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老故事
2016年8月19日《彭城晚报》系列报道
——户部山大院往事(十三)
文|李世明 庄云霞 图|李世明
提起权家牌坊,徐州老人都知道,它原来的位置是在徐州北门大街、即后来的统一街的中段。改革开放后,市政建设,拆除了统一街,为了保护权家牌坊这徐州唯一的皇家钦建的建筑,便在户部山上一个院落,开辟了权家祠堂的新址,并恢复了精致巍峨的权家牌坊。权家,以权谨为迁徐始祖,到现在,业已传到二十余世。
权谨,其家庭为人正直,孝顺传承。他的祖父权才卿,为人谦诚,孝敬父母,不受元朝官职。父亲权衡,博学多才。母故,正逢兵兴,无以与父合葬,遂葬家园东墙下,并推墙为标志。守丧期满遂游历四方,广其学识。元人奉檄派他做沂州知守,他以臣夷为愧而辞之。
权谨,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出生于徐州北的临沂,那是元末的战乱年代。三岁时,随父母由临沂的祖居枣林岗,迁居到徐州,在徐州的西北隅,即富国街、县署街一带。权谨之孙权继祖在《权氏族谱》的《学士孝子仲常公年表序》中说自兹“权姓始为彭城人”。此短短一语,意谓权姓迁入徐州,并定居徐州,以徐州为权姓的地望。所以八年后父亲权衡病故后,跟随兄长到祖陵东昌把先祖、祖太太的骸骨迁归徐州,请人卜兆,确定在徐州城北九里的赵团山的南坡,选定吉日安葬。如此,把权姓家族的林地也确定在徐州。
权谨承继孝顺家风,父故时,尽管权谨才11岁,他“哀毁几绝,礼如成人”(族谱年表序,下同),跟成年人一样按照葬礼跪拜叩首。此后听从母亲教诲,“悉遵慈训、事母益孝”。权谨41岁开始仕途做官,惩恶济贫民,祈雨救黎生,受百姓敬仰。到52岁时,《族谱》说他“入官十余年,就禄养亲,敬嫂抚孤,纯一至性”,“奉母精诚,一味之尝不敢先,一事之微必禀命”。
权谨55岁时,母亲因染疟疾病情沉重,权谨“躬侍汤药、稽顙吁天,求以身代”,精心照料,母病渐渐好了。人们皆说这是权谨的诚孝感动了天地。两年后,母亲再次患病,不久辞世。权谨三天不曾进一口水浆,昏厥数次。他按照家规家礼,在祖墓旁埋葬,搭建茅庐守墓三年,“负土成坟,手植松柏。朝夕哭奠,寝苫枕块,形容憔悴。”此际权谨已经是57岁的老人,他的孝行感动万物。传说,权谨守墓时,致使坟边有清泉涌出,野兔也来作伴。
孝子、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孝公坊,权谨以孝名著天下,妻子封为宜夫人,朝野仰而效之。权谨的生前身后,朝廷对权家多次褒奖,权谨成为《明史》中46为“孝义”典范之一,并撰有《权谨传》。中国自西周就提倡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学而》)。“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小者,“孝”体现为对父母的赡养顺从;大者;即延伸为忠君、爱国、忠于职守。权谨的年代处在明代的前期,提倡忠孝,对于家庭和顺,特别是对社会稳定国家巩固,不无道理。
明代永乐二十年(1422),权谨为母墓搭茅庐守护三年,孝感天地的孝行、孝德,徐州百姓目睹之、颂扬之。
永乐二十二年,以黄敬为首的父老乡亲“以孝行连名呈状”到徐州州衙,请求给予旌表。此际的徐州知州是杨秘,杨秘在徐州为官勤政清廉,架桥梁、修庙学,史籍称他“多惠政得民心”。任期满了,百姓上书挽留,朝廷允之,杨秘担任徐州知州前后有18年。
清代时被列入徐州“名宦祠”受后人供奉效法。杨秘接到百姓赞誉权谨的呈状,立即会同同僚“具实绩奏闻皇帝”。翌年,即被赐封为“孝子”,并被召进京城,拜为文华殿大学士辅导太子。这是他的孝行受到朝廷的第一次旌表,虽然此际权谨已经60岁,这是他莫大的荣耀,也是权氏家族的荣耀。
