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有时候是“偷懒”的障眼法

文摘   其他   2025-01-14 05:00   江苏  


01

忙碌,常会带给人充实的感受,日子如火箭般就“嗖、嗖”的过去了。

而且,因为每天、每一个小时,每一个的“下一刻”都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你,如同急匆匆赶既定的火车一样,节奏紧凑而密实,压根没有时间想别的。

烦恼,是需要有闲暇的。

就像电视剧中主人翁的痛苦、伤心,都是需要用掉好多帧画面、时长才能演绎清楚的。

忙碌会让人顾不上烦恼,当然,忙碌还让人不用想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
你到底每天在忙什么?

用镜头的画面感表达的话,就是一个人急匆匆地往前跑,有人问:
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这个人回答:
对不起,我得赶路,没时间想这个问题啊,再见……
话音未落,人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

我们常会用忙碌,来避开一些更“难”的事。

一个被情感所困的女子,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事业当中;
一个找不到价值感的父亲,把全部的重心全放在儿子的成材之中;
……

有时候,这样的“回避”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建设性的。

比如一个因为失去所爱而悲伤过度的人,转身投入一份需要付出关爱的爱心事业,不仅会帮助自己容易度过这些痛苦,而且会把这份伤痛变成一份温暖给予自己,也给予他人。

然而,更多时候,忙碌却变成了让我们再再错过自己,蹉跎了此生的障眼法。

02

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32岁确诊为乳腺癌晚期,临终前写下自己用生命得到的感悟: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我希望有人关注我用生命写出来的文字,我希望有人能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的健康,关注到自己偏离生活的方式, 我希望有人开始早睡早起,开始减少应酬,开始不再嗜烟酗酒,开始分些时间给家人,而女孩子们开始注意自检。即便你无所谓,你对家庭不能无所谓,即便你对家庭无所谓,但是家庭对你不是无所谓。

就是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你在转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说,我是被迫停下来,所以我能看得清楚,大家当一个旋转的陀螺时的状态,我希望大家不要转得太快,因为这样很容易像我这样跌下来什么都动不了。

另一位渐渐老去的朋友,在《我要上养老院的时候》一文中淡然慨叹:

“养老院只有一间屋子,一个柜子,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沙发……
根本没有地方来存放我平生积攒的书、古玩、红木家具、衣物等各类物品。

在这一瞬间,我忽然觉得,我的这些所谓财富都是多余的,它们并不属于我!
我只不过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它们实际上只属于这个世界。轮番降临的生命,都只是看客……”

这两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最平凡普通的人,没有什么信仰,也不谈什么人生道理,却在走向人生的另一段道路时,发出以上几乎是相似的感叹,不禁让我们仍在现实中如陀螺一样“转”着的人们去思考:

我们这一路,到底应该忙些什么?

03

还有另一些人,跟我一样,是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内心的信仰与追求的人。

出于内心纯朴的愿望,带着一腔炽热的真诚,很快地去投入了某些充满意义与大爱的事情……

就像我,尤其在《一会》开设以后,网络平台的方便、高效,越来越多志同道合,并且“同频”的小伙伴们的加入,很快把我推向了一个越来越忙的状态当中,几乎醒着的时间,都在不停地写文章、讲课、答疑、做三次元性格解析……

日子繁忙却充实,而且每一件事都是我所欣喜且乐于投入的事情,于是日子如同上了发条,永远在排队的工作,应接不暇得全力付出,我身在其中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充实而喜悦。

然而,在某一天早上,听着窗外鸟儿的啼叫,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古印第安的寓言故事:

一位印第安的老人担任向导,带着一队探险者行进,匆匆行走了三天后,第三天的早上,这位印第安老人却坐在石头上,迟迟不动身。

领队忍不住问:老人家,我们该出发了吧?

印第安老人却缓缓说:
走了三天了,该停下来歇一歇,等一等我们的灵魂跟上来。

想起这一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跟上来”时,我的心里蓦然降临一种宁静、安然的频率。

我问自己:
“这一路匆忙走来,我有没有带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即使是在助人,即使是每天都很开心,即使是这些事都是我所欣喜去乐于做的事,但是,这些是我在这个人生中想要的全部吗?

有没有,仍然会在忙碌中落下一些,对我而言更重要的东西?

从这个问题开始,我知道自己需要一段时光,来好好整理一下了——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跟上来。

于是,我跟同事协商安排了属于自己的一段“空闲时光”,从忙碌的流水线上空闲下来,歇一歇,每天坐在生活的“石头”上,静静地思考人生,整理一下自己的来路与去向。

像一个暂时停歇下来的旅人,面对了自己心中的“印第安老人”,每一天的晨昏,我与自己在寂然中诚恳的一问一答:

“忙碌了很久,我想整理一下自己是否仍然在想要去往的路上。
——好啊,非常必要。

我不知道自己每天做的,是不是有意义,自己有没有在进步。
——你认为的意义是什么?你要的进步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的意义是……”

04

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跟我分享一个发现:

你知道,火箭是如何在太空中到达指定地点的吗?
——具体的不清楚,但我知道火箭升空是靠燃料不断燃烧产生的助推力,发出去的。

这个部分是对的,但是它如何精准到达目的地,却是靠另一件事呢!
——也是,浩瀚的宇宙,它是怎么精准到达指定地点的呢?

据我所知,其实是靠着与发射地之间不断进行的讯号联系,对自己当前所在位置,和要到达的目的地之间,不断进行校准、纠错、调整位置,使得火箭不会有半点偏离轨道,因此可以精准抵达的。
……

朋友的分享,让我也是脑洞大开——
是啊,我们这一生的生命,多像“火箭”升空的过程,一天天过去,除了需要“卸下”重重身心的烦恼,以助推着我们的前行外,在行路过程中,的确需要不断的调校自己与目的地之间的方向,不断的讯号联系、不断的校准,甚至常常纠错、调整位置,才会精准抵达自己想要去往的目的地啊!

我想要到达的人生目的地在哪里?
是否,我常不断的发送讯号,以判断自己是否偏离目的地?
我有否对自己的身口意进行日常校准、纠错?
……

半个月的假期一晃而逝,一切又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日子一如从前的忙碌而充实。

只有我自己知道,有些东西像是重新厘清一样,在所有的事务之下,这条属于我的道路更加清晰而明朗,每一天,依然欣喜全力投入,却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正在趋向真正想要抵达的目的地。

亲爱的你,这一路匆匆,你有没有带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记得,无论再忙,也要等一等你的灵魂跟上来!
再忙,也要随时调校,以帮助自己不断趋向真正想要去往的地方。
新一期《一会成长课堂》
开始报名啦!
欢迎你的加入
报名请联系莫老师
微信:wg13347715027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一会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发现,在这一期一会的生命里,能彼此遇见,是一份美好;若能相懂,会不会更是一份惊喜?三次元人格分析与您一起看世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