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新疆实施“南粮北调”计划,通过水路缓解饥荒。阿克苏组建船队,历经40多天,700多公里航程,首次将100多吨小麦从阿克苏经塔里木河运至尉犁县,开创塔里木河航运历史。同期,蒋玉和等支边青年参与塔里木河航道勘察。1960年10月,13艘木船载120多吨小麦踏上使命之旅,穿越绿洲、戈壁、胡杨林,月底望达尉犁县。船员们克服自然艰险与饥饿,坚守纪律不动船上粮食。塔里木河,英雄胡杨之地,见证这次壮举。
1959年6月勘查船出发,也许这是他们此生的最后一张照片
1959年,中国经济困难,人民生活困苦。为救百姓,紧急部署“南粮北调”工程。新疆决定水路运粮至尉犁,再转汽车至乌鲁木齐。
蒋玉和,原江苏水手,1959年来新疆从事航运,后被调至南疆航运办事处。
1960年,“南疆航运工作组”成立,6月开展塔里木河航道勘察。
据《民报》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事记》记载,民国35年和1955年,新疆水利局和勘测队分别计划并考察了塔里木河航运。
1959年6月26日,8人组成的航道勘察队在队长于蕴山带领下,乘船从阿克苏河出发,经叶尔羌河,到达阿拉尔,进入塔里木河进行勘察,当时塔里木河水量很大。
额尔其斯河上的木船
1960年10月3日,120多吨小麦装上13艘木船,踏上塔里木河的水上长途运输之旅。塔里木河在古突厥语中意为“注入湖泊、沙漠的河水支流”,全长2179公里,两岸胡杨林茂密。
“10月6日,船队进入塔里木河,穿过绿洲、戈壁和胡杨林,船员们乐观预计月底可达尉犁县。塔里木河为间歇性河流,夏季水丰可承载15吨船只。
船员们一路欢笑,穿过绿洲、戈壁和茂密的胡杨林,大家相信,照这样的速度,月底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尉犁县。
塔里木河
。
塔里木河摆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