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重庆之旅(中)
一 解放碑
到站后,走了差不多五分钟,就看到了重庆闻名全国的解放碑。解放碑不如期待中雄伟,但拍照的人真的多。我们拿出了兰大学生证,以解放碑为背景打了卡。步行街也是人流拥挤,在这如海水般拥挤的人潮中,不乏颜值爆表的存在。置身其中,走走停停,原来旅行不只是去看风景,也是去看人。
魁星楼是很远地方就可以看到的景点,在高楼大厦中这种古代的楼阁散发着异样的魅力。古楼和魁星楼就隔了一道玻璃桥,但作为一座山城,永远都不知道哪里是一楼。过了玻璃桥,便是古楼的顶楼,往下看是得有二三百米高。
木子本人
古楼上可以看到嘉陵江,是蓝色的,天空一样的蓝。我们背靠着围栏,青用自拍杆把手机举到斜上的角度,当背景是澜沧江时,按下了快门。木子的偶像是周冬雨,她拍《少年的你》时选景点就在古楼。
站在古楼上,他笑得很开心,这场他用心策划了很久的旅行,应该在回应《少年的你》时就播下的梦。而我心中的梦,不知道何时才能得到回应呢?
从魁星楼下来后,我们去了一家美食广场吃早餐。时间已经靠近中午,好多店门已经收了早餐器具,着手准备午饭。穿行在诺大的美食广场,竟然有点不知道该去吃什么,最后还是在一个大叔和阿姨的店里,点了重庆小面,特意跟阿姨说,微辣,加面。
魁星楼前的青
和北方不同,南方主食米,所以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加了面就跟没加一样,简直就是翻版的加价不加面。辣椒是真的多,即使是微辣,也碗在里铺了一层红油,但味道很不错,比我在兰州吃到的要更有“重庆”的感觉。
从广场出来后,太阳已经完全释放了它的力量,天空耀眼而炽热,路上的行人打起了伞,羡煞了没带伞的我。
二 美术馆
下一个站是美术馆,还是要经过解放碑那一段,步行着走去,美景更胜从前,我们“步履蹒跚”。美术馆本来是排在后面的,奈何本人的肚子因为食辣而不得好,故寻厕所至此。
美术馆
美术馆一楼里陈列着徐固令先生的《面目全非》系列,简介上说,老先生的艺术源于脸谱,却又超越脸谱,看似画脸,实则画它。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画,却深的我心,并不能完全理解画的艺术,但线条与线条的交汇,颜色与颜色的融合,却在脑海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我喜欢它的原因大概是:人为了某些事可以违背本心,就像戴了面具,面对着别人如此,面对自己也是,而我,似乎也是带着面具活着的人。
“面目全非”
按照木子的计划,下一站是钟书阁。去钟书阁要乘坐轻轨,就在轻轨上,经历了李子坝轻轨穿楼的壮观场面,从接近李子坝的时候开始,轻轨下的人都举着手机拍照。突然想起了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三 钟书阁
我觉得用轻轨这个词来形容重庆的地铁特别好,因为重庆的地铁,可能一站地下,一站天上。
到钟书阁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按照百度地图的指示,我们在一座大楼下失去了方向,木子当场调侃“百度地图让我们去找高德,高德说请求腾讯的帮助”,我讪讪而笑,哪个也帮不了我这个路痴。
钟书阁
怀着探险的心,进入那栋大楼后,我们在一个座椅上休息了半会儿。座椅是四边形围着一树桃花构成的,木子和青坐在一边,对边是一个略有文艺气息的漂亮女生。我看背景的桃花和边上的美人意境十足,就让青和木子摆好姿势,在桃花前留下美照。( 重庆之旅(上))
钟书阁是在三楼,在一楼的时候便听见哪里鼎沸的人声。靠近时,被玻璃墙的设计所打动,墙是透明的,上面是白色的字迹写着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里的诗句,有《诗经》的“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也有《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 ”,一句句诗词,跃动入眼中,在玻璃墙上散发着文学与艺术的气息。
重庆熙街
在钟书阁里面,首先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不同种类的书,拍照的人,看书的人,走来走去的人。和这书架上的井然有序的书不一样的是,形色各异的人杂乱无章、拥挤不堪,不过还是有一点一致的地方,都在尽力保持安静,可显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钟书阁里面,天花板也是玻璃做的,倒映着这一层楼里的书与人。相比于美术馆,这里的人更多,而且更擅长于打造成一个同时融合了艺术、文学与时尚气息的景点。
