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故事|微山湖畔千年驿站附近的权氏遗存,别墅,炮楼、老槐树……

文摘   2024-12-12 12:04   江苏  
一、利国驿
这处古寨门是古驿道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石砌大门,可以让我们领略明代寨门的风采。
利国驿是一个大型驿站,驿马比较多,明正统《徐州志》:“利国监驿去城东北九十里,永乐十三年重修,额设驴马一百四匹,马六十四匹,马夫六十四名,馆夫四名,驴四十头,驴夫四十名。”到了清朝,利国驿随着国内时局的变化马匹或多或少,清道光《铜山县志》:“利国驿在县北八十里,明永乐十三年置。旧设马一百二十五匹,除各案裁减,现设马八十五匹。”
从高皇村到坡里村的古驿道路形保留基本完好,坡里村的村民称其为“跑马路”,说是跑马送信经过的路,这条古驿道连着坡里村古寨的东南门。坡里村四面环河,古人命名为“月河”。村内四条道路呈井字形结构,村内的老人把坡里村叫“棋盘古寨”,古寨除了东南西北四门之外,还有东南寨门,它是古代邮差、过往官员的必经之处,据祖上久居此地的权谨后人介绍这处石砌古寨门为明朝建筑,寨门棱角分明,尽显匠心,现存宽度5米,高度2.5米,石鼓一对,20厘米直径的插门闩古朴大方。几年前文物贩子要买走,被权谨后人拒绝。
二、权谨别墅
同治版的徐州府志卷十一·山川考、民国版的铜山县志卷十三·山川考都有同样记载:鸭嘴岭岭东为封山,山下村名逻(luó)庄 ,明文华殿大学士权公谨故居(有称“权谨别墅”),今村人皆其子孙也。这个庄也就是今天的磊庄,属铜山区利国镇,此处读磊(luò)应该是有两层涵义:其一是说石头多,其二是重叠。笔者采访村民时发现村名来源有多个版本,有说当年由于地震而形成微山湖,老村庄沉陷了,后人在原址上重建所以叫逻庄,也有说此地原来就有村庄,权家迁来后就形成了以权姓为主的新村庄——磊庄,当地把这两个音相近的字弄混了,没有加以规范而形成了混称。
磊庄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至于权家为何从城里迁居于磊庄,笔者走访时听权兴安老人说,这里有山有水(微山湖)风景秀丽,又距离利国古驿站(参见【书友文苑】邱晓辉 || 名城徐州市,利国古驿站(中华古城一瞥))不远交通便利,权家先人就看中了这里,该村基本没有其他姓氏,都是权谨三房的后人,大约是明末迁建于此。
根据权启营先生介绍,目前徐州及周边有权姓三万多人。权姓是个冷姓,没有排到徐州百家姓的前100位,在徐州诸多的姓氏当中,彭城权氏以孝闻名,因明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权谨的孝德而承载着孝义精神的权谨牌坊在徐州妇孺皆知。权谨的五世孙,兄弟三人觉得拥有土地比待在城里坐吃山空要好得多,于是,四处留意准备迁居乡下:长房长支后来迁居到萧县(现属安徽省宿州市)的权楼,二支迁居到贾汪区紫庄镇的张权楼;二房迁居到铜山区利国镇的坡里村;三房经贾汪区紫庄镇寺山子短暂停留后迁居到铜山区利国镇的磊庄村。现在磊庄的权氏人口最旺,有三千多人,坡里村有一千多人,其他的大多是散居。
三、老槐树
槐树坚硬,荫盖广阔,拥有极旺盛的生命力,树龄可达数百年甚至千年,且其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力。古人认为槐树有正直之风故赋予其君子之称,常常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和忠诚;也被视为长寿、健康和吉祥的象征,有保佑平安、健康吉祥之意。槐树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题材,古代的宫殿、庙宇和园林中也常常种植槐树,用来装点环境,增添庄严和神秘的氛围。槐树中的“槐”与“怀”谐音,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槐树经常被提及,被用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千年松,万年柏,不如老槐歇一歇”,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槐树的尊重和敬仰,认为老槐树有着独特的意义。槐文化融于古代文化,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槐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象征意义上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周礼·朝土》载:“在外朝树槐棘以分朝臣品位”。意为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故后人以三槐喻三公,槐用于指代官职。槐也常被用于指代科考,考试年份称为槐秋,考试月份称为槐黄,举子赴考称作踏槐等。——科学杂志:槐树及其传统知识

