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旅(下)

文摘   2024-12-22 22:59   甘肃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重庆之旅(下)  




一  九宫格火锅


从轻轨下来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在太阳底下爬行了四十多分钟。秉持着在嘉陵江边吃九宫格的“遗志”,我们在景区的负一楼找到了个九宫格火锅店。


在我们的想法中,九宫格应该是九种口味,从淡到浓,三鲜到麻辣俱全。当漂亮的服务员小姐姐问我们是要微辣还是要中辣的时候,才明白可能不是想象中的样子,但在那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九宫格火锅加滤镜款


锅底是先上来的,看到锅里数不清的辣椒和不知有几层的红油,我的消化道在颤抖。


果不其然,等第一波牛肉吃完,我们已下定决心捞出锅里的辣椒了。把辣椒从九个格子集中到一个,但满头冒汗的我们,丝毫没注意到一个问题——此九格,格格相通(啊啊啊啊!)


微辣?


等第二波菜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用老办法应对这场面,找了个碗装满清水,把从锅里出来的菜再涮一遍(后来在阿贵那边吃火锅的时候,多次使用)。


到后面时,即使吃着清水刷过的菜,我也已经辣的话都说不了了,再看看木子和青,一个红着脸冒着汗,盯着菜一言不发,另一个一直在嚷嚷,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二  小青虫?


于是,在三人的一致同意下,我们熄火休战,并且从锅里捞出了两碗辣椒。因为太辣,喝啤酒时都如喝开水般难以下咽,不得已,我生吃了两瓣白菜,好家伙,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竟在其中吃出了似菜青虫的生物。


此青虫不一般,长约三毫米,宽约一毫米,不知生死,一动不动,气氛之下,我竟无语凝噎。叫来了服务员,谁知他们比我等更理直气壮,不但一把磨毁了证据,更是一幅财大气粗的样子,三人当场气的不行。


磁器口里的招牌


于是,我怒气出门,打了刚到重庆时文旅委给我短信里发的电话,木子打了消协的,青找到了火锅店所在地的工商局电话,拨打一番后,还是未得到满意的处理,于是又气又没有办法,最后交了钱,自嘲着离开了店。


出来后,看到景区里人山人海,警察维持着秩序,洪崖洞只出不进,更是没有半分心情去看夜景,得了,班师回朝吧。


(后话:我们当时打的电话在回到学校后有了消息,经过几次协商,终于实现了这次相隔千里的维权。最后火锅店总负责人向我们打电话道歉并且赔偿了损失,也算了却了重庆之旅的唯一遗憾。在此提醒各位,遇到事情要维权,不要太委屈自己。)


时光社区里的老牌子


回到旅店后不久,外面便下起了大雨,从十二楼的窗外望去,雨之重庆,别有一番风景。那晚我们睡得很迟,吃着瓜子花生聊着天,到最后玩起了“七王五二三”,直到凌晨四点多,我们还在玩牌。


不知道是几点睡的,但头一靠近枕头,便没了意识,不会做梦,这是我在那里一个神奇而又舒适的点。



三  时光社区


第二天起床时已经十点多了,昨晚的雨不知道是几点停的,如今从窗外看不到一丝痕迹。在楼下的店里吃了担担面,依旧很辣,吃到一半吃不下去了,出门的时候买了些摊饼。


在去解放碑坐轻轨的路上,看到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看到了一代名人的旧居与历史资料,联想到现在,心中难免一番感概,历史风云变幻,岁月不留尘埃里面的全息投影还原了宋女士弹钢琴的身影,从门口看去,竟有种时空穿插的错觉。



从陈列馆出来后,我们和青便分开来了,我和木子打算去时光社区,青要去找一个小姐姐(三年后得我,对青依旧佩服不已)。


时光社区属于重庆的郊区,一个属于老人的童年的社区。社区里的墙是用颜料刷过的,白色,粉色,黄色,看起来像一座童话的小城。


那里节奏很慢,没有太多的汽车,也没有匆忙变化的红绿灯,阶梯上有些青苔,墙上挂着一辆旧自行车,像一个老人在讲故事,底下的孩童全都认真听着。



小卖铺的冰淇淋很便宜,我和木子各买了一只,吃了一口,感觉甜到了心底深处。社区也很小,从头走到尾,不到半个小时,但从时光的这头走到那头,却要一辈子。



四  川美与重大


从时光社区出来后,去看重庆大学与川美。两座学校在比时光社区还远的地方,是那列轻轨的最后一站。下了轻轨还是走了很久,到达一片涂满艺术画的围墙时,川美到了。


隔着围栏看川美,校内校外都像一片风景,里面一个楼前摆着一个雕塑的龙,雄伟壮阔,外面也有一个很著名的国外雕塑,可惜忘了名字。


川美的艺术品


在熙街哪里转了很久,到离开时木子还在一个推广下载APP、免费领玩具的地方待了半天,最后拿到了一个小白狗绒仔。看起来有点得瑟有点开心,他永远都是那样,为了喜欢的事拼尽全力,拥有时笑得像个孩子。


重庆大学的校门跟兰大有点像,它的一侧写着校训,保安在另一侧校门底下检查着进进出出的人(那时疫情还未结束)。木子拿出学生证,对着校门拍了照。如果能进去转转,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



五  磁器口古镇


最后一站是磁器口,磁器口和洪崖洞都是佳丽同学(W)推荐过的,两个充满了烟火气的地方。洪崖洞是人山人海,磁器口亦如此。进入磁器口需要预约,排队了很久才进入古镇,但那里的风景,也不负等待。


