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的
——“穷酸气”?
最近有朋友去体验了下相亲,回来后一番感慨道不清,听他说了很多的体会与感悟,我在一旁,默默不得言,心中酸楚,难以道出。
相亲,往好了说,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渠道,给那些有相互需要的人创造了遇见和了解的机会。通过这种机会遇见的人,往往更容易有期待的未来。
往坏了说,那是一场门当户对的较量,你的家境、学历、工作、长相、人品、甚至遗传等诸多因素都成了一张张较量的底牌,拼到最后,谁剩的多,谁便有了更多的权利去拥有或抛弃这段感情。
礼县一角
相亲相对于读书时的自由恋爱,的确残酷了不少,可当我们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时,一场无形的局早已展开。我们在网中挣扎,难以逃脱。
其他的不便去说,总有一天,会有所体会。
诸多感悟之中,唯独那句“读书人穷酸气”让我难以释怀。
何谓读书人穷酸气?简单地说,就说读书人既有一番傲气又无富裕的钱财,便就成了穷酸气。
是啊,你十年寒窗走出大山,你一身光环出类拔萃,你腹有诗书文质彬彬,可你只是别人眼里的“穷酸书生”?
我很不想承认这句话是在说我,可我,甚至我这类的人身上的确有一种穷酸气。
菜市场里几块的西红柿想要讨价还价,旅行路上六十的一张门票划来划去,明明喜欢那件漂亮的衣服,却要斟酌再三值不值得,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去买,发现那衣服又涨了几块,只能无奈的对自己说,再等等吧,下一波的降价总会来的。
这样的想法和习惯与从小的家庭环境不无干系。
记得小时候,父母给了我一块钱让我去买一只白炽灯灯泡。那时,因为家里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总是去医院看病,家里没有什么积蓄,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生活逼的不行的才抠出来的。一块钱,在当下轻而易举,在那时却格外贵重。
大雪封山的场景
从中午吃完午饭后,从母亲手里接过那一块轻如鸿毛却又贵如泰山的一块钱,走在上学的路上怕丢在路上,坐在学校的教室里怕丢在教室里,好不容易等到放学,才从店铺里做了等价交换。换来一颗白炽灯泡加上外裹的一张略显粗糙牛皮纸。
白炽灯泡的确像个泡泡一样,清澈透明的玻璃格外脆弱,一不小心就可能摔碎在我手里。一路上,总是担惊受怕,尽管放在书包里最安全的地方上,可还是怕它意外碎掉。
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终于把它带回了家。依稀记得,那晚回家时,夕阳照在被晒得发黄的木头门槛上,温暖而又熟悉。我从书包里拿出了钥匙,为了防止灯泡从书包里滑出摔碎,我一只手捏着灯泡一只手捏着钥匙开锁。
可不止怎的(记忆实在是模糊了)那只灯泡就是碎了,碎在我紧张而又无助的脸前,碎在晒得发旧发黄的门槛前,碎在即将到达的家前。
顿时,我感到懵逼、无助、愤怒、恐惧、委屈、哭泣,我不理解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刻它碎掉,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我这么笨这么蠢?那一瞬间,我的天好像塌了,那样地毫无征兆,那样地彻彻底底,那样地绝望无助。
后来,我情绪缓解,扫完了所有的玻璃碎片扔进了炕里,又干了很多的家务活,想着如此可能减轻我的罪责。父母回来后,对我殷勤的事迹感到惊讶与疑惑,问了缘由,以为我是拿那块钱买了零食,要是灯泡碎了,哪能一点碎片都留不下?
家乡雪景
我听完后如释重负,那种死到临头的感觉转为柳暗花明,不是因为父母的疑惑,而是他们并没有太责备。我也不去争辩,灯泡是碎掉了,而不是拿买灯泡的钱去买了零食。
那些碎片你们的确看不到,却在我的心里持续存在且锋利无比,一堆又一堆,大小各异、形状不同的碎片啊,那样一直存在着。
后来读到了《天道》里的一句诗: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后来我逐渐理解,这诗还有另一个意思,后山的人偶尔做了一次前堂的客,即使山不在眼前,却还是在心里。他终期一生都在努力,又有谁知,山的那边还是山,山山相连。
读完大学的我们,以为走出了大山,到了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回去,不就正是一次前堂做客吗?
兰州五泉山上
回到最初的话题,常常等衣服打折再去购买,花时间弄团购吃饭,与朋友一起调侃“该省省该花花,骑着单车逛酒吧”。话也没错,花同样的价钱获得更多的快乐,那不很值得吗?
可我们啊,无意之中,也透露着穷酸气。算尽囊中碎银几两,多少化作烟花一场,恰逢这年少轻狂,点透了谁的面具,破碎了一地的虚妄。
朋友的女性朋友说,为什么男生总是看起来扣扣搜搜的,一场旅行要计划来计划去,一次聚餐也会考虑哪家便宜哪家团购划算。
朋友一番苦笑,默默不得语,良久后吐一句,不知。
后来朋友与我等一起吐槽“我要是个女生,我也可以花钱比她们更嗨”。
与朋友在黄河边
男生和女生的差异,除了生理上的不同,社会也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婚庆嫁娶、职业分工等,背后都是不一样的责任。
于是,穷书生似乎单指了男生。是吗?不是,却又好像是。
如果我无需成家立业,无需抚养父母,无需购房买车,是不是三千块的工资,就会任我逍遥呢?并不是。
尽管有句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可仓鼠的生物本质就喜欢囤积粮食,井底的青蛙难以看到更高远江湖。
我也是,即使不用顾及那些,我依旧会省吃俭用、精打细算,那是为了面对未知的不稳定的未来而积攒一份可掌握的安全感。
不过,与曾经的自己相比,是有一点改变的。那就是,如今的我已经有能力,不用再去为一杯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了。
如今的我,早已不会为那个摔碎的灯泡而悲伤、恐惧与无助。尽管依旧是别人眼里的穷酸书生,但我已经有了原谅自己的勇气。
大三时很喜欢那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于是写了很多对于“我在寻找我的山”的理解,同时,也逐渐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那座山。
规培宿舍随拍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明白,那么努力那么坚强,不是为了摆脱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穷酸气”,而只是想以后,我以及我爱的人,不用去为了一杯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山高路远,这一生很长。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座山,即使带着一点“穷酸气”,也可以过得快乐舒坦,平和自然。
某学长系列(三)——《某学长与爱》
聊斋之怖爱(二)——《倩魂》
天堂游记(一)——《车祸》
创作不易,纯属手敲两千字,如果觉得有用的话,不妨点个关注点个赞呗。
加油加油,平安喜乐,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