2023年5月,权氏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权氏联谊会会长权泽厚,参观徐州权氏最大的聚居地——磊庄村,在权谨别墅遗存的老槐树前合影留念。(具体见:四川会长权泽厚一行赴徐州联谊交流


听村里老人权兴安、权勤友说,村民最引以为豪的是村里呈品字形分布的三棵老槐树,彼此相距约五十米,每棵直径都在一米以上,树干虽说有些枯萎依旧枝繁叶茂,许多村民声称那是他们的谨太爷亲手种植,其实应该不是,因为他们祖上是权谨去世成百年之后即隔了四五代人才迁去的,充其量只是当年权谨别墅的遗存。后来当地文保单位给这三棵老槐树也都挂了牌,有的注明不到二百年也是不对的,因为淮海水泥厂附近村子里关帝庙旁有棵老槐树,根本没有这儿的老槐树粗壮,但是南京博物院给出了树龄六百年的鉴定,再说如果像文保部门所说那久居于此的村民口口相授肯定有记忆,据他们讲老太爷的老太爷都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栽种的,因此笔者推断这三棵老槐树远远不止一百多年的历史。
四、老炮楼
2024年2月,参加衡公后人三房合谱研讨会的河北、山东、安徽部分与会代表参观徐州权氏最大的聚居地——磊庄村,在权谨别墅遗存的老碉楼前合影留念。
老槐树北边不远处有一座石结构的二层老楼(俗称炮楼),高近十米、约六米见方,楼顶四周砌以垛口,前后各有两个精美的排水槽,岁月沧桑风韵依然,村民们说过去有六七座这样的老楼,如今只剩下(权钢老宅里)这一座了。另外,附近还有一些明显带有当年别墅时期记忆的地名,村前还有一座高达十余米的九女塔,高大雄伟气势恢弘,塔下还雕刻着莲花图案的石盆、石鼓,附近散布着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坟墓碑,只是如今早已不复存在。
磊庄村向东不远的坡里村,权姓人口在徐州仅次于磊庄也有一千多人,听权启水老人(音)说他们是权谨二房的后人,村中祖茔前还留有明清时期的两块祖碑,清明寒节他们都会去填坟祭祖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
三国两晋因年代久远祖先失考,到东晋升平(357年~361年)年间在前秦苻坚朝官居右仆射封安邱公的权翼是彭城权姓有史可考的始祖,迄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这一支系居住在天水略阳,于是权姓把天水略阳作为郡望。唐朝时权氏迁居河南,宋朝又迁到河间,继而再到东昌府(今山东聊城),明朝洪武初年,权谨跟随他的父亲由沂州迁来彭城定居,至今已经六百余年,传至二十余世。《权氏家谱》据说前三次谱牒都已经失传了,现在徐州权氏家族只保存有四、五修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完成了六修谱,前两年也完成了七修谱。
01
讲座内容
徐州地区孝义文化

权谨(1366—1442年),是明朝初期从徐州走出的一位大孝子,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圆满地完成了孝子—帝师—乡贤的三部曲,堪为封建士子的表率。2004年由原统一街移建到户部山上的“权谨牌坊”,既是徐州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家乡人民对先贤的纪念。





2020年10月,云龙书院地方文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学教师岳德章老师分七个部分主讲《品重先朝荣宰辅 名垂后世耀门楣——大明孝子权谨与徐州孝文化》,为大家讲解大明孝子权谨的人生故事和徐州地区的孝义文化。上面的视频为其中第五讲:“磊庄——徐州权姓最大聚居地”。(参见:家族故事|明朝文华殿大学士权谨与中国孝义文化(内有讲座视频约100分钟)中华权氏第一村:磊庄村、慈恩寺的故事


后  记



我与家族文化的情缘还得从小说起。江苏省徐州市北部的磊庄村,是生我养我的老家,这个村西邻微山湖,东邻六朝古驿站利国镇,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也可能是这个缘故,当年被明朝文华殿大学士、徐州权氏一世祖权谨选为别墅。五百多年来,权谨的一支后裔们始终对此地眷恋不已并守候在这里。磊庄村如今已有权氏二千余人,我是权谨的十七世孙。 

