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一段时间逛知乎,总能发现新的好问题。无关摄影,但我自身很有感触,一些真实想法和大家分享,原问题是这样的:
如何看待2023年“内在小孩”这一说法走红网络?成年后,我们该如何“精神富养”?
Part.1
甚至我内心会倾向于认为,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驱动机制,其实和“小孩”时期是没有差别。
所谓成年的过程,是人不断适应基于复杂社会生产安全需求而产生的各种社会规矩的过程。
但这个过程并不必然消灭所谓“小孩”的特质和内在,而仅仅是结果导向的看,你是否满足了你所在的社会关系对你的期待,包括但不限于基本的沟通能力,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
只要你被称作——“懂事的儿女”“稳重的职员”“刻苦的学生”“称职的伴侣”你就“成熟”了。
这是内心的一种自立、自信、自足而自如舒展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
舒展不是舒服,不是安逸——
舒服是一种欲望实现而肌体精神满足的主观感受;
而舒展是一种不受压抑自然生长和对外交往的客观状态。
舒展也不是放肆,所谓放肆是把你膨胀的自我延伸到难以负担的领域中。
舒展是天性的自然生长,但也同样要实现人社会功能健全、与周遭环境和谐共处的双向满足。
是你不需要克制自己的负面感受也能调节好状态,不会处于长期的压抑、亢奋、内疚和愤怒的情绪中。
当代社会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大家在结交/评价朋友伴侣的时候,会在“经济价值”“陪伴价值”“学习价值”之外诞生出对“情绪价值”的追求,很明显,受够了外源性的评判,大家都bon不jour了。
Part.2
人们也从追求前几年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所谓“高情商表达”,学习“成熟气质”
变成追求更贴近本质的”情绪价值”,这其实都是社会意识的进步。
那么反过来说“内在小孩”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每个人精神层面最底层的情绪反馈机制,这在我看来是完全不可违逆的天性,人的一生都被这种天性影响。
如果你能顺从天性,让TA舒展,你就能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不限于外人看起来的坚定意志、旺盛精力、乐观心态和强烈的干劲等等;而如果你违逆内在天性,逼迫自己顺从外在要求,以一个“别扭”而不“舒展”的姿态长期生活,你就必然活得行尸走肉,疲惫和失眠共存,摆烂和暴躁交替,现在有一个更精准的词叫——精神内耗。
我们曾经被教导的“成熟”,实际上就是杀死那个“内在小孩”,当你被家长老师同学领导伴侣教导“你不应该XX,你应该XX”,“多大的人了成熟点”,而从未有人问过你的动机和感受,毫不在意你的情绪时,他们就是在给你递刀子让你杀自己。现在对这类毫无共情,就对他人指指点点的行为,也有了一个生动的描述叫——爹味。
就会形成一种扭曲的生存状态,
首先缺少自我肯定,不是容貌焦虑就是收入焦虑,不是跟同学比就是跟同事比,总处在一种“被他人定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状态;
最后结果就是集体性的迷茫,或摆烂或崩溃或抑郁,最终还是败给了内心的强烈抗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看到了一群失去理性的网络沸腾群体和杠精,通过不断在网络上宣泄情绪或展示智力来安抚他们的“内心小孩”。以及一群提供情绪安抚服务,赚得盆满钵满的自媒体。
Part.3
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觉醒,意味着这个社会突破了单一向外追求财富权力的价值取向,
逐步形成向内追求个人价值和人生幸福感的新观念——这就是我对“内在小孩”这一说法的评价。
关键是找到合适自己的社会角色。
比如我这种小作坊,收入也还可以,工作是自己给自己招揽的,时间高度自由,但是基本谈不上稳定,淡季旺季收入差异极大,非常考验心态。(高收入+自由)
比如公务员/公立学校教师/央企等,饭碗和保障极为稳定,属于是与国同寿级别,但收入相对大厂员工或私营业主肯定是少的,而且这个自由问题,可能不仅是时间,还要涉及言行。(几乎无风险)
不要一问就是要挣大钱,一说就是当大官,这种笼统的求职方向等于没有。细细想,最好从自己三岁时的脾气开始审视,可能比社会上浮躁的价值观,更接近正确答案。
你之所以精神内耗,大概率还是:进了企业不服管,进了体制想挣钱,创业了想铁饭碗。
Part.4
你真的不需要去阅读哲学大部头,和豆瓣文艺电影。如果有立刻想去做的事情,就先去做,只要法无禁止即可为;有想要说的话,就先去说,第一波释放出来的东西,不见得是你真实的自己,但一定是最渴求的滋养。
其次,我认为我们需要给“内心小孩”划定一个区域,给TA一座坚实的城堡。
比如有人喜欢在车里坐一会儿再回家;打工人睡前刷刷爽文再睡觉;有人喜欢钓鱼和长跑;有人喜欢刷剧和开黑——这都是城堡在空间维度的表现。
而要在时间维度建造这座城堡,靠的不是财富和权力,也不是武力和才华,靠的是一套量身定做,能够身体力行的价值观。一套“内心小孩”不抗拒,不别扭的认知体系,才能让TA舒服。
这座城堡还有个施工标准叫做“不双标”。
这是很难也很高的标准。
“不双标”是实现知行合一的途径。
某种程度上,“宽于律己,严于律人”的双标,是一种自我筛选环境的本能——找到一个自己可以放肆,别人不能乱来的地方来躺平。岂不美滋滋?
所以,不双标,是原谅他人,也和世界和解的重要手段,也是克服人性本能之”恶“,让自己和环境更好匹配的努力方向。
今天所提倡的“共情”,“相处舒服”,都来自于“不双标”。
Part.5
“浮躁”一度成为了“不成熟”“不懂事”的代名词——似乎没有办法静下来跟着学校的节奏去应试,就把这个人的个性给直接否定了。
好在我早熟,高中时期就领悟到了所谓“小浮躁”和“大浮躁”的区别:
“小浮躁”是无法适应当前短期内环境给你安排的任务,静不下心来认真学习;
“大浮躁”是无头苍蝇似的无条件地追随外界给你的任务,沉不下去和自己对话,思考自己的个性特质和人生方向
后来这个问题有了更流行的说法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深以为然。
祝大家都能正视自己的内心小孩,和TA好好对话,握手言和,一起寻找人生的快乐。
【vivo X100】 厦门小记
vivo X100 Pro:找到新赛道,开辟新场景,创造新需求
DJI Mini 4 Pro的评测来了!
华为旗舰店•天津:倍儿“津”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