越两年,宣德二年,礼部有颁旨,“旌表孝子权谨孝行之门,名所居曰忠孝堂。特旨建坊,永蠲徭役。”
在古代得到朝廷的旌表特旨建立牌坊,是要经过一级一级的申报,建立牌坊也有多种规格与待遇,权谨的牌坊是皇帝“特旨”,并在当年落成,且永远免除徭役,确是高规格的,是光宗耀祖的事。所以《族谱年序表》里认为如此待遇“故以子爵褒之恩礼隆厚,可谓至矣”。从旌表个人到旌表家族门户,也可见朝廷对孝行的推崇。
以此计算,权家牌坊是在宣德二年,即1427年落成,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这是现在徐州古城里历史最久远的牌坊了。
权谨在1442年卒,终年77岁。为了家祭,权谨长子权伦上书申请建立权氏祠堂。1476年,权氏祠堂奉旨建成。朝廷并赐权氏祠堂,享有与徐州文庙里的“乡贤祠”同等的待遇,即“配飨黉宫”,即春秋祭祀日,徐州学子在州府教谕率领下在文庙黉宫祭拜至圣先师孔子、历代先贤之后,必须再去权谨牌坊、权氏祠堂祭拜孝子权谨,以进谒思贤,效法孝德。
明代的权谨牌坊,应是位于徐州西北隅,有大殿、门楼、厢房、石碑等。明末天启大水,权氏祠堂、权谨牌坊一并毁于洪水。
清代顺治三年(1646)奉旨重建,此次重建是迁移到北门大街,即统一街中段的路西,这条街,是从北方的驿道、西方的水路进入徐州的必经之路,又临近州府衙门,可谓是徐州城市的要衢,选址于此,是朝廷的恩赐,朝廷还赐给权谨牌坊“天朝元辅”、“忠孝名臣”、“中原文献”十二大字,并规定权家每辈可以敕封一人为“奉祀生”,即免于考试而具备秀才的资格,享有奉禄,由奉祀生主持权家祭祀。这些荣誉与待遇,再次奠定了权谨的忠孝名臣的地位和忠孝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
权谨牌坊,1987年 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因市政建设需要,牌坊拆除,移建户部山,与徐州文化高地、公署民居聚集的户部山相得益彰。2004年,权谨牌坊竣工。依然是清代建筑风貌,门头高悬“圣旨”牌匾,即“敕造”的标志。正堂的正中间是权谨夫妇的画像,两边的对联是乾隆帝到徐州时为权谨所题。画像上权谨身着的官服是明代的正五品服饰。画像的左侧是权谨父母的画像,右侧是权谨儿子权伦和妻子的画像。南屋是权家先祖的功臣名宦,北屋则是权氏家族的谱系。
新建的权谨牌坊既是权氏家族清明祭祀的地方,又是供徐州百姓、各地游客瞻仰、参观的地方,以此宣传忠孝圣贤、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宣德初建、顺治复建、户部山再建,这就是徐州权谨牌坊约400年的迁建史。
权谨忠孝两全,亲慈善行,才华出众,在徐州做了许多公益事情。他参与编撰徐州最早的地方志正统年间的《彭城志》,并作序,序曰:“吾州自昔为名郡,而历代之故实可以记载者多矣。惜自宋金之纷争、元季之兵燹,郡乘不存,皆湮没而无闻焉。”
这可能是我们看到的徐州人对徐州历史志乘最早的评论。宣德年间捐资修缮云龙山大佛寺,云龙山石佛前尚遗存一通龟驮碑记载此事,权谨孝行懿德广布彭城,权家后人主要分布在徐州周围地区,他们以权谨后人为荣,以“修心为人、校养全家、与友情义、遵纪守法”为祖风家训。
权谨牌坊迁建户部山后,近年来,权氏族人每年祭祀活动得到有序组织,权泰猛、权启营等人发起成立权谨后人联谊会,以“传承权谨家风、弘扬忠孝美德、积德行善、造福社会”为宗旨,自2014年起,年年清明时节在户部山举行祭奠活动。届时来自青海、山东聊城、安徽萧县宿州淮北、江苏利国磊庄贾汪权台、邳州宿羊山、徐州云龙泉山铜山大彭镇南杨庄等地的族人,纷沓而来。