许是因为权谨的崇高社会地位与严格家教所打下的基础,本村一直保持着优良的家族传统:家谱连续修,家风家训代代传,家族规矩有人抓、家族活动坚持搞。生活在这里的老幼妇孺,都知道家风的根本是忠孝,家族的楷模是权谨;为人处世要讲道德、凭良心;衣食住行、言谈举止要有礼仪守规矩,男女老幼从小至老都要安分守己,不给家族丢脸。好家风培育成好村风,数百年来,这个村虽然没有涌现出成就显赫的名人大家,却几乎未有一人敢做出鼠窃狗偷、坑蒙拐骗等伤风败俗之事,更未有祸国殃民的坏人。我在老家长大成人,优秀的启蒙教育为我奠定了人生的道德根基,族人们的纯朴亲情激发了我对家族乃至国家的热爱。

——摘自《权氏世家文化研究》序2

“我的家族我的家”,(已故)老会长权泰猛



续谱工作受到广大族众的热烈欢和大力支持,各支脉都组织了专门人员,认真统计人员、落实捐款,张权楼、权台、坡里、磊庄等大的村落还组织了专门的班子。磊庄村在权太华权兴信的带领下,设立了专门办公室,选拔权启 强、权太国为专职秘书,天天工作。半年来,经过不懈努力,他们设计的表格实用,人员统计较完备,收到的捐款和家谱预定款最多,不仅率先完成本村任务,而且还奔赴安徽、寺山子等地联络发动。他们的这些经验已经在全族代表会上作了介绍。权勤让、权继贤、权继常、权学庭、权兴顺、权启俭、权启振等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大义为先,全然忘我的奉献精神成为族人的楷模。年过八十岁的权太同,他所负责权场村只有200人,却收了近万元捐款,接着他又宣传动员几十年远离家乡的中将级军医权启镇夫妇,欣然捐款。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中青年,如权继永、权继洪、权辉、权勤干、权海波、权月勤、权继忠,还有淮北权继常的女儿权玉等等,也都不惜精力财力,为续家谱不辞劳苦,乐此不疲。

为了搞好家谱付印前的校对,权太同,权子建,权继民,权兴安,权兴存等还专门连续几日驻留徐州,工作起来不分白天昼夜。权阳光自告奋勇承担总校对监印工作,由于白天事务多时间紧,他常常一个人数到凌晨,不辞劳苦,不计名利……尽管大家作出很大努力,但是七修谱仍然难免会有诸多瑕疵,我们一定要善待家谱,精诚团结,传承好忠孝家风,争做合格的权谨后人,为家族为国 家多多奉献!

——摘自《彭城权氏七修家谱序》
彭城权氏家谱3


  

徐州【姓氏文化】系列之
百家姓电视访谈-权姓

徐州的特色姓氏有杲、喻、、裴、厉、郝、衡、仝、独、芈、嫣等。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并不常见,但在徐州却有着较大的分布和影响力。——江苏各市有哪些特色的姓氏?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有着近三千年家史的中华权氏源自商武丁是较为公认且合理的说法(参见:从殷商武丁子姓到权氏),史书有载受姓当阳(参见:源远流长| 权国、权县与权姓)、望出天水(参见:天水市与权氏渊源),是中古时期的陇右大族(参见:中古天水权氏家族的变迁)。中华权氏先祖自秦灭楚迁陇西、居天水(略阳),休养生息数百年后,权氏家族始兴于前秦重臣安丘公权翼,此后累世簪缨光耀史册。时至中唐,天水权氏一门更是达到极盛,人才不可胜数,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名门望族之一。

权姓虽然是一个(人口如今不足百万的)“芝麻”小姓(参见:权姓人口| 中国人姓氏大数据浅析),但是自汉晋以降权氏名臣,文武隽才辈出(参见:小众“大”姓:四库全书中的权氏贵族):自汉代权忠以左辅都尉开始涉入政坛,而后又有十四代的默默无闻,直到东晋权翼至唐末的四百余年间,权氏历代名人迭出,文臣武将,声振朝野。才子名仕比比皆是,为权氏后人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其中的一些名人(参见:正史记载的权氏名人录(清以前))至今仍有一些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作为研究的对象。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权氏涌现出一大批载入史册的文臣武将,在国史和家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华文明、文化、文艺传承复兴的各个历史关键节点,比如中华权氏共祖、南北朝顶级谋士权翼,中国史上最牛门阀关陇军事集团堪称中华第二帝国缔造者宇文泰的左膀右臂权景宣,中唐文坛盟主一代匠宗权德舆(唐德宗时九掌制诰、三知贡举),西夏一代名臣权鼎雄,宋朝抗金重臣“文武权公”权邦彦(宋高宗的“朋友圈”霸府僚属),明初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权谨(随明成祖征北“两给饷于沙漠、三督军于青社”,明仁宗时随太子监国南京,辅佐宣宗皇帝继承大统六个月后急流勇退)等均在大中华千年文脉传承中发挥了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自《权氏世家文化研究》一书


