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一会成长课堂》的课程扎实紧密,每一期的体验都不一样,都像是新的一期。感恩宝觉、小川两位老师全方位、不同方式的引领与启发,课堂场域中彼此信任,愿意全然交托,激荡出不同的生命风景,令人感动。
我很喜欢老师每次个案时,对伙伴的各种带领。每一次的个案时间,伙伴们带着问题来到老师跟前,成为故事主角,老师轻轻点拨,雾开云散。这一期做个案时,我的感受尤其深刻,感恩川老师提醒我:开心。敞开心,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重要到让我关闭心门,无论面对什么,始终微笑,敞开心,允许一切流经,才能真正遇见生命的山海~
谢谢老师给方向,教方法,我学习真正的敞开心,打开自己,角度不同,看见的面相变多变宽,我看到自己好大的焦虑,看到自己急着解决问题,所有的归因究责,其实一直在外头打转。我愿意学习敞开,放弃原来的以为,回到自己,从自己出发,提醒自己勇敢面对。
我是一个认真的妈妈,却不知道自己没有智慧,我以为自己够努力,情况就会不同,使尽力气,不仅当妈妈,也在当老师。我还要求先生和我成为战友,忽略他是另一个独立的个体,两个不一样的理念相执不下的过程,和孩子成了不同的依附关系。
我爱孩子,选择取舍之间,不懂界线的拿捏,使尽全力之后,却还是拚了命想要再去努力改变的不安。当我愿意调整,提醒自己嘴角上扬,身带位好像让心也到位了,基调调整之后,翻阅课件资料时,每一个我以为的难题,好似透过文字,向我展露更高的智慧与见解,对生活的诠释,以不同的面貌来到眼前,不是谁有问题,只是不同,比较多的是我希望他们可以让我安心,这份不安来自于我,需要面对的是自己的情绪。
事实上我可以做任何决定,没有好不好,对不对。我很容易焦虑,一有事就陷入紧张焦虑,我有太多如何可以更圆满的条条框框,有时候还会为了息事宁人,委屈求全,边界一直退守,忽略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当我渐渐有了承担的勇气,不用当受害者,也不需要当拯救者,甚至不知不觉成了迫害者……,我看到如实就是最好的选择,事实是身边呈现的人事境,都是我选择之后的结果,我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承认自己有时候可以做到,有时候做不到,无需限制先生和女儿的决定,那是掌控,他们没有问题,若我觉得有问题,必须回到自己身上调整,我只能决定我要怎么办,如果还想要证明自己是好妈妈,满足自己当一个好妈妈,那么所有的不舒服都只是成本。
到了第三期,我终于愿意慢下来,感受、体会。以前觉得痛,觉得无法承受,现在知道我可以陪伴自己,抱抱自己,帮自己打打气,接受知道到做到有很大的距离,把自己爱回来。
我的速度很慢,缓步前进,我愿意接受自己也接受孩子前进的节奏,我终于臣服并接受~任何人都不用改,我改!我理解并看到所有我以为的问题,根源在自己,知道要先让自己能成为一个稳定的人,孩子才有机会看见另一道不同的风光,只要我给小孩建议,就是一个不安的妈妈......
受伤了,回到自己这里慢慢疗愈。坐看云起,一切都无妨,真正的敞开心,让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他人做他人。
02
▲
那天一个朋友来访,整个过程愉悦而舒适,临走前,他婉拒了我准备送他的礼物,朋友离开后,我一直执着在这件事上,为什么他不接受我的礼物?愉悦舒适的感觉只是我的想法,不是事实?我在不经意中让他不开心了?……
我莫名其妙地跟自己纠缠好久,我怎么了?一直到后来化骨绵掌用上:“我不相信自己?还是不相信他?”当这个想法出现时,我突然惊醒,事实上那是我很尊敬的人啊……所以,潜意识中对自己的贬损,一直在无意识中进行着,慕强恐弱?
有时候日子平顺无波,明明一整天都很好,却常常在临睡前检讨自己,这个没做,那个不好,习惯性的自我检讨,不仅对自己,还总是提醒身边的人,特别是我的小孩,表面上是追求更好,事实上是扼杀高手。永远都有更高的标准,无意识地渲染恐惧,那不是事实啊!
明明我的孩子从小一路优秀,我却总是不断耳提面命,注意这个,加强那个,一直提醒着再接再厉,我没有虎妈的气魄,却有着扼杀的手法,天啊,这不是我的问题吗?
化骨绵掌的练习每每要到最后的反转,才能松开,才看到自己深深的执念,理性通了,感性还没跟上,知道不能贬损自己,还总是羡慕那松、闲、好,其实根本没有做到。
我看到信任是我的课题,成长课里提到成长的误区---高高在上纠错和无底线的迁就他人,这不是我的问题吗?最近突然跳出一些孩子成长过程的画面:
满一岁时,她就告诉我不包尿布了,会自己起来上厕所,我不相信,可是她真的从此没有尿过床。
小学三年级前后吧,她告诉我不用再看哪些育儿指南了,什么《你的零岁孩子》《你的一岁孩子》《你的二岁孩子》……,她说妳看那些书就是为了用在我身上,我自己直接看比较快……
她告诉我她真的直接帮我看到十二岁,我当然还是不相信。
很久了,她一直告诉我她只希望我倾听,不要给意见……我总是不懂,为什么听不进字面意思,兀自揣摩,自以为是?