按照木子的计划,是要在这里看一个小时的书然后再去喝杯咖啡的(3年后的我,再次震惊于木子严密的行程安排)。但对那里充满了好奇的我们,一直未停下探索的步伐。
在心理学专栏中,我看到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和安德鲁.所罗门的《正午之魔》,两本买来的及看的书,放进了“待看”的便签。
木子和我
钟书阁上楼的楼梯分成两次两个的拐角,在拐角相接处也摆放着书架。这里摆拍的人很多,想要避免出镜是不可能的,同样的,想要在这里拍照留念就只能把其他人也纳入其中。二楼安静了很多,图书也更小众,有关于园艺的,摄影的,也有关于葡萄酒酿造的。
有些书架是在一个小龛室里面,坠一盏暖黄色的灯,恬静而又优雅。在出口的地方,有个餐饮服务处,靠近玻璃墙的一边摆上桌椅,读书的人会在哪里买一杯咖啡,享受美好的时光。
出门时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填练习册,铅笔和橡皮都在桌上,练习册是三年级的,他全神贯注的计算着题目,心无旁骛,似周围无一物。出门时再看了一眼,我竟有点羡慕他了。
三 动物园
离开钟书阁后,乘坐着轻轨去了动物园。外面排队时天很热了,等拿到票进入园里后,草丛树木间,逐渐凉快了起来。
第一个看到的动物,就是憨态可掬的熊猫,无论何时看到,无论那个区域看到,他们都是在吃。真怕竹子被他们吃完后,跑出动物园,去啃老乡的羊(哈哈,网上一个看到的视频里的梗)。
动物园里卖力吃竹子的熊猫
第二个看到的动物是河马,看到它时,就想起了青与A君的互相调侃。A君被称为野驴,青被叫做河马。我和木子笑着说,青,你看你的兄弟。
后面还看到了大型的食肉动物,比如狼啊、老虎啊这些,但因为太热,它们都只窝在里面不肯露面,木子说“狼哥,快出来,我们把青喂给你”狼哥还是不给面子,就在那儿伸着舌头,摇着尾巴,妥妥的一只哈士奇。
河马
另外还有些稀有的猛禽,鳄鱼,大象,长颈鹿,斑马等,濒危植物也都看到了,虽然和想象的有点不一样,但好歹见了一场。动物园里转多了,也开始热了起来,带的饮料喝完了,里面卖的又太贵,三人既累又热又渴,甚至还有点饿。
但源于我和青对于蟒蛇的执念,最终坚持着去了“蛇窟”。想起了冯至的诗《蛇》,想到《白蛇缘起》,对即将要看到的神秘生物心中很是期待,不断浮现着各种各样的神话与幻想。直到真的看见了那么多的蛇,就想着晚上真的不会做噩梦吗?
尽管心里略带恐惧,但还是看完了每一个玻璃框框里的每一条五彩斑斓的蛇。有些爬在岩石上,和岩石融合在了一起;有些缠绕在石洞的石木上,感觉没有生息;有些栏子里放了鸟,大蛇也没有动静。终于,在饥热渴交迫中,离开了动物园。
青与我
出来后,我们三在一家小店里买了凉茶,在矮矮的阶梯上瘫了下去,木子还是很有活力的,跑着去还了租的充电宝。在等他的时间里,我和青调侃着“出门应该带伞”“一天的钱全花在饮料上了”。等木子回来后,准备去今天的最后一站——洪崖洞。
写在后面
成都之行:始于2024年10月3日,终于2024年10月6日。(分成两篇推送)
在短短的几天里,其实也逛了挺多的景点,但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只有几个景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想通过文字记录下这次来之不易的旅行。
就像我曾经与云生兄说的那样“你喜欢一个城市的时候,它也可能在喜欢你,而这种喜欢,是可以感受到的。具体的感觉就是,你在那里做事,无论吃饭还是出行,都会特别顺”。
我大概是喜欢成都,但成都于我,算不得喜欢也算不得讨厌。
重庆之行:始于2021年5月1日,终于2021年5月5日。(将分成三篇推送)
后来在QQ相册里,如此备注重庆旅行:
筒子楼前登高望远,魁星楼里展望重庆一片,解放碑前高楼大厦,美术馆“面目全非”,钟书阁倩影与书海,动物园里万灵共舞,红崖洞景区未敢相逢,九宫格辣到怀疑人生。
宋庆龄旧居陈列馆,投影再现弹琴倩影。
李子坝轨道空中相遇,时光社区流水反逝,川美艺术气息扑面,重大校门遥遥一望,磁器口盛景如人间,人山人海烟火气一片。
end
众生皆苦,苦中作乐者,皆很有趣。
【点击图片 查看文章】
创作不易,纯属手敲三千字,如果觉得写得不错的话,不妨点个关注呗。
加油加油,平安喜乐,长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