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游丨成都之行(下)

文摘   2024-11-06 23:40   甘肃  






成都之行(下)

All the thoughts are starts,and

all the stars are you.






00

写在前面



人间有山,人间有海,跨越人世间的山海,我来见你了,成都。


我好像梦见过一个地方,在满是古屋的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风筝飘在街道上空,两边全是古香古色的木屋,摆摊的小贩、闲逛的公子小姐,充满热闹而又嘈杂的叫卖声,像是书里描述的古都一样。我置身于外,不属于那里。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标识告诉我这里是成都,可我知道,这里就是成都。


东郊记忆里的“成都”(修过图)


我醒来后,双眼发胀,像是大哭了一场。我总觉得自己此生非得去那个地方,可具体在哪里呢?成都,有这样的地方吗?


就那样犹犹豫豫、磕磕碰碰了好多年,2024年的国庆,终于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奔上了前往成都的旅行。



 一 熊猫基地


第三天的计划包括两站,熊猫基地和都江堰景区。


早起后,在楼下一家念当年老面馆里团购了老麻抄手和麻辣小面,要的是清汤的抄手和微辣的小面,上来后非常适合当做早餐去吃。小面劲道,微辣爽口,抄手汤味浓郁,皮薄馅厚,是手工做的,满满的香味。真的很推荐这家的面,满足了一个面食爱好者在成都的期待。


突发奇想:

熊猫先生,熊猫先生你怎么呢?

1001、1002、……口鼻无呼吸……


去往熊猫基地大概花了一个多小时,按照行程计划来说,其实已经落后了很多,因为去往都江堰的高铁票是买好的,所以只能挤压熊猫基地里的游玩时间。

因此,熊猫基地里,除了几个熊猫管景点和值得拍照的地方后,其余的几乎都是慢跑着逛完的。这是行程计划里疏忽的一点,后来者可参考避免一下。


熊猫基地里的广告牌


出来熊猫基地,就乘坐了景区公交到最近的地铁站,然后又乘坐地铁到犀浦高铁站,乘着高铁前往都江堰。


不得不说,这一趟高铁虽然是站票,但车里面环境舒适,空间宽阔,站着也挺舒服,偶尔也通过窗户看外面的风景,有点像陇南那边火车通过平坦地方的模样。


熊猫基地外


出来高铁站后,可可急匆匆去卫生间,再然后寻找享受午餐的地点。午餐里,我依旧吃的是面,可可则换成了冒菜,都是提前说了微辣,所以也正好爽口、美味,并没有那种爆辣的感觉。


前往都江堰的过程中,还经过了熊猫谷,那只巨大无比的熊猫仰卧在谷底,一只手拿着粉色的镜子在观赏自己,另一只手闲散的置于脑后,两条腿也摆成舒适的样子,真羡慕啊,这熊猫活成了别人最想要的模样


熊猫谷的熊猫


虽然排了挺久的队才进来,但都江堰景区其实并不大,可可说“喜欢有水的地方”。因为在我家那边,“水”其实很多,原来并没有这种感觉,不知是兰州住久了、还是听她说多了,居然也开始喜欢上了这一类的地方。



二 都江堰


都江堰,这个被写进历史书的著名建筑,就那样水灵灵的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比起它的名声,它的身体其实小巧的很多,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凸显了古人的智慧。


景区里最高的一栋楼,也是最佳的观景点,因为在半山腰,可以半鸟瞰整个都江堰景区。不过,只有一条索桥可以到达那边,排队的人长达几百米,也就果断放弃了这一景点。


都江堰


后面又去南桥和灌县古城,古城有点像我开头描述的模样,但也只是有点像,比起灌县古城,或许重庆的磁器口更像一些,这繁华的模样,也让我回忆着大理古城。同样是路过了古城里的酒吧,这一次却显得那么悄无声息。


都江堰的蓝眼泪最终没有看到——没抢到返程的高铁票,只能早早地去乘坐景区大巴,两个多小时的大巴,让我晕头转向。夜晚那么黑那么迷人,我却在车里晕的不知方向,像一只仓鼠一样萎靡地蜷缩着


都江堰景区


出来后,借助着汽车尾气先是对着排水渠干呕数声,然后去卫生间收拾了下,便去了距离高铁站最近的一家烤鸭冒菜店吃饭。



三 烤鸭冒菜


烤架冒菜,顾名思义就是烤鸭加冒菜,还是第一次尝试这种类型的菜品。在街道边的桌椅前坐好后,老板的小孙子端着一碟花生瓜子过来。大概三四岁的模样,走路的样子真让人心疼,真令人欢喜,怕他跌倒我还特意挪开了旁边的凳子。他走来时哈哈大笑的样子,真的治愈了我这一路旅途的疲惫。


熊猫基地天鹅湖打卡


在给手机充上电后,我接了两杯白开水,剥开一个花生放到嘴里,突然,一种腥味从舌尖上传来——生的?我有点诧异,对可可说了后,觉得可能是成都的特色,便又去尝瓜子,不出意外,也是生的。


借着更换手机充电的时间,要了一个罐装可乐,满足一下可可对于“成都小酒馆谈心”的念头。可乐配烤鸭冒菜,倒也特别的美味,尽管还有点轻微的头晕,可丝毫不影响这道新奇的菜侵占我的味蕾。