联谊会还从2014年开始,决定评选表彰孝子孝媳,此举得到族人响应。权泰猛先生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评选孝子孝媳,是赋予清明祭先祖、传孝义、播美德活动的新意义、新风气,对于传承先祖美德、践行权氏族训,建设尊老和睦家风,促进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是我们权氏族人的义务。
三年来,联谊会已经表彰了30多名孝子孝媳,产生积极影响。孝子如尽职尽孝克己奉献的权学智,誉为“贾汪第一孝星”的权江,照顾高龄老母十余年的权启浩,两年多伺候脑溢血父亲康复的权勤衍,被评为徐州市“尊老爱幼模范”的权学伟,为行孝不惜生命健康的权启培,服侍父母不推诿的权太法,52岁日夜照顾80岁老父的权启柏,孝媳如无怨无悔照顾公婆的孝媳张秀英,丈夫去世替丈夫行孝的孝媳王有云,妯娌和睦孝敬婆婆的纵萍,对待公婆如同亲生父母的刘素芳,照顾公爷爷、婆奶奶、婆母几十年的吴秀英,嫁到权家就应尽孝的吴珊,当儿媳胜似闺女的宋晓白,守寡50年撑起困难家庭的杜庆云,夫妻相敬如宾贤妻良母的李月娥,耐心照顾公婆的耿胜涛、张桂芝等。
这些孝子居住徐州铜山利国等四周县区,孝媳则来自丰沛县、安徽萧县、河南卫辉等地,他们的言行不仅温暖了一个家庭,教育了自己的子孙,而且把权家美德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把“权谨牌坊”树立在更多的人们心坎上,对于当今社会功莫大焉。
新浪微博:@徐州民俗博物馆
腾讯微博:@xuzhouminsubowuguan
徐州的特色姓氏有杲、喻、权、裴、厉、郝、衡、仝、独、芈、嫣等。这些姓氏在其他地方并不常见,但在徐州却有着较大的分布和影响力。——江苏各市有哪些特色的姓氏?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有着近三千年家史的中华权氏源自商武丁是较为公认且合理的说法(参见:从殷商武丁子姓到权氏),史书有载受姓当阳(参见:源远流长| 权国、权县与权姓)、望出天水(参见:天水市与权氏渊源),是中古时期的陇右大族(参见:中古天水权氏家族的变迁)。中华权氏先祖自秦灭楚迁陇西、居天水(略阳),休养生息数百年后,权氏家族始兴于前秦重臣安丘公权翼,此后累世簪缨光耀史册。时至中唐,天水权氏一门更是达到极盛,人才不可胜数,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名门望族之一。
权姓虽然是一个(人口如今不足百万的)“芝麻”小姓(参见:权姓人口| 中国人姓氏大数据浅析),但是自汉晋以降权氏名臣,文武隽才辈出(参见:小众“大”姓:四库全书中的权氏贵族):自汉代权忠以左辅都尉开始涉入政坛,而后又有十四代的默默无闻,直到东晋权翼至唐末的四百余年间,权氏历代名人迭出,文臣武将,声振朝野。才子名仕比比皆是,为权氏后人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其中的一些名人(参见:正史记载的权氏名人录(清以前))至今仍有一些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作为研究的对象。