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才子王海帆

文化   2024-10-20 10:47   甘肃  



2024年第213期||总第1272期



陇上才子王海帆


王海帆(1888年一1944年),原名永清,字海帆,后以字行,号半船,又号梧桐百尺楼主人,甘肃陇西县城种家巷人。

海帆自幼慧敏颖悟,勤奋好学。12岁学习作文,初作《三国论》数千言,为乡贤达马月楼进士所赏识:“笔力清挺,初学能此,大是奇才。”17岁中秀才时,秦安安维峻主讲南安书院,认为海帆文“有春夏气”。22岁取得优贡,主考在其文后批语:“洞察古今大势,侃侃而谈,顾盼非凡,有太原公子裼裘而来气概。

辛亥革命后,海帆当选为省参议员。1913年,国内政局陡变,海帆应邀赴上海出席由孙中山先生亲自组织的非常国会,参与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918年,省政府委任海帆为化平县知事,在任期间体察民情,发展农耕,整顿社会秩序,成绩卓著。离任后,百姓自发为其赠锦屏,立纪念亭,至今保存完好。此后十多年间,海帆一直辗转政坛,饱经沧桑。1932年任庄浪县县长时,因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得罪了地方恶绅而被奸人所诬陷,遂愤然以归。是后蹭蹬仕途,晚年归家后,闭门著述,直至病终。

海帆治学严谨,博学多才,著述以诗文著称。甘肃著名学者、诗人韩定山评海帆之诗:“豪迈俊爽,在陇上近代诗界中未可多得。”著名诗人、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袁第锐先生谓海帆诗:“不期洛诵之余,辄至拍案而起,惊绝而呼,以为陇上近代诗人虽多,而其才其识,海帆先生未遑多让者矣!”,“先生之作,于现、当代陇上诗中,盖佼佼者”。

海帆诗作,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感事怀古、忧国忧民的慷慨激昂之作,又有缅怀先辈的款款深情之辞;既有关心黎民疾苦、痛砭时弊的凌厉愤慨之言,又有写景抒情的缠绵悱恻之语。不论是感时抒情,还是状物写景,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尤其海帆晚年,正值抗战时期,其诗篇多感伤世事,忧国忧民,充满民族正义之情。如1929年作于平凉的《苦役行》:“……卖女钱已供兵税,树皮草根当饭餐。东阡已尽复西陌,罗掘不救三日延。昨日县役督税来,入门惊看累累眠。子枕母骨母挨父,儿衔妇乳女抱肩。鬼伯睒睒吮复厌,似嫌肉苦心不甜。断尸纷藉无人覆,苍蝇绿蚋口流涎……”此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天灾陷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悲惨画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控诉,读来让人潸然下泪。至于其诗中遣词造句之工,直可上追古人,并世诸公。

海帆不仅工于诗作,为文更是典雅流畅,妙趣横生,精湛之处,让人折服。其论文逻辑严谨,文笔犀利,所论周详,所言成理,所辩成辞,读来令人目迷意动,心驰神往。正如袁第锐先生所言:“纵使郦生复出,贾谊重生,殆亦将无过乎此者”,“可作后世论文之典范,亦可作训世之圭臬”,“可作文章读,亦可作史料读也”。《范蠡论》《于谦论》等篇都是其中名作。

海帆也擅长书法,楷、行均佳。书如其人,有才子气。字迹婉畅遒逸,风神淳淡,如行云流水,流畅而自然,大方而俊秀,不矫揉造作、刻意雕琢,别有韵味。散落在陇右民间的海帆联对堂屏,为邑人所珍藏。

海帆一生著述颇丰,然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或焚毁,或掩埋残朽,或借阅佚失。现存有诗集十三卷、文集四卷、联语两卷、诸录五卷、杂著三卷、札记六卷、志稿四卷。所存遗作经其后人与亲友的收集整理,刊行于世。1999年,甘肃省诗词学会为陇上诗人王海帆建纪念碑一座,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袁第锐亲自题写篆额,正面为“诗家风范”,背面为“陇上才人”。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艺海风
文学、书画、摄影原创作品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