磁器口古镇


古风的雨伞像是飘在那条街道的天空,抬起头仿佛出手可及。繁华,热闹,古典的建筑与服饰,让我们有种置身于宋代市集的感觉。


苗二小姐的茶馆如名字般随和,记忆的磁器口古声古色,穿过一条街到另一条街,不知蓦然回首时,是否有伊人在灯火阑珊处等待。重庆特色老字号,火锅料的辣与香扑面而来,走进看时,有人在熬汤,有人在捣碎辣椒。


古镇的天空


文创的小店里,有各种各样的脸谱面具,也有各种流行的饰品,稻草编的小兔子排着队,古朴的串珠上刻满了百家姓氏。我在其中买个一个红、白、黑相间的狐狸面具,虽然戴上了真实面具,但心里的虚无面具还是摘不下,好在,真实的面具与虚无的面具都只是遮住了半张脸


再往前走时,看到了一家汉服店,摆在外面的展品特别好看,男款俊美文雅,颇有中国山水画气息,女款高贵如大家闺秀,粉墨淡妆,格外典雅。


苗二小姐的茶馆


继续往前,走过一家小店时看到了留言墙,五颜六色的便签,全部挂在一面墙上,里面的文字不多,但留下的记忆却是数不清的,那是每一个路过、来过重庆的人,在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留下的记忆。重庆记得他们,他们也并未忘记重庆。


在拐角处又看到一个重庆特色划拳口令:


“嘞是雾都。

一号桥上路,两路口人多;

三峡风光美,四季要发财;

武汉战疫情,牛的不得了;

七星岗闹鬼,八一路选美;

九宫庙偷嘴,石桥铺摸腿。”


在离开磁器口的时候,木子看到一个画快速素描的小姐姐,找到一个好的视角拍了照,那是我们在磁器口的最后一张照片,画素描小姐姐在画别人,她的背景成了我们的风景——明月装饰了我的窗,我装饰了别人的梦。


磁器口绘画的小姐姐


从磁器口出来后,往轻轨那边走,在一家忘了名字小楼面前,我看到了一个coser扮演着瑶妹的遇见神鹿,当时特别想去找她拍照,可惜太怂了,只能在远处看看她,不过巧合的是,在等轻轨的队伍里,又见到了另外一个扮演遇见神鹿的coser,不过我依旧很怂,远观且不断回头



六  回家啦


回到旅店,青已等了许久,见面便询问他今天的经历,想知道如何面见了网友,青讪讪一笑,没说什么。在旅店休息了片刻,就去楼下一个炒菜店吃饭。那是一家小店,在轻轨的一个出口拐弯处。吃饭的人不多,我们也乐的清闲。


坐下时才发现靠门处有两个国外的哥们,在哪儿吃着炒菜喝着啤酒,估计因为菜太辣了,就放下筷子在桌前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我们点了四个菜一个汤——没说少辣。不出意外,因为吃的太辣,中途又去找厕所,更不出意外,和原来一样差点迷路,等回来时,青和木子已经吃饱,剩下的菜就只有都交给了我。



第二天就出发了,无限的旅行,无限的车程里,不变的是风景和人。微凉的风,还是在窗外,微笑的情侣,却就在眼前,没带零食无所谓,狗粮不会断。


到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 从火车站骑单车到兰大,这是我们旅行最后的浪漫。夜晚的医校,温暖而宁静,兰大,我们回来了。和我们当初走的时候一样,我们回来了。



旅行,现在回忆起来就像是在讲故事,有些想不清楚,有些迷迷糊糊,聚集到一起,却也凑了齐这个梦。谢谢木子,谢谢青,谢谢这场旅行上所有的人,让我见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场风景如一支五彩斑斓的画笔,将在我单薄的人生经历里,留下一抹绚丽的色彩。




部分图片路人出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在后面



成都之行:始于2024年10月3日,终于2024年10月6日。(分成两篇推送)


在短短的几天里,其实也逛了挺多的景点,但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只有几个景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想通过文字记录下这次来之不易的旅行。


就像我曾经与云生兄说的那样“你喜欢一个城市的时候,它也可能在喜欢你,而这种喜欢,是可以感受到的。具体的感觉就是,你在那里做事,无论吃饭还是出行,都会特别顺”


我大概是喜欢成都,但成都于我,算不得喜欢也算不得讨厌。


重庆之行:始于2021年5月1日,终于2021年5月5日。(将分成三篇推送)


后来在QQ相册里,如此备注重庆旅行:


筒子楼前登高望远,魁星楼里展望重庆一片,解放碑前高楼大厦,美术馆“面目全非”,钟书阁倩影与书海,动物园里万灵共舞,红崖洞景区未敢相逢,九宫格辣到怀疑人生。


宋庆龄旧居陈列馆,投影再现弹琴倩影。


李子坝轨道空中相遇,时光社区流水反逝,川美艺术气息扑面,重大校门遥遥一望,磁器口盛景如人间,人山人海烟火气一片。




end

众生皆苦,苦中作乐者,皆很有趣。






往期精选




【点击图片 查看文章】





旅行回忆——成都之行(上)



旅行回忆丨重庆之旅(上)



彩云之南(六)——洱海所感






创作不易,纯属手敲三千字,如果觉得写得不错的话,不妨点个关注、点个赞呗。


加油加油,平安喜乐,健康幸福。













千纸鹤的山
以无数个不一样的名字,把自己的经历写到故事里。悲伤的或是喜悦的,铭记的或是遗忘的,都是大海中的一片浪,群峰中的一座山。像一只千纸鹤一样,在这些不会重复的故事里,一直往前飞,寻找着自己的浪漫,寻找着自己的山。主题:规培生活,医学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