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已经在社会摸爬滚打小十年,算满成熟的人,回看自己求学及职场经历,发现周遭大多数人其实对于高考的误解很多。
高考可以说是大多数中国学生一生最重要的事情。但越是重要,我们往往会在情绪上产生过度关注。
实际上高考对我们的影响,远不止于“人才选拔”“人才分流”这么简单。虽然我本人也完全认同高考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维系阶层流动,促进生产活力的正面意义,也绝对不会夹带私活鼓吹所谓“素质教育”。
但我也更想强调,对高考制度所形成的“应试价值观”,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要进行必要的否定和脱敏。
应试价值观实际上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评分和排名为显性指标的价值体系演绎成了“事事争先后”“万物比高低”的判断直觉,进而促成竞争意识过剩、过度焦虑蔓延的社会氛围。实际上,以协作互补为主的经济社会生活,本不需要如此应激的比拼状态。
都说中国人活得累,都说中国创新氛围差,排除外敌压迫这一因素外,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活得再轻松一些?我个人的浅见是:心态非常重要。摆脱事事比高低的应试心态,最为重要。
故撰此文。
Young people need to be differrent
面对高考,
我迫切希望大家
尤其是考生能认清一件事情:
越是努力应试,
越是要加倍否定应试价值观,
这种分裂也许是考生们的最大挑战。
认同高考改变命运,
更要看到应试的思想钢印。
不论老师家长如何突出分数的意义
你们都必须清晰清醒地认识到:
考试仅仅是高校的生源选拔手段!
应试分数只能准确反映应试水平!
既不代表文化素质,
也不代表智力水平,
甚至不能代表你的学习钻研能力!
考完之后希望你记得知识和方法,
但忘记分数和排名!
高考只是一段路
正如《道路交通法》
不是《人生幸福法》
应试规范也不是人生指南。
如果我们能够仅仅把
高考作为一种技能,
而不再把评分排名作为
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判断方法,
能够在取得分数之后,
及时忘掉分数,
回到人生真正的多元复杂中去,
也许大家能生活得更加幸福。
考试不仅不是通向
成功人生/幸福生活/真理的道路,
考试背后的单一量化评判标准和
零和博弈价值取向
甚至是和成功人生/幸福生活/追求真理
完全背道而驰。
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
生活的幸福、
科技的创新、
技艺的沉淀、
艺术的蓬勃,
都应来自个人或团体对事情本身倾心的热爱。
是使命感,是宿命感,
是内心无法抑制的渴望。
而绝对不是
超过谁、
碾压谁、
吊打谁。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更加追求人和人的平等,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全面解放,
既不做资本的奴隶,
更不做封建教条的仆从。
因此高考过完了独木桥,
人生就应该是各自发光各自精彩。
单一标准考试的本质是同质化零和竞争,
不仅不符合经济生活中的多元竞争合作。
也和创造性思维基本相悖,
更和人生满足感完全割裂。
对单一标准下的得分/名次保持十足的警惕,
更不能用单一评分标准
要求自己和他人。
千万不要以分数高低来judge他人,
你考得好仅仅证明自己擅长考试,
你考得不好也仅仅证明自己不擅长考试。
社会的运作发展
靠的是人和人直接的优势互补协作创造;
而不是人和人互相为敌强行比高低。
这种片面的竞争逻辑是这样的:
把目光放在对手/同行/同事/同学身上,
是要求同质化的分数及衍生指标超过他人;
但市场经济运作的的逻辑却是:
把目光放在消费者/客户身上,
是要求自身提供的劳动/产品/服务,
差异化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
两者有相似之处,
但根本出发点是不同的。
前者是:
“我今天超过了谁,我明天牛不牛逼”
后者是:
“我做了什么,能不能更好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两者本质上也是
外部竞争驱动和内部创新驱动的差异。
以我个人为例,
可能很少有读者会认为我的数学很差,
不论是体系思维、量化思维还是建模思维,
我自诩不比谁更弱。
但很可惜,
如果以高考的应试标准看,
我的数学分数的确很差。
而进入大学、研究生之后,
我的数学成绩反而越来越高。
当学术越发靠我的思维,
而非复杂手写计算时,
我的数学成绩是明显上升的。
如果仅从高考分数判断
我想我应该一直认为自己“数学不行”。
比分排名的下意识标准,
其实是潜移默化无处不在的:
如果你厌恶工作以加班论英雄;
如果你反对消费主义以价论物;
如果你拒绝婚恋嫁娶只看财富;
如果你厌倦爹味亲戚八卦攀比;
那你就应该在支持高考公平选拔的同时
坚决反对应试教育价值体系。
做跑分搞排名的应试价值观,
长辈眼里的成功人生唯一标准
和“贵就是对”“消费就是高贵”
本质上是一样的。
实际上没有落后的产品和人
只有不适合的用户和工作。
最后我想说,
我绝非反对【一切】量化排名,
我甚至努力让许多事情变得可量化。
在许许多多的性能指标测试环节中,
在人生很多种概率选择时,
唯有控制变量后的量化的测试,
能给我们精确的判断依据。
然而对跑分排名的一味追求,
却会让更多复杂多样的可能性,
以及目前无法量化的人类高级认知,
被迫降维成为纸面参数。
这才是我最想反对的。
祝愿所有人,
超越应试,
走进实践,
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PS:
我知道有人一定会说:那国外也有排名,日韩也有高考。好家伙我就等你这句话呢,这种下意识思维简直完美证明了应试价值观如何影响人思考的。
当我们在讨论应试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相互作用时,你为什么会突然要去对比国外?
实际上这个问题本来也跟国界无关,但凡跑分入脑,众生皆苦;且如果下意识地找到了可参考的对象然后下意识地开始对比,并且下意识地肯定这个对比足以挑战我的观点——这一套思路行云流水全自动完成,恰恰正好说明了应试价值观对人们思维造成的影响——我们甚至不能就事论事了。
一个问题被提了出来,只要能找到一个对比对对象,自己比得过他们,就能证明自己的现状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哪怕这个问题的真正受害者是自己,也可以无视。
所以我们为什么焦虑 我们为什么容易应激。归根到底还是太习惯以竞争为目的。
希望你能早日摆脱,早日自由。
接下来也即将迎来三天小长假,祝大家假期快乐,端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