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沈桂萍研究员受邀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文摘   2024-09-29 17:39   浙江  

近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研讨会,围绕如何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深入研讨交流。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研究员沈桂萍受邀参加并作主旨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有形有感有效开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沈桂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理论研究、宣传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共同承担的工作,需要构建党委领导、党委统战部宣传部牵头、政府文化和教育工作部门重点推进,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分工协助、全社会参与的大宣教格局。

第一,加强共同理想信念宣传教育。

以共同理想信念塑造各民族现代精神风貌,共同理想信念是把中华民族各族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精神纽带。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引导各民族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把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生活全面整合到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构建起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巩固和深化各族同胞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在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赓续精神血脉。

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在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等政治文明建设中阐释好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共同走向现代化的故事;在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教中,阐释好各族儿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发展进步的团结奋进故事;特别是讲好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故事,讲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创造的如焦裕禄精神、老西藏精神、红旗渠精神、孔繁森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兵团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用共同理想信念形塑各民族现代精神风貌,不断增强各民族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第二,构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共有历史文化宣教体系。

众所周知,过去很长时期以来,关于中华民族历史话语叙事深受“西方文明中心论”和“一国一族”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的干扰。但是,5000年来中华民族从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逻辑与西欧古罗马帝国不断碎片化演变成“一国一族”的历史逻辑完全不同。以“西方中心论”观察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隐含着解构中华民族历史、分裂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风险。因此,对民族意识形态领域构成冲击的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纠偏正向,关键是构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学术话语、宣教叙事体系。这就要求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人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共同发力、协同推动。把各民族的历史放在5000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中进行研究,把少数民族文化史放到中华民族文化演变史中叙述,“让文物说话”,让史料见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既要挖掘整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华文化沃土,互鉴融通共同缔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也要重视阐释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大历史事件,提炼概括各民族共同培育、传承的中华民族精神,产出系列中华民族共有历史文化的知识体系。从而构建起逻辑贯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学科知识体系和宣教话语体系,形成科学的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民族文化观、中华民族国家观的学理话语,为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提供学理依据。与此同时,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将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中小学教育教材体系,形成不同学段相互衔接的中华民族共有历史文化的教材知识话语,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进的历史文化记忆根植各族青少年血脉深处。

此外,还需要文艺工作者、各级各类宣教工作部门、文化旅游部门等协同发力,把“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融入文学艺术创作、文旅解说词、博物馆主题阐释和城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形成各民族共有历史文化记忆的社会浸润氛围。

第三,唱响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

网络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唱响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舆论主旋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任务。应努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媒体融合平台,推进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良性互动和互融互通,充分发挥各种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从不同角度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讲明讲透,将学术语言通俗化、大众化,精准渗透进不同群体的网络互动中。实现不同舆论场营造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共识共通,构建坚实有力、影响广大、长效持久的网络舆论宣传阵地。

第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提升和丰富共同团结进步的文化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文化根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弘扬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但“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连同糟粕全盘保留,而是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也就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这种共有精神建设与尊重民族文化差异性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一方面,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并不排斥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相反,保护传承各民族历史上创造的建筑、文学艺术等优秀文化是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根基。另一方面,各民族民间文化习俗如居住、服饰、饮食、婚姻、丧葬和节庆礼仪等,通过引导各民族移风易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和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此同时,实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承载了推动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创新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同胞在全国各地流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各民族传统节庆和文化生活越来越深入地渗入各民族交往的社会活动中。原来属于某一民族创造的传统节庆和文化活动,越来越获得其他民族同胞参与和分享,团结、友爱、互助等中华民族精神也随之传播到全国各地,沉淀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这些文化交融创新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五,阐释好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孕育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故事。

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仅是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梳理出来、竖立起来,形成视觉形象,还要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进行文学加工和再创作,通过理论研究、宣传教育、文艺传播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传承传播共享文化符号孕育的共有中华民族精神,有形有感有效讲好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类历史文化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各类纪念馆和主题场馆等载体,讲述各民族共享的标志性事件和人物故事,把一系列体现中华民族形象的故事直接“说出来”,传播开来,形成凝聚人心的宣教效应。或者将这些事件、地理标识和人物形象进行文学创作,将体现中华文明特质和中国国家形象的信息传播到各民族群众内心深处,形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记忆。只有把“展示”和“阐释”有机结合,才能把共有精神潜移默化地根植中华各族儿女内心深处。



来源|“中央社院”公众号
编辑|徐丽萍

审核|李穆子

往期推荐





学者观点 | 金维刚:要拥有共同利益,三医协同才能形成共识、形成合力


知闻动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新闻动态 | 沈桂萍研究员受邀参加鄂尔多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


习典明制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
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以“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充分发挥浙大综合学科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与高质量决策建议,展现“浙大特色”,助力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