三年,朝夕哭奠,孝感朝野。地方郡守闻知后上奏京城,明仁宗皇帝遂传旨超拜文华殿大学士,令群臣效法,权谨一时间成为天下闻名的孝子。他的孝道也影响了他的儿孙,他致仕回乡后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并指导修撰了《彭城志》。
“大孝”权谨的故事和传说在徐州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权谨牌坊作为历史的见证,至今仍然屹立在徐州,成为传承和弘扬忠孝精神的重要标志。权谨的事迹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颂,也是对忠孝文化的传承。通过对权谨生平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忠孝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记者笔下的彭城书院 彭城晚报/张伟
权姓是冷姓,未进百家姓前一百位,然而明朝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权谨的孝德、承载着孝义的权谨牌坊在徐州妇孺皆知。
据彭城《权氏族谱》记载,权谨祖籍天水略阳,明洪武初年随父迁居徐州,十岁丧父,在母李氏的训诲下,刻苦读书,于明永乐四年(1406)被荐授为青州乐安知县。越十载,迁光禄寺署丞。后因母年事已高,辞官归家,备尽奉赡。母亲病逝,权谨守墓三年,朝夕哭奠,孝感朝野。
权谨不但是载入《明史》的大孝子,也是才华出众的学士,曾参加过明正统《彭城志》的编撰工作,并为之作序(明正统《彭城志》为现存的第一部徐州郡志手抄本,现存北京图书馆。)
权谨年七十七而终,明宣宗皇帝命地方官员在徐建权孝公坊,以垂范名。权谨牌坊始建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初建于城西北隅,天启四年(1624)徐州大水,原建被淹。清顺治初年,地方官吏奉旨修建,将牌坊迁至统一北街。
据权族人描述,权谨牌坊由牌坊、大殿、配房三部分及三者形成的院落构成。牌坊坐西朝东,门额上有明仁宗旌表权谨的“天朝元辅”、“中原文献”、“忠孝名臣”12个大字,大殿位于牌坊西,正殿门两侧红抱柱有金字楹联:孝以作忠,品重先朝荣宰辅;功而兼德,名垂后世耀门楣。此为清乾隆帝南巡御赐。
1987年,权谨牌坊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权姓代表数十人议定,将先祖权谨牌坊献与国家,以利对历史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是年,市政府出资,按明代牌坊的样式进行修复。之后的1997年,因彭城广场扩建,权谨牌坊被拆除。
2004年底,权谨牌坊立于户部山郑家大院北边,之后每年清明,徐州权姓汇集于此,祭祖话旧。
徐州地区兵匪与水患频仍, 地面仅存的建筑反映了古民居传统营造工艺的生态、节能、环保、减震的意识,具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地方设计理念,使一些新建住宅望尘莫及。户部山古民居群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徐州地域文化延续的重要因素,是徐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市政府对户部山古民居群的修复一直未停息,请看——户部山古民居群的修复与重生 文/张瑾
中华文明五千年,忠孝美德代代传。
彭城权谨是楷模,忠君孝亲传美谈。
权谨,十岁丧父,哀痛甚至哭死过去。永乐四年荐为乐安知县,升为光禄署丞。母亲九十岁去世,他在墓旁筑庐,守孝三年。明仁宗时因孝行官文华殿大学士,他要辞去,明仁宗说:“朕提升你,要给天下为人子树个典范,其他事对你不苛求。”明仁宗皇帝当年明令群臣要效仿权谨孝义。明宣宗即位后升其为通政司右参议。又为表彰其孝心,特在徐州户部山赐建《孝子牌坊》。权谨的《孝子牌坊》始建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是如今徐州仅存的宣扬忠孝名人的纪念性建筑物。权谨拜文华殿大学士之后,随侍后来的宣宗皇帝朱瞻基(当时为太子)于东宫。洪熙元年,朱瞻基赴南京,权谨随侍在侧。当时侍从的大臣一路上多有进献,朱瞻基都推却不接受。等到了权谨的家乡徐州,他向宣宗进献了《孔门圣贤图像》,宣宗很喜欢,留了下来。宣宗即位后,洪熙元年九月,年老,以通政司参议致仕。