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权氏涌现出一大批载入史册的文臣武将,在国史和家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华文明、文化、文艺传承复兴的各个历史关键节点,比如中华权氏共祖、南北朝顶级谋士权翼,中国史上最牛门阀关陇军事集团堪称中华第二帝国缔造者宇文泰的左膀右臂权景宣,中唐文坛盟主一代匠宗权德舆(唐德宗时九掌制诰、三知贡举),西夏一代名臣权鼎雄,宋朝抗金重臣“文武权公”权邦彦(宋高宗的“朋友圈”霸府僚属),明初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权谨(随明成祖征北“两给饷于沙漠、三督军于青社”,明仁宗时随太子监国南京,辅佐宣宗皇帝继承大统六个月后急流勇退)等均在大中华千年文脉传承中发挥了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修谱主修 作鼎公撰写的权氏《姓氏考》
【徐州权氏概况】
彭城权氏辈享恩宠,遵循先辈之教诲,尽忠尽孝,重文研武,以致权氏彭城郡望历经明清四五百年不倒。权谨后人虽不及权谨官至一品“超拜文华殿大学士、奉政大夫右参议、兼太子太傅赠太师孝谥子爵”,却也人才辈出:权谨之子权伦,字民彝,永乐年中山东乡试举人,但为孝顺父母,终养不仕,因“孝行” 也“得蒙旌表”,授散官八品阶,载入郡志;权伦之子权宗,字继祖,中进士, 蠡县训导,历任大城宁津教谕。权宗之后,自明至清,彭城权氏族人除一人袭封生员、教谕外,仅五品以上官员便有五十余人,八品以上官员二十余人,监生、贡生、生员更是不胜枚举,美名显达彭城。
例如仅长房一支就有权临字睿资,顺治年间“选州同知,诰封武翼大夫”;权恕字同人,乾隆年间“戊午,中科举武举,诰封武翼大夫”;权毓清字方岳,乾隆庚子年“中武举,诰封昭武大夫”;权大业字时修,乾隆“癸酉科武举,诰封武德骑尉”;著名画家权大成字景尼,善丹青,其“指画墨龙尤精绝。”乾隆纯皇帝下江南时,“在行宫见公画,极称赏,收存而去,至今人宝重之”。乾隆遍阅古今名画,其欣赏水平当是一流,权大成之墨龙画作,能得如此评价,画技与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天启四年(1624 年),徐州大水,全城被淹,权谨牌坊倾颓于大水之中。清顺治初年,命地方官吏奉旨重建,将牌坊迁至统一北街(2004年因城市规划需要现已迁建户部山),且褒奖有加。清乾隆皇帝南巡江南,又御赐楹联:“孝以作忠,品重先朝荣宰辅;功而兼德,名垂后世耀门楣”。彭城权氏郡望又巍巍高起。
载入《明史》《明通鉴》《大明志》的“孝义”典范人物,《彭城志》《徐州府志》等地方志更是对其不吝笔墨大书特书的权氏历史文化名人,明朝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权谨的生平功业、墓志铭以及明代内阁首辅五朝元老高谷所撰墓表参见号内相关文章或视频。权谨受两朝三帝嘉奖,名垂后世,光耀门楣,徐州当地妇孺皆知的大孝权谨的故事更是儒教文化中“家国同构”“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范本。
著名汉文化研究专家、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明奇教授对权谨以及权谨对丰富汉文化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汉文化奉行以孝立国,汉民族奉行祖先崇拜,权氏祖太爷谨大先生是汉文化最忠实的捍卫者、最诚实的践行者,权谨精神是汉文化研究永不枯竭的源泉。权氏祖太爷谨老先生德才兼备,标榜社会;忠孝两全,精神万岁。权谨参与编修并为之作序徐州现存第一部郡志《(明正统)彭城志》,正可谓:祖德遗芳,传承吉祥;彭城权氏,青史荣光”!