成都真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的必游之地,这一趟旅行,在食物上没踩一个雷。


烤鸭冒菜


出来后,已经开始下雨,这样一来,计划的两个夜景都没有看到,不过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旅行嘛,是为了快乐而去计划,总不能颠倒了吧。



四 东郊记忆


第四天。


因为下午两点半要赶回去高铁的原因,第四天的行程相对于第三天而言松散了很多,只有一站——东郊记忆。


起床后还是照例去了念当年老面馆吃了老麻抄手和麻辣小面,依旧是清汤和微辣。吃完早餐后就乘坐地铁前往东郊记忆那块,期间惊喜地发现,我们离开乘坐的成都东站就在附近,真好!


东郊记忆相对于春熙路来说,人显然少了很多,进去后也明白这个名字所含的韵味——记忆。绿皮火车里,充满故事感的咖啡厅,还有它们连接处那一团锦簇的绿植与花朵,记忆在这一刻仿佛如花香一般,从脑海里逐渐散开。


东郊记忆打卡


再往前走,是高大的红砖构成的墙壁,两侧的墙壁上有许多的手印刻在上面,很喜欢这个设计,我和可可把各自的手放上去重合在一对印记上——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相对于东郊记忆里冗杂的设计,我显然还是喜欢绿皮火车咖啡厅和砖墙手印,不过,接下来的景点倒也不会让人失望,只不过因为和可可的一点矛盾,导致接下来我只是在专注的拍照,并未去用心欣赏。


绿皮火车咖啡厅


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印有海绵宝宝动漫的彩绘、盗墓笔记的墙壁等这些,突然想到从进入成都开始,就看到了许多好看的COSER,成都对于二次元爱好者真的很友好。



五鸡公煲和返程


午餐时刻,我和可可已经化干戈为饭量,在一条步行街外面的鸡公煲上干饭。一份鸡公煲,把记忆带回到了很遥远的地方,印象里,我上次吃鸡公煲好想还是在大一时榆中校区的后市里,还记得那句诗:


“西楼月下青烟逐上夜色微凉

红亭彼岸花海万千烟雨彷徨”


大学,真好啊。隔壁桌鸡公煲的香味打断了我的回忆,我从米饭桶里接了两碗米饭——一整碗的和一个半碗的,放在桌上,老板说可乐、柠檬水等也是免费的 于是又接了两杯可乐和一杯开水。


东郊记忆展图


鸡公煲上桌后,我两开始了闷头干饭,鸡肉很烂,但不缺嚼劲,洋葱、土豆、花菜微辣,正好搭配可口的米饭。幸好成都的米饭可以免费加,要不然我两真差点没吃饱。


吃完饭可可又去专有商品店里买了熊猫玩偶,接着就踏上回程。匆匆进入高铁站,我从站内超市里买了个墨绿色板凳(抢到的是无座高铁),挺贵,25块钱,成了这一趟旅行唯一的超预算花费。


不过上了车后 才觉得这二十五块钱花的一点都不亏,七个多小时的站票,没个凳子还真坚持不下来。


东郊记忆游戏展品


火车上,依旧刷着莫言的《生死疲劳》(后续会写这两本书的读后感。)莫老幽默生动的文字,倒也让这一趟旅行即使在车上也不乏味。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生在当代,真是幸运。


这一趟高铁终点在兰州站,下车后径直前往喜欢的那家牛肉面店,不过十分钟,便到了站。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加蛋,为这趟来之不易的旅行画了个完美的句号。


莫老有句话我很喜欢,用到这里就是——四天时间,可能一句话就可以说完,也可能一本书都说不完。


仅以此文,纪念成都之行。




写在后面


成都之行:始于2024年10月3日,终于2024年10月6日。(分成两篇推送)


在短短的几天里,其实也逛了挺多的景点,但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只有几个景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想通过文字记录下这次来之不易的旅行。


就像我曾经与云生兄说的那样“你喜欢一个城市的时候,它也可能在喜欢你,而这种喜欢,是可以感受到的。具体的感觉就是,你在那里做事,无论吃饭还是出行,都会特别顺”


我大概是喜欢成都,但成都于我,算不得喜欢也算不得讨厌。


在这里,提到下另外一次的旅行,即:青、木子和D君(我)的——重庆之旅。当时也写了文字去记录,只是没去推送,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这篇三年前的文章推送出来。


重庆之行:始于2021年5月1日,终于2021年5月5日。(将分成三篇推送)





end





往期精选




【点击图片 查看文章】





旅行回忆丨成都之行(上)



幻想与联想丨怖爱(二)魂去兮 下



彩云之南(六)——洱海所感







创作不易,纯属手敲三千字,如果觉得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关注呗。


加油加油,脚下有路,未来可期。











千纸鹤的山
以无数个不一样的名字,把自己的经历写到故事里。悲伤的或是喜悦的,铭记的或是遗忘的,都是大海中的一片浪,群峰中的一座山。像一只千纸鹤一样,在这些不会重复的故事里,一直往前飞,寻找着自己的浪漫,寻找着自己的山。主题:规培生活,医学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