孩子其实是信任我的,是我不信任她,还急着想协助她解决问题,导正她的观念……
我其实一直在打转,不仅不信任她,还不信任自己,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当我愿意示弱,同时赞叹她的不容易,赞叹她现在所做的一切,我远远不及时,我感觉女儿有了被懂、被接纳的沉静,改变可以在一念之间,为什么自己懵懂几十年?
一生,就是疗愈自己的过程,真正没有一片雪花会下错地点!
03
▲
昨天伙伴的个案里,我彷佛看见自己对感性与理性的误会,当头棒喝的感觉。理性常常很容易被外界的“高大上、伟光正”所吸引,不顾一切地追随时,就会丢下感性疯去了~
这就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啊,感性没有跟上,理性因为慕强,丢了感性,最后感性不依了,检讨理性把自己丢掉了,回过头要求理性。
感性觉得孤单无力,甚至灰心丧志,要求理性照顾自己,而且要和他一样有爱、有温柔、有懂得,这一来又把理性给灭了。
一会儿高高在上,想拯救一切,莫名的优越感;
一会儿无底限的迁就他人,放弃自己的底线,委屈求全。无奈自己的全不是别人的全,最终是放弃所有,觉得全世界都不懂自己,选择离群索居,郁郁寡欢。
原来是我的感理始终彼此误会啊?!
可是我的三次元不是感性开头吗?为什么没跟上呢?或者,我还是搞错了呢?求宝老师解惑啊!
理性需要愿意选择和感性在一起,如实慢慢前行,不被世界的种种标准诱惑,才能真正长大,才会真的成为强者。
感性需要理解理性和自己不同,原来懂自己原本就是感性的事,理性管事,感性管情,接受不同,让感性理性各自做好自己,并肩而行,才是最好的幸福、真正的相信,不是彼此要求,而是相互合作、欣赏,彼此支持。
我好像看到自己的盲点了,原来我错认理性和感性的不同,他们不是好坏,就只是不同,失去了其中一方,都不是真正的相信。
表面的相信是被动的,只是虚假的包装,真正的相信是有力量的,可以让生命更有活力、更热情;
真正的相信是臣服,是更深的主动;
真正的相信可以看到善,看到力量,看到祝福。
我看见自己努力的方向了,如何可以更好地调和感理,接受真实的自己;如何可以渐渐地比以前更有力量,让自己的底气更足,成为真正的强者。真正的修行,不是理性跟感性打仗,是感性和理性一起合作,双剑合璧,穿越迷雾,直抵真实……期许自己早日从浅水区的迷雾脱身,往更深处迈进!
谢谢老师让我有方向,有方法,有手可牵,指引前行,这是多大的福份啊!谢谢伙伴们的分享与支持,特别是深水区,老师带领着演绎体验,常常课里很有感觉,回到生活却是懵的一片,总是在伙伴们分享时,脑海里才当的一声,原来可以这样用,豁然开朗!
一路下来,大家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新的一期,我愿意跟着老师、伙伴的脚步,愿意把焦点摆回到自己身上,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尊重彼此前进的步调,我需要更打开自己,更多地表达自己,让知行合一,朝自己生命真正的山海前进!
04
▲
宝觉老师点评:
读你的成长总结,真是特别的惊艳啊!!
每一句话都是从内心走过的深深感悟,甚至处在烦恼最深处时的微细之处,与世界相处过程中如何坠入迷雾,以及慢慢出离的过程都是深细又精准,看到你如此坚定而坦然地一点一点带着自己从内心最深处的迷茫,越来越走向晴朗,真是太为你开心了!你真是特别的棒!
其实这段成长过程,以及这段成长总结,就是你这半年来理性与感性携手谱写的一曲完美交响乐,感性可以把自己的任何一点困惑呈现出来,理性温柔地陪伴走过,并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描述、解惑、释然、肯定并指明方向,这样安然地牵着手把感性从任何一处迷雾深谷中带出来......一起越来越清明而轻盈,有力量!特别的动人!
对于一个感性打头,理性又是温和而深细的5号而言,这一路走的有多艰难,又有对成长、对生命事实有多坚定,可能只有同频的性格才能了然。你的理性、感性都是超一流的,自然行动力紧随两位大佬更是不在话下了。
你对于理性、感性此起彼伏,又重新联袂的过程,描述的也是非常精准——
你的这段描述,真是太清晰了,就是如此!这些发生在我们内在的不平衡,平常很少人能如此清晰的观察并描述出来。就是因为缺了理性的边界,感性的友好甚至无法保护自己,更无法长久与世界相互滋养,就像一汪水,没有杯子,很难自由地利益万物。
所以,你自己已经感悟的方向就是最恰当的。
感性开始调整认知,看见并尊重理性的声音,不再以自己的特质要求理性;
理性也能把握自己,不被世界的种种标准诱惑,任何时候愿意选择和感性在一起,如实慢慢前行,这样理感一起更好的到位,彼此信任,相互协作,无论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浪花,还是深水区对生命的观察探索,都一定会更有力量的——活出真实的生命本身,无碍于任何想法的幻觉,就是我们终其一生的的方向啊!
你做得非常棒,新的一年,我们就这样慢慢敞开心,温柔地陪伴着自己,继续往前走,朝自己生命真正的山海前进!你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