权谨夫妇像
权谨(1366-1442年),字仲常,徐州人,是载入《明史》的“孝义”典范人物之一,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牌坊原坐落在徐州市统一北街,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明天启四年(1624年)圮于大水,清顺治初年奉旨重建,光绪年间修葺。原牌坊为前后两进院落,有门楼、享堂、左右厢房等。1980年,享堂、两厢房被拆,仅存硬山顶的门楼,1987年,被列为徐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迁建于户部山东坡。
承母庭训
权谨年幼丧父,由生母李氏扶养教育。权谨在母亲的训诲下,刻苦攻读,学有所成,后教书育人,多有成就,因而被举为孝廉,于永乐五年(1407)被荐授为青州乐安知县。
结庐守孝
权谨为官时,因母亲年事已高,告休归乡侍奉母亲,至母亲九十高龄而终。他悲痛哀哭,几次昏绝,愿以身相代,数日不进饮食。母亲入葬后,权谨亲自背土筑坟,坟前周围种植松柏,并在坟前搭庐,日夜守护陪伴。权谨在母亲坟墓前,结庐守孝三年,每日朝夕哭奠,如同母亲刚过世一般。
官风清正
在山东青州乐安县为官期间,淡泊自守,门无私谒,吏民信服,政绩列山东六郡之首。其县治内井水多富咸卤,居民难以饮食。公为民虑,修神祠取土,于东岳庙前掘甘泉,众皆惊异。当遇天旱,斋沐告神,绝粒食三日乃雨,是岁稼禾丰收,民悉感慰。权谨多次督办粮草,支援永乐北伐。由于政绩卓著,权谨被提拔为光禄署承,百姓攀辕垂泪挽留,权谨将自己的一只靴子悬在仪门之上以作纪念。(孝义文化|山东古代两大孝子的故事:明代典范和24孝之一)
降旨敕封
权谨的孝行感天动吧,远近闻名。郡守把他的孝行上奏朝廷,仁宗皇召其进京,封为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辅太子监国南京。宣德帝即位后,权谨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归乡,帝赐白金文绮朱衣,命礼官旌表他为孝子,居[忠孝堂]。对于家族一脉永远免除徭役。后宣德帝下诏,在彭城建权谨孝公坊。
配飨黉宫
明清以来,权谨牌坊作为[孝公坊]和[乡贤祠]接受着儒生们的祭祀,由朝廷钦定授于[配飨黉宫]待遇。尊孔崇文,祭圣读经,自古为各代尊崇。建孔庙,兴祀典,明清大盛。黉宫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等先贤的祠庙,又常称为[孔庙],[配飨黉宫],即享有与孔庙同等待遇,成为孔庙祭祀大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春秋两季丁日,徐州府全城秀才在市府儒官教谕带领下,先拜孔庙,再拜权谨牌坊。
清顺治年间,朝廷敕封权谨后人每辈一位[奉祀生],即免于参加各级考试而具有秀才资格(俗称铁秀才)并作主持祭祀先贤先祖的执事人。人选要求必须饱读诗书,品行端正,最后由权氏宗族推选,报吏部批准认证。前后有四人袭为奉祀生,分别是:权以质、权为光、权振贤、权大用。
权谨牌坊也称“权氏祠堂”,是徐州历史上保存下来唯一的歌颂封建礼教忠孝名人的纪念建筑物。
权谨父权衡,博学多才。二十五岁时为躲避战乱,西赴河南、陕西游历四方。每至一地,广交豪杰。先后出入军旅之间。元朝末年当朝请之为官,坚辞不就。后至临沂,地方有意许为州守,权衡以病相辞,后五十九岁终。
徐州的特色姓氏有杲、喻、权、裴、厉、郝、衡、仝、独、芈、嫣等。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并不常见,但在徐州却有着较大的分布和影响力。——江苏各市有哪些特色的姓氏?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有着近三千年家史的中华权氏源自商武丁是较为公认且合理的说法(参见:从殷商武丁子姓到权氏),史书有载受姓当阳(参见:源远流长| 权国、权县与权姓)、望出天水(参见:天水市与权氏渊源),是中古时期的陇右大族(参见:中古天水权氏家族的变迁)。中华权氏先祖自秦灭楚迁陇西、居天水(略阳),休养生息数百年后,权氏家族始兴于前秦重臣安丘公权翼,此后累世簪缨光耀史册。时至中唐,天水权氏一门更是达到极盛,人才不可胜数,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名门望族之一。
