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秦州天水郡出赵严姜权等20姓,凉州姓氏八大郡望、五大堂号,其中天水堂出赵权王梁等28姓。据考证:光绪24年进士权尚忠、权爱棠父子(陇上名医)及甘肃省政府参事权少文,皆为秦州略阳晋安丘公权翼及其世孙唐秘书少监权皋、宰相文学家权德舆父子族裔……
权少文(1911一1996),甘肃武威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解放前,曾任甘肃省会计人员训练班训育长,甘肃学院银行专修班主任,中学教育主任,国民党兰州市政府参议员、秘书长,西北师范学院副教授,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湖南、湖北及甘宁青监察使署监察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历史问题,1951年8月被武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刑5年,后列地方战犯,1956年11月经公安部批准特赦释放。1957年参加工作,历任甘肃省教育厅科员,教师,甘肃省教育学院、甘肃师范大学研究员、教师。1978年10月任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文史专员。1982年5月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是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委及文史委员会委员。曾兼任省民革顾问,民革中央委员。
著有《诗文古韵二十八部声系》《六书与汉字教学》二书,撰写文史资料有《于右任在北平国共和谈纪事》等。曾参与编写中学语文课本及各种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二十余种。
——来源:《甘肃人物词典》
《说文古均二十八部声系》撰著出版记
权少文
余撰著《说文古均二十八部声系》,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影印出版,1988年被选参展第二届国际图书博览会,见之者众,惟本书内容专门,能读者不多,至有不能正读书名者,如“均”,古同“韵”,读yun,不能读“钧”(jun)。对本书作用,亦多不谛。应读者邀,将本书指导思想、专家评说、出版经过撮要志次,中多节录原文,不加诠释,以重文献。欲知全貌,须读原书。
一、原书《自序》
余往时乡居,从事记诵,尝就父执李叔坚先生问《说文》义,先生为吾乡张介侯先生之再传弟子,邃于许、郑之学,尝有造述,为馀杭章先生所称道者也,由是稍稍窥文字训诂之学,愚瞀未有得也。协洽之岁,余年既冠,陇阪萑苻为祸,频遘乱离,疲于奔命,乃袱被而南,就学于金陵,时蕲春黄季刚先生方设教于中央大学,因从问字焉,恒于课退奉手于先生,乞先生发《说文》疑义,时有所获。二十三年夏,转学北平,明年秋,闻先生噩耗,缅怀謦劾之音,益增仰止之念,盖不胜腹痛之感焉!夫《说文》一书,为千载字学之祖,𬤊𬤊扶逸,匡缪正俗,集仓雅之大成,究六书之精指,博访通识,言必有徵,诚眇义之胤丛,而初学之椎轮也。而世之治许学者,往往率由旧章,虽读之终卷,而于全书之脉络,声均之关联,病犹未谛,回遑歧途,未知攸适,斯可诧也!故欲读许书,须先明音理,盖《说文》训释,多关音理,如天颠,吏治,户护,门闻,斯其例也。且《说文》九千文,形声字居其七八,据声类以求古音,大都可以得其腮理,又至捷之道也。宋世晁公武之言曰:文字之学凡有三:一日体制;二曰训诂;三曰音均。夫视而可察者形也,闻而可知者声也,思而可知者义也,有其一必有其二,譬如束芦,相依而住。而三者之中,以声为最先,义次之,形为最后,故由音以寻义,由义以求形,众类联比,各循其次,上下贯通,首尾循环,其合也一统,其分也有辨。同类相受,各有建首,母子相生,由𬤊孳众,条理井然,脉络分明。治之者能期其阖卷如指螺,如聚粟。则进修之业事半功倍,而求均之道,亦庶几闻一以知十。夫然后可以读古书,群经有均之文无不通,而古人假借之法靡不明矣。顾古之言音者苦其疏,后之言音者病其密,过疏则无所不通,太密则合均类转益无准据,驯至承学之士迷乱瞀雾不可猝理。黄师既本其所考定《广韵》古本均三十二均之说,类为二十八部,博考元旨于许氏,广采音说于通人,鸠前人之眇义,折时流之异端,学者善之,以为近理。而近时吴兴钱玄同先生颇为损益,并沃于豪,析觉于幽,益臻美备,无以加矣。丙子之夏,余将卒业清华大学,吾师长沙杨遇夫先生命取《说文》依二十八部统以声系,每部复以古声十九纽为经,欲资省记,取便翻检,阅棋年成草,再岁终稿,都二十八卷:曰歌;曰曷;曰寒;曰质;曰真:曰微;曰没;曰痕;曰支;曰锡;曰青;曰模;曰铎;曰唐;曰侯;曰屋;曰锺;曰幽;曰觉;曰冬;日豪;曰咍;曰德;曰登;曰合;曰覃;曰帖;曰添。颜曰《说文古均二十八部声系》,求当世同好君子教益焉!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月五日,武威权少文识于北平国立清华大学善斋。