徐州及周边地区居住有近四万余众权谨后人,其中长房相对集中于贾汪区的张权楼村和萧县;二房相对集中于铜山区坡里村和开发区权台村(如今已迁至蟠桃花园(东)八期);三房相对集中于铜山区的磊庄村;四房相对集中于云龙区的上河头村。
截至2022年9月23日,徐州大市(含五区五县)权姓计有18933人,其中男性10255人、女性8678人。徐州及周边地区的权姓族人近四万,绝大部分都属于权谨后人同一支脉,
主要居住点有:1、主城区原多住权谨牌坊附近,后汇集人口众多;2、利国磊庄(三房)约2000人;3、云龙区上河头(四房)约1500人;4、紫庄张权楼(东长房)、大彭权寨(西长房)各约1000人;5、利国坡里(二房)、大黄山权台(二房),萧县石林万庄(长房)各约700余人;6、邳州王楼(东长房)约600人、大吴桃园(西长房)约500人,萧县圣泉权楼(长房)、萧县孙圩权庄(长房)、江庄铙钹(二房)、宿州顺河权半楼各约400余人;7、濉溪孙疃权家庄、沛县五段权场、耿集瓦房、虞城张集各约300余人;8、紫庄寺山子、段庄、茅村岗头瓦房、利国邵家万庄、邳州红旗宿羊山各约200人;9、100余人的有利国岳庄、大庙大李庄、江庄独山、萧县白土老山口、大吴荒里、大黄山前王、青山泉、苏山头、大许等。
长房概况
(今人口中“西长房、东长房”的由来)
谨公长房传到十世临、份两公,由于居住两地人口众多,五修谱时,分出西长房临公(西宅,西权家楼)、东长房份公(东宅,东张权楼)。
西长房临公育十一世峻公(住西权楼)、恕公(住权家楼)、巖公(住杨家楼)三公。峻公育十二世景宸、奏宸、体宸、金宸、银宸五公,十三世叔伯兄弟11人;恕公育十二世拱宸、觐宸、勷宸、觀宸四公,十三世叔伯10人;巖公育十二世衛宸、向宸、逢宸、迪宸、惠宸五公,十三世叔伯兄弟11人。
东长房份公育十一世:安荆公(住张权楼)、安梁公(住南权楼)二公。安荆公育十二世:世清(张权楼)、毓清(南楼)、永清(常家楼)三公,十三世叔伯兄弟15人;安梁公育十二世大业(乾隆癸酉科武举人,原任江西南昌卫督粮官,后帮守府,迁萧县王家楼,后人定居萧县圣泉乡红柳树村)、大受(邳州王楼)、大武(铜山荒里)、大成(铜山泰山营)四公,十三世叔伯7兄弟。
谨公长房后世子孙,历经500余载沧桑风雨,披荆斩棘,顽强拼搏,繁衍生息。如今枝繁叶茂,人才济济,己传24辈(贞字辈)人口达数千人,分布在徐州市,淮北市,萧县,邳州市,铜山县,毫州,西安等地区。
主要居住地有:萧县圣泉乡东权楼村、权庄村、红柳树村,权老家村、孙圩子权庄村(400人)、石林乡万庄村(630人)、杨李庄、甘楼马井镇西权楼村皇藏峪、老山口、徐暨等村庄;铜山区毛庄马湖村、单集镇单集村、汉王镇韩楼村(银坑)、吴楼村(伍家楼)、三堡镇石桥村,大彭镇权寨村、杨楼村;泉山区十里铺村、大徐庄村;贾汪区大吴镇、桃园村、荒里村、耿集、张权楼村、黄里村;邳州王楼村、赵墩镇菜庄村、开发区、东湖区、城关、光明区、宿羊山乡石桥村、四户乡、八义集等村均有权姓长房人居住。(权谨后人,长房,萧县权继民整理)
权谨后人“四房”的由来
彭城权氏忠孝堂权谨后人自五世时分作三房。清·乾隆初年新入河滩一支,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四修谱时合谱,当地族人又称四房。徐州权氏河滩一支族人主要聚居地为云龙区上河头村,七修谱时统计约有1500余人。——参见:家史研究|徐州权氏河滩一支合谱纪事及族规祖训(附:彭城忠孝堂与白坡天水堂字辈对应)
本平台立足徐州,远望天水,放眼全国,坚持中国立场,致力于做团结并服务全球权氏的权氏自媒体,主要用于权氏相关文化研究,旨在讲好家族故事,传承优良家风,开展谱牒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您的关注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感谢读到最后,↘点个“赞”并点亮“在看”,以建立深度阅读关系,便于您第一时间获悉权氏史料、资讯、故事以及相关研究文章。(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