权姓虽然是一个(人口如今不足百万的)“芝麻”小姓(参见:权姓人口| 中国人姓氏大数据浅析),但是自汉晋以降权氏名臣,文武隽才辈出(参见:小众“大”姓:四库全书中的权氏贵族):自汉代权忠以左辅都尉开始涉入政坛,而后又有十四代的默默无闻,直到东晋权翼至唐末的四百余年间,权氏历代名人迭出,文臣武将,声振朝野。才子名仕比比皆是,为权氏后人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其中的一些名人(参见:正史记载的权氏名人录(清以前))至今仍有一些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作为研究的对象。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权氏涌现出一大批载入史册的文臣武将,在国史和家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华文明、文化、文艺传承复兴的各个历史关键节点,比如中华权氏共祖、南北朝顶级谋士权翼,中国史上最牛门阀关陇军事集团堪称中华第二帝国缔造者宇文泰的左膀右臂权景宣,中唐文坛盟主一代匠宗权德舆(唐德宗时九掌制诰、三知贡举),西夏一代名臣权鼎雄,宋朝抗金重臣“文武权公”权邦彦(宋高宗的“朋友圈”霸府僚属),明初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权谨(随明成祖征北“两给饷于沙漠、三督军于青社”,明仁宗时随太子监国南京,辅佐宣宗皇帝继承大统六个月后急流勇退)等均在大中华千年文脉传承中发挥了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修谱主修 作鼎公撰写的权氏《姓氏考》
【徐州权氏概况】
彭城权氏辈享恩宠,遵循先辈之教诲,尽忠尽孝,重文研武,以致权氏彭城郡望历经明清四五百年不倒。权谨后人虽不及权谨官至一品“超拜文华殿大学士、奉政大夫右参议、兼太子太傅赠太师孝谥子爵”,却也人才辈出:权谨之子权伦,字民彝,永乐年中山东乡试举人,但为孝顺父母,终养不仕,因“孝行” 也“得蒙旌表”,授散官八品阶,载入郡志;权伦之子权宗,字继祖,中进士, 蠡县训导,历任大城宁津教谕。权宗之后,自明至清,彭城权氏族人除一人袭封生员、教谕外,仅五品以上官员便有五十余人,八品以上官员二十余人,监生、贡生、生员更是不胜枚举,美名显达彭城。
例如仅长房一支就有权临字睿资,顺治年间“选州同知,诰封武翼大夫”;权恕字同人,乾隆年间“戊午,中科举武举,诰封武翼大夫”;权毓清字方岳,乾隆庚子年“中武举,诰封昭武大夫”;权大业字时修,乾隆“癸酉科武举,诰封武德骑尉”;著名画家权大成字景尼,善丹青,其“指画墨龙尤精绝。”乾隆纯皇帝下江南时,“在行宫见公画,极称赏,收存而去,至今人宝重之”。乾隆遍阅古今名画,其欣赏水平当是一流,权大成之墨龙画作,能得如此评价,画技与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天启四年(1624 年),徐州大水,全城被淹,权谨牌坊倾颓于大水之中。清顺治初年,命地方官吏奉旨重建,将牌坊迁至统一北街(2004年因城市规划需要现已迁建户部山),且褒奖有加。清乾隆皇帝南巡江南,又御赐楹联:“孝以作忠,品重先朝荣宰辅;功而兼德,名垂后世耀门楣”。彭城权氏郡望又巍巍高起。
载入《明史》《明通鉴》《大明志》的“孝义”典范人物,《彭城志》《徐州府志》等地方志更是对其不吝笔墨大书特书的权氏历史文化名人,明朝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权谨的生平功业、墓志铭以及明代内阁首辅五朝元老高谷所撰墓表参见号内相关文章或视频。权谨受两朝三帝嘉奖,名垂后世,光耀门楣,徐州当地妇孺皆知的大孝权谨的故事更是儒教文化中“家国同构”“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范本。
著名汉文化研究专家、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明奇教授对权谨以及权谨对丰富汉文化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汉文化奉行以孝立国,汉民族奉行祖先崇拜,权氏祖太爷谨大先生是汉文化最忠实的捍卫者、最诚实的践行者,权谨精神是汉文化研究永不枯竭的源泉。权氏祖太爷谨老先生德才兼备,标榜社会;忠孝两全,精神万岁。权谨参与编修并为之作序徐州现存第一部郡志《(明正统)彭城志》,正可谓:祖德遗芳,传承吉祥;彭城权氏,青史荣光”!