本书之成,以师杨氏督课之力甚大,脱稿后复承钱玄同、沈兼士、王了一、闻一多诸先生各阅一过,有所订𬤊,谨以志谢。
在书中,权少文自序称,自己小时候向父亲朋友李树坚学习《说文》。李树坚是武威著名文献学家、学术大师张澍(号介侯)的再传弟子。后来他从甘肃负笈南京,向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字季刚)学习语言文字之学,在下课后还不忘握手请教。
考入国立清华大学文学院后,专治音韵,向著名文字音韵学家钱玄同、杨树达(字遇夫)等各位先生问学。毕业时,权少文写成了《说文古韵二十八部声系》,稿本由钱玄同题签,钱玄同、沈兼士(语言学家,沈尹默之弟)、王力(字了一,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闻一多(文学家、现代诗人)等人审阅,有杨树达、王力等序。
毕业后,权少文做了一段时间的教师,一直到副教授。后来,他转而从政,做了当时的“监察委员”,又在西北任职。新中国成立,他被判五年徒刑。特赦出狱之后,继续做老师,在甘肃师范大学任教。十年风波后,为甘肃省政协委员,活到九十年代安然去世。他一生的经历,可谓多样。治学有大好开端,转而从政,最后又回到学校。
查阅中国国家图书馆、读秀等网站,权少文的其他作品大致如下:《说文古韵二十八部声系自序》,权少文,陇铎,1948年第7期;《中国小说考》,慕寿祺撰,权少文、慕少云校订,慕氏出版社,1949年;《于右任与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建立》,权少文、王劲,人民政协报,2002年11月29日第B02版;《宣传贯彻<教育法>逐步普及义务教育》,邓品珊,权少文,甘肃教育,1986年第8期。以上著作皆与甘肃有关,部分篇目因为年份、内容原因,不知是否为同一个人,暂不可考。——这个武威人:清华毕业、师从黄侃,王力、闻一多曾为他审稿
附1
1929年12月《兰州中山大学同学录》,其中的预科第二班权国庆即权少文
1980年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布置的兰州大学历史论文写作任务交给了我,经过了三年多的时间,1983年才完成,其间两委办公室主任换成杨春梯,校史稿子都是由两委办主任在省政协与我之间传递,我不与省政协直接联系。这时候我写的有多个稿子了,都“不合格”,我始终感觉杨主任传达的修改意见不得要领,我想直接与约稿人见面商谈,杨主任不太同意。我有些耐不住了,没有经过同意就直接去了省政协。
见到编辑部主任权少文,是一个很慈祥的老头,说话慢言细语,文质彬彬。交流后发现,问题很简单,就是权少文主任怀疑我写的历史是“杜撰”的。我做了保证说,我写的内容都有历史根据,没有任何杜撰成分。他问我说,你写的法专历史史料是什么?我说,我写的法专历史完全根据法专校长蔡大愚签署的《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同学录》中的《学校成立记》与《甘宁青史略》等众多文献写成的。他问,你有《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同学录》吗?我说有,是复印件。他说:你拿来我看看。我答应第二天就来。第二天,我带着《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同学录》与《兰州中山大学同学录(见上图)》见他,他认真地看过后对我说,《同学录》是真的。他指着《兰州中山大学同学录》里面的学生“权国庆”对我说,他就是权国庆,他对我解释说:他对于我写的论文中的法专,感觉与他的学生时期的印象不一样,所以他不信任我写的兰大校史稿。看了这些历史原件复印件后,他才承认我写的校史史料是真实的。
就这样,写了几年的稿子通过了。他提出的修改意见就只有几条了,最重要的一条修改是,校长宋恪小传最后一句话对兰州大学声誉不好,能不能删除,我认为这都是小问题,表示同意,并当即删除了这句话。文稿于1983年正式发表,是当时第一篇兰州大学正规历史论文。
——来源:兰馨会
兰州大学校史研究中的奇遇 张新国
附2
权少文题《云亭委员碑赞》
关陇磅礡,积健为雄。河声山色,孕育英灵。
书生戎马,允武能文。心仪定远,志景淮阴。
丰功骏烈,炳耀乾坤。频膺殊典,秉节主阃。
威震塞北,德懋皖封。蒙藏青岛,怀柔绥靖。
