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下午,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第十六期“启睿讲座”暨文学院“有闻”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七讲在紫金港校区西区中西书屋报告厅顺利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王秦丰博士作了题为“国学与文化自信”的讲座。北京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清致辞,北京研究院副院长侯万军作总结讲话。讲座由文学院党委书记李铭霞主持。来自外国语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艺术和考古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光华法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求是学院等师生共同参与,一同聆听了这场讲座。
▲左右滑动查看讲座现场
王秦丰先生围绕他以夏海为笔名的著作《国学要义》展开,解答如何阅读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的问题。他提纲契领地点明:“国学是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随后,他沿着从古至今的脉络,追溯国学概念的提出与演变。他提到,在古代典籍中“国学”指的是学校,到了近代,学者用“国学”来指代传统文化,力图探索和重申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王秦丰先生
梳理完前人的观点,王秦丰先生提出自己对于“国学”的定义:国学就是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两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统称。他指出,儒家是顺境的食粮,而道家和佛家是逆境的调剂,都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基于三大文化流派,他认为,国学的主要载体是《老子》《论语》等五本经典和道、仁、义等十个概念。
随后,王秦丰先生详细讲述五本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和阅读要点。他概括阅读《老子》四个要点为“道法自然”的生活态度、“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少思寡欲”的人生哲学。阅读《论语》则需要把握 “仁者爱人”的伦理思想、“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谈到阅读《孟子》的要点,他指出:一为“人性本善”的至善论,二为“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三为“制民之产”的民本思想,四为“养浩然正气”的大丈夫精神。他围绕《大学》“修己以安百姓”的主题,详细阐明了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又从“八条目”“内圣”层面强调内心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继而谈到“外王”层面的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及《中庸》的思想时,他强调守中庸之道要讲原则,同时也要注重实事求是地变通。
▲王秦丰先生
王秦丰先生在前代先贤的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炼出“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十大国学的基本概念,并且独到地探讨了国学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他颇具建树地从传承弘扬、学习借鉴和创新发展三个角度展开讨论,认为我们应该追求开放包容、辩证创新的文化自信,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不闭门造车,另一方面注重传承和重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扎稳根基。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观众踊跃提问,王秦丰先生围绕如何推动经学学科的建设和教育、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路径等问题,与现师生展开深度交流和探讨。
▲左右滑动查看讲座现场
审核|李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