徐州及周边地区居住有近四万余众权谨后人,其中长房相对集中于贾汪区的张权楼村和萧县;二房相对集中于铜山区坡里村和开发区权台村(如今已迁至蟠桃花园(东)八期);三房相对集中于铜山区的磊庄村;四房相对集中于云龙区的上河头村。
截至2022年9月23日,徐州大市(含五区五县)权姓计有18933人,其中男性10255人、女性8678人。徐州及周边地区的权姓族人近四万,绝大部分都属于权谨后人同一支脉,
主要居住点有:1、主城区原多住权谨牌坊附近,后汇集人口众多;2、利国磊庄(三房)约2000人;3、云龙区上河头(四房)约1500人;4、紫庄张权楼(东长房)、大彭权寨(西长房)各约1000人;5、利国坡里(二房)、大黄山权台(二房),萧县石林万庄(长房)各约700余人;6、邳州王楼(东长房)约600人、大吴桃园(西长房)约500人,萧县圣泉权楼(长房)、萧县孙圩权庄(长房)、江庄铙钹(二房)、宿州顺河权半楼各约400余人;7、濉溪孙疃权家庄、沛县五段权场、耿集瓦房、虞城张集各约300余人;8、紫庄寺山子、段庄、茅村岗头瓦房、利国邵家万庄、邳州红旗宿羊山各约200人;9、100余人的有利国岳庄、大庙大李庄、江庄独山、萧县白土老山口、大吴荒里、大黄山前王、青山泉、苏山头、大许等。
长房概况
(今人口中“西长房、东长房”的由来)
谨公长房传到十世临、份两公,由于居住两地人口众多,五修谱时,分出西长房临公(西宅,西权家楼)、东长房份公(东宅,东张权楼)。
西长房临公育十一世峻公(住西权楼)、恕公(住权家楼)、巖公(住杨家楼)三公。峻公育十二世景宸、奏宸、体宸、金宸、银宸五公,十三世叔伯兄弟11人;恕公育十二世拱宸、觐宸、勷宸、觀宸四公,十三世叔伯10人;巖公育十二世衛宸、向宸、逢宸、迪宸、惠宸五公,十三世叔伯兄弟11人。
东长房份公育十一世:安荆公(住张权楼)、安梁公(住南权楼)二公。安荆公育十二世:世清(张权楼)、毓清(南楼)、永清(常家楼)三公,十三世叔伯兄弟15人;安梁公育十二世大业(乾隆癸酉科武举人,原任江西南昌卫督粮官,后帮守府,迁萧县王家楼,后人定居萧县圣泉乡红柳树村)、大受(邳州王楼)、大武(铜山荒里)、大成(铜山泰山营)四公,十三世叔伯7兄弟。
谨公长房后世子孙,历经500余载沧桑风雨,披荆斩棘,顽强拼搏,繁衍生息。如今枝繁叶茂,人才济济,己传24辈(贞字辈)人口达数千人,分布在徐州市,淮北市,萧县,邳州市,铜山县,毫州,西安等地区。
主要居住地有:萧县圣泉乡东权楼村、权庄村、红柳树村,权老家村、孙圩子权庄村(400人)、石林乡万庄村(630人)、杨李庄、甘楼马井镇西权楼村皇藏峪、老山口、徐暨等村庄;铜山区毛庄马湖村、单集镇单集村、汉王镇韩楼村(银坑)、吴楼村(伍家楼)、三堡镇石桥村,大彭镇权寨村、杨楼村;泉山区十里铺村、大徐庄村;贾汪区大吴镇、桃园村、荒里村、耿集、张权楼村、黄里村;邳州王楼村、赵墩镇菜庄村、开发区、东湖区、城关、光明区、宿羊山乡石桥村、四户乡、八义集等村均有权姓长房人居住。(权谨后人,长房,萧县权继民整理)
权谨后人“四房”的由来
彭城权氏忠孝堂权谨后人自五世时分作三房。清·乾隆初年新入河滩一支,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四修谱时合谱,当地族人又称四房。徐州权氏河滩一支族人主要聚居地为云龙区上河头村,七修谱时统计约有1500余人。——参见:家史研究|徐州权氏河滩一支合谱纪事及族规祖训(附:彭城忠孝堂与白坡天水堂字辈对应)
本平台立足徐州,远望天水,放眼全国,坚持中国立场,致力于做团结并服务全球权氏的权氏自媒体,主要用于权氏相关文化研究,旨在讲好家族故事,传承优良家风,开展谱牒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您的关注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感谢读到最后,↘点个“赞”并点亮“在看”,以建立深度阅读关系,便于您第一时间获悉权氏史料、资讯、故事以及相关研究文章。(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