征虏习礼,司徒横经。风流儒雅,罕畴绝伦。
象贤继美,豹略宣名。建祠造像,瞻仰靡穹。
中枢褒奖,环海推崇。国家祥瑞,桑梓光荣。
笔愧潘岳,文渐江沈。匏宣瓦奏,颂德歌功。
马福祥 (1876-1932) ,字云亭,甘肃河州(今临夏)人。马鸿逵之父,回族。早年入私塾、兰州武备学堂。1900年参加反击八国联军之战,后任西宁镇统兵、阿尔泰护军使、直隶武卫后军总兵、甘肃宁夏镇总兵、宁夏护军使、绥远都统。1922年北京政府授将军府祥武将军。1925年任西北边防督办。1926年北伐时南下,1928年2月7日被推选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北平、开封政治分会委员,青岛特别市市长。1929年9月3日任国民政府国军编遗委员会第五编遣分区办事处主任委员。1930年3月3日任安徽省政府主席。9月8日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1931年12月28日推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同月选任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8月在河北良乡病逝。著有《朔方道志》、《蒙疆纪要》、《蒙疆状况》等。
权少文曾为谷正伦下属
谷正伦(1890—1953) ,贵州安顺人,字纪常,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历任中央直辖黔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师长,国民党政府首任宪兵司令,国民党中央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兼任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副监。1940年起历任甘肃省政府主席,粮食部长,贵州省政府主席。1950年去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顾问。1953年11月3日病死于台北。此人一生起伏较大,时而反动,时而进步,在甘肃执政期间,对甘肃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做有一些工作。
附4
凉州北乡,有这样一副口口相传的对子,饶有情趣:硬炖酒者,宁敦久;拳尽有者,权景猷。此二公,凉州名士,喜饮。权家有个老才子,叫权少文。文化一点不少,学问大得歹歹的。
“略阳世泽”
据梁新民先生考据,张兆衡府第在凉州城西小北街西侧,张澍故居南面,从坐西向东的一个街面进去,直顶到一堵影壁,而后从南、北两个侧门进去,是南、北两院房子,旧城改造时已拆除。
张兆衡为武威清代十大翰林之一,生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嘉庆二十五年(1820)考中进士,选庶吉士,道光二年(1822)散馆改知县,因请假省亲,未选任。曾主讲兰州五泉书院、兰山书院。道光十三年(1833),46岁时选任山西和顺知县,后调任曲沃知县。道光二十三年(1843),擢升朔州知州,到任一月,便称疾告归。其为官,“循声大著”;侍奉双亲,乐不易此。较受世人称道。
据朱子云先生所记,张兆衡府第门额为“忠刚遗泽”,由清道光左都御史、书法家姚元之用隶书题写。花亭匾书“古雪山房”。
上世纪20年代,张兆衡后裔将祖业卖于名医权爱棠先生。权爱棠先生以行医名世,又是著名的书画家。购得张兆衡府第后,加以修缮,由族弟书法家权景猷隶书匾额“略阳世泽”,款署甘肃大绅张威。甘肃书画家范振绪先生适寓武威,看到此匾后赞不绝口,称看其隶书大作,在武威没有自己书写隶书的市场了,回去再不写隶书了。范振绪先生之叹,可见其胸襟。视其格局,实乃大家风范,不以他人之作而狭隘其心,实令人感佩也。张兆衡故居的匾额现已不存,仅见于文字记载。
——来源:武威日报 鲜为人知或业已消失的武威匾额
本平台立足徐州,远望天水,放眼全国,坚持中国立场,致力于做团结并服务全球权氏的权氏自媒体,主要用于权氏相关文化研究,旨在讲好家族故事,传承优良家风,开展谱牒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您的关注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感谢读到最后,↘点个“赞”并点亮“在看”,以建立深度阅读关系,便于您第一时间获悉权氏史料、资讯、故事以及相关研究文章。(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