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王天柱——甘肃出国考察西方教育的先行者

文化   2024-10-18 11:30   甘肃  



2024年第209期||总第1268期



王天柱像

王天柱——甘肃出国考察西方教育的先行者

 

王天柱(1890年一1920年),原名毗,字任之,陇西县城东巷人。王天柱出生书香门第,自小聪明好学,16岁中秀才,19岁举拔贡。清末变法兴学,兰州成立了新学堂,因人们久习科举,对新学不以为然,但王天柱鄙视世俗,毅然冲破社会、家庭重重阻力,赴兰州上省立文高等学堂,成为陇西第一批进新校求新学的人。他如饥似渴、矢志不渝地攻读,成为有“南康北刘”(南康系指康有为)之称的陕西刘古愚先生的得意门生。每年假期回到家乡,他总跟同仁好友高谈“法之不能不变,学之不可以已”的道理,宣传新思想新科学。毕业后曾约好友王海帆在紫霄观文昌楼潜心读书深研,订《辅仁录》互记功过,质疑辩难,谈古论今。王天柱喜爱姚江言手抄王守仁《传习录》,批注殆遍。对书中精要,往往互相讨论,有时各持己见争得面红耳赤,直至争出结果时方才拊掌大笑。每当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季节,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登上仁寿山,纵论古今兴亡,抒发理想情怀。

宣统元年(1909年),王天柱以拔贡遴选省会兰州,当两湖学堂教员。因他的博学多才,受到学使俞明震的赏识,调委学务公所科员,于是他的文才智略和新学理论有了用武之地,识时知务,崭露头角。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甘肃成立临时省参议会,王天柱被委以临时参议会议员。后又任甘肃省教育厅第三科及省长公署第三科(教育科)科长,创办《通俗日报》,提倡白话文,为振兴甘肃教育奔走呼号,并亲自创办和扩充各类专业学校。他对家乡教育也极为关注,鼎力襄助,经他和时任教育厅厅长的同乡闫士璘两人力争,将搭起架子不久的南安初级中学堂改建为甘肃省立第五师范学校。

1919年11月,前民国教育部次长袁观澜等电约各省派员赴欧美考察教育,王天柱以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甘肃省教育负责人的身份偕同水梓参加“中国欧美考察教育团”。在出国途经上海时见到了知名人士张謇、黄炎培、沈信卿等人。11月23日,应中华职业教育社社长黄炎培先生之约合影留念。11月25日,考察团出海先赴日本,王天柱对日本明治维新后蒸蒸日上的气象极为赞赏。再经茫茫太平洋到美国,在檀香山、旧金山、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考察。每到一处,王天柱总是留心观察,细致询王天柱逝世后,中华民国驻英使馆公使、领事馆领事和驻英留学监督处监督进行了盛殓。1921年春,将灵柩专程送往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又派专人护送灵柩回陇西故里安葬,并向王天柱遗属转交了出国时的合影。照片上题“本社社员甘肃王君天柱遗影”,下志“赴欧美考察教育过沪,共摄此影,孰意茫茫海波,一去不返,仅留此影与人终古耶”字样。不日,兰州、陇西分别举行隆重追悼会,备极哀荣。甘肃省府特予优恤,桑梓故里设立“天柱小学”(今实验小学——陇师附小前身)以作纪念。

王天柱著述现存《趋庭录》四卷手稿,还有《致黄炎培、沈信卿书》等书信。

王天柱手稿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艺海风
文学、书画、摄影原创作品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