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先是让他听得懂“糖”这个发音指的是什么意思,这是我们的目标。第二我们在教糖的时候,会多样本的去教糖,今天给他一个棉花糖,明天给他个奶糖,后天给他个水果糖,统一说“来吃颗糖”。虽然每一次给他的糖都不一样,但是他听到的是“糖”同一个发音,他就会提取出这些东西的共同特点,这些共同特点是有甜味,他就知道了这些有甜味的东西都叫糖。
到这一步他对糖建立起来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把糖的规律给提取出来,下一次他看到一个别的糖,巧克力糖,虽然你也没跟他说这是什么糖,但是他一吃有甜味,他就知道了这个也是糖。到这一步为止,我们都不需要让他说出来。这是一个糖的例子。
如果你真的按照这种方式去教,让他能听懂150个不同类型的词汇,他算入门了。他后面学习名词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所以说他教不会,没有孩子教不会,一定是教的方法有问题。
还有一点,不要一听到自闭症孩子就是生活自理,我觉得家长有这种认知也就算了,但如果一个从业者听到自闭症就说,哎呀自闭症以后你们一定要注重生活自理,那我真的觉得他很low。生活自理也是要有能力做支撑的,你是认知不会教了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教生活自理,但能力不够你以为能生活自理吗?不能。
Q:是这样子的,现在他6岁4个月,他状态就是大部分的都能听懂,指令都能听懂,对自己的需求会提要求,还有感觉注意力特别不好,就维持几秒钟的样子,亲子关系还算凑合吧。
A:精准表达有没有?
Q:没有。
A:那你还得做区辨呀。
Q:对,现在教的,也就是说要大的还是要小的。
A:这个不叫区辨,区辨是你直接下一个指令,你把那个大的什么拿过来,看他能不能拿对。你这样能听懂了,他以后就会跟你说妈妈我要大的那包薯片,这个就叫精准表达。
Q:对,我们现在教的也就是这个,但是方式好像还是欠缺了。
A: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你记住一个原则:一定要先让他听懂,不要急于让他表达。
Q:是有点急了。
A:听懂100 他可能只能表达出来5,刚开始就是这个样子。
Q:老师,我现在就是比较迷茫,因为我一个人全职带他,有时候工作量确实有点大,现在我在幼儿园中班陪读,我觉得他也坐不住,他能力其实算比较差的,这幼儿园读的好像也没有别的。
A:我们尊重一下孩子的发展规律,你就把他当做一个两岁的孩子在家里带,把他推到3岁的程度再去幼儿园。
Q:因为他现在年龄比较大了,有个老师跟我说让他去适应这个学校的环境争取能上小学。
A:适应的了吗?一个两岁的孩子能适应吗?上小学差的远。
Q:对,以他这个能力,我也很迷茫。
A:上了小学最后给你两个选择,要么陪读,要么被赶出来你怎么办?然后你再陪读?陪到什么时候,你为什么不把他能力提升呢,就算不上幼儿园又怎么样呢,6岁4个月上小学再加上缓读,其实你还有多少时间,最多一两年的时间,一两年的时间你能把他提升到几岁呢?
A:一两年的时间,你撑死把他提升到4岁,但是4岁就很不错了,你就可以正常带养。
Q:是。
A: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来给他一个最适合他发展的环境,而不要人云亦云。那个老师跟你说,以后孩子不好那个老师负责吗?他又不负责的,到时候两手一拍,自闭症就这样,家长你要坚强你要有爱,这种风凉话谁不会说,但是真正谁能给你解决问题。
Q:是的,其实我们都算比较清醒的,就是比较迷茫,不知道怎么做。
A:所以我告诉你,把他当做一个两岁的孩子,给他一个两岁孩子的生长环境,然后根据我刚才说的那个一层层的认知,一层层的去递进去教他,他实际上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Q:是的。
A:因为自闭症孩子,你不要以为教个生活自理就完了,真不是这么回事情!最后要么向上发展越来越好,可能这个坡度会比较缓,要么就是向下坠落因为孩子年龄越大,这个社会对他的这种容忍度是越低的。
Q:是,坐高铁的时候有点吵,那个乘务员都会来说一下。
A:所以我跟你说一些真话,实际上现在这个圈子里面还有很多人我称之为“一鱼三吃”:小时候,孩子自闭症了送去机构,一开始疯玩,丹佛,地板时光玩了一两年好像喜欢人了这是第一吃。第二吃,送到机构去上桌面,桌面上到5岁6岁,看这孩子能力还是不行,不能上小学,在机构叫第二吃。第三吃就是陪读老师,融合学校。等这三吃完了没办法了最后只能去特校,最后还是我们国家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