三修谱主修 作鼎公撰写的权氏《姓氏考》


【徐州权氏概况】


彭城权氏辈享恩宠,遵循先辈之教诲,尽忠尽孝,重文研武,以致权氏彭城郡望历经明清四五百年不倒。权谨后人虽不及权谨官至一品“超拜文华殿大学士、奉政大夫右参议、兼太子太傅赠太师孝谥子爵”,却也人才辈出:权谨之子权伦,字民彝,永乐年中山东乡试举人,但为孝顺父母,终养不仕,因“孝行” 也“得蒙旌表”,授散官八品阶,载入郡志;权伦之子权宗,字继祖,中进士, 蠡县训导,历任大城宁津教谕。权宗之后,自明至清,彭城权氏族人除一人袭封生员、教谕外,仅五品以上官员便有五十余人,八品以上官员二十余人,监生、贡生、生员更是不胜枚举,美名显达彭城。 


例如仅长房一支就有权临字睿资,顺治年间“选州同知,诰封武翼大夫”;权恕字同人,乾隆年间“戊午,中科举武举,诰封武翼大夫”;权毓清字方岳,乾隆庚子年“中武举,诰封昭武大夫”;权大业字时修,乾隆“癸酉科武举,诰封武德骑尉”;著名画家权大成字景尼,善丹青,其“指画墨龙尤精绝。”乾隆纯皇帝下江南时,“在行宫见公画,极称赏,收存而去,至今人宝重之”。乾隆遍阅古今名画,其欣赏水平当是一流,权大成之墨龙画作,能得如此评价,画技与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天启四年(1624 年),徐州大水,全城被淹,权谨牌坊倾颓于大水之中。清顺治初年,命地方官吏奉旨重建,将牌坊迁至统一北街(2004年因城市规划需要现已迁建户部山),且褒奖有加。清乾隆皇帝南巡江南,又御赐楹联:“孝以作忠,品重先朝荣宰辅;功而兼德,名垂后世耀门楣”。彭城权氏郡望又巍巍高起。 


载入《明史》《明通鉴》《大明志》的“孝义”典范人物,《彭城志》《徐州府志》等地方志更是对其不吝笔墨大书特书的权氏历史文化名人,明朝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权谨的生平功业、墓志铭以及明代内阁首辅五朝元老高谷所撰墓表参见号内相关文章或视频。权谨受两朝三帝嘉奖,名垂后世,光耀门楣,徐州当地妇孺皆知的大孝权谨的故事更是儒教文化中“家国同构”“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范本。


著名汉文化研究专家、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明奇教授对权谨以及权谨对丰富汉文化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汉文化奉行以孝立国,汉民族奉行祖先崇拜,权氏祖太爷谨大先生是汉文化最忠实的捍卫者、最诚实的践行者,权谨精神是汉文化研究永不枯竭的源泉。权氏祖太爷谨老先生德才兼备,标榜社会;忠孝两全,精神万岁。权谨参与编修并为之作序徐州现存第一部郡志《(明正统)彭城志》,正可谓:祖德遗芳,传承吉祥;彭城权氏,青史荣光”!


徐州及周边地区居住有近四万余众权谨后人,其中长房相对集中于贾汪区的张权楼村和萧县;二房相对集中于铜山区坡里村和开发区权台村(如今已迁至蟠桃花园(东)八期);三房相对集中于铜山区的磊庄村;四房相对集中于云龙区的上河头村


截至2022年9月23日,徐州大市(含五区五县)权姓计有18933人,其中男性10255人、女性8678人。徐州及周边地区的权姓族人近四万,绝大部分都属于权谨后人同一支脉,


主要居住点有:1、主城区原多住权谨牌坊附近,后汇集人口众多;2、利国磊庄(三房)约2000人;3、云龙区上河头(四房)约1500人;4、紫庄张权楼(东长房)、大彭权寨(西长房)各约1000人;5、利国坡里(二房)、大黄山权台(二房),萧县石林万庄(长房)各约700余人;6、邳州王楼(东长房)约600人、大吴桃园(西长房)约500人,萧县圣泉权楼(长房)、萧县孙圩权庄(长房)、江庄铙钹(二房)、宿州顺河权半楼各约400余人;7、濉溪孙疃权家庄、沛县五段权场、耿集瓦房、虞城张集各约300余人;8、紫庄寺山子、段庄、茅村岗头瓦房、利国邵家万庄、邳州红旗宿羊山各约200人;9、100余人的有利国岳庄、大庙大李庄、江庄独山、萧县白土老山口、大吴荒里、大黄山前王、青山泉、苏山头、大许等。


长房概况

(今人口中“西长房、东长房”的由来)


谨公长房传到十世临、份两公,由于居住两地人口众多,五修谱时,分出西长房临公(西宅,西权家楼)、东长房份公(东宅,东张权楼)。


西长房临公育十一世峻公(住西权楼)、恕公(住权家楼)、巖公(住杨家楼)三公。峻公育十二世景宸、奏宸、体宸、金宸、银宸五公,十三世叔伯兄弟11人;恕公育十二世拱宸、觐宸、勷宸、觀宸四公,十三世叔伯10人;巖公育十二世衛宸、向宸、逢宸、迪宸、惠宸五公,十三世叔伯兄弟11人。


东长房份公育十一世:安荆公(住张权楼)、安梁公(住南权楼)二公。安荆公育十二世:世清(张权楼)、毓清(南楼)、永清(常家楼)三公,十三世叔伯兄弟15人;安梁公育十二世大业(乾隆癸酉科武举人,原任江西南昌卫督粮官,后帮守府,迁萧县王家楼,后人定居萧县圣泉乡红柳树村)、大受(邳州王楼)、大武(铜山荒里)、大成(铜山泰山营)四公,十三世叔伯7兄弟。


谨公长房后世子孙,历经500余载沧桑风雨,披荆斩棘,顽强拼搏,繁衍生息。如今枝繁叶茂,人才济济,己传24辈(贞字辈)人口达数千人,分布在徐州市,淮北市,萧县,邳州市,铜山县,毫州,西安等地区。


主要居住地有:萧县圣泉乡东权楼村、权庄村、红柳树村,权老家村、孙圩子权庄村(400人)、石林乡万庄村(630人)、杨李庄、甘楼马井镇西权楼村皇藏峪、老山口、徐暨等村庄;铜山区毛庄马湖村、单集镇单集村、汉王镇韩楼村(银坑)、吴楼村(伍家楼)、三堡镇石桥村,大彭镇权寨村、杨楼村;泉山区十里铺村、大徐庄村;贾汪区大吴镇、桃园村、荒里村、耿集、张权楼村、黄里村;邳州王楼村、赵墩镇菜庄村、开发区、东湖区、城关、光明区、宿羊山乡石桥村、四户乡、八义集等村均有权姓长房人居住。(权谨后人,长房,萧县权继民整理)


权谨后人“四房”的由来


彭城权氏忠孝堂权谨后人自五世时分作三房。清·乾隆初年新入河滩一支,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四修谱时合谱,当地族人又称四房。徐州权氏河滩一支族人主要聚居地为云龙区上河头村,七修谱时统计约有1500余人。——参见:家史研究|徐州权氏河滩一支合谱纪事及族规祖训(附:彭城忠孝堂与白坡天水堂字辈对应)


家族故事|权孝公坊的前世今生

● 权姓必看|权氏研究大全之一:天水(略阳)权姓述略
● 权姓人口| 中国人姓氏大数据浅析(附:台湾省百家姓排名及分布)
【正本清源】中华权氏简史(第一辑)
● 从殷商武丁子姓到权氏
● 重磅@权姓人唐宋至今流传千年的秘密
● 【今日头条】发动世家大族以血脉带动文脉传承发展世家文化

家族故事|徐州现存与中华权氏历史名人有关的文化遗存
● 关于建设权谨忠孝文化博物馆/产业园的建议

本平台立足徐州,远望天水,放眼全国,坚持中国立场,致力于做团结并服务全球权氏的权氏自媒体,主要用于权氏相关文化研究,旨在讲好家族故事,传承优良家风,开展谱牒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您的关注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感谢读到最后,↘点个“赞”并点亮“在看”以建立深度阅读关系,便于您第一时间获悉权氏史料、资讯、故事以及相关研究文章。(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权氏世家文化研究会
主要用于开展权氏文化研究,讲好家族故事,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文化。本号立足徐州远望天水放眼全国,坚持中国立场致力于做团结并服务全球权氏的权氏自媒体;同时还是权谨文化研究会、徐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权氏委员会、彭城权氏忠孝堂权谨后人的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