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介丨倪好 丁可欣: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低龄化”

文摘   2024-11-26 20:48   浙江  

编者按:近日,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倪好,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助理丁可欣在《改革内参》发表文章《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低龄化”》,以下为全文内容:

心理健康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如今,青少年及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低龄化”,家庭心理教育严重缺位,“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学业压力问题,亟需引起政府部门重视。本文在调查基础上,提出持续推进“五育并举”和“双减”政策贯彻落实,打造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生态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等政策建议。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趋势

近年来,大中小学生群体中,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普遍存在,总体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1.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中30%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其中50%是在校学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参与调查的青少年有14.8%存在不同程度抑郁风险。此外,在成年人群中,青年为抑郁症的高风险群体,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抑郁症已成为中国学生健康发展的巨大威胁,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低龄化”

近年来,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儿童期发病率显著上升。据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凤凰小学反映,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频率愈发增加,不仅体现在有升学压力的五、六年级阶段,甚至有二、三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心理筛查时反映出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向青少年以及儿童早期蔓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亲子关系冲突日益增加,家庭心理教育严重缺位

某小学心理专业老师表示,亲子关系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极大。新冠疫情期间,亲子相处时间长,但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对电子设备成瘾的观念冲突等,导致家庭冲突更多。在湖州市长兴县曾有小学生因手机使用问题和家长产生冲突,最后导致学生跳楼的恶性事件。

4.“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学业压力日益增加

某小学老师认为“双减”政策,实际上减轻了父母方面的压力,但学生的学业压力仍旧突出。同时,由于学校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也仅仅注重成绩,从而导致对自身其他优点(如艺术、运动、批判性思维等)认知不足。也有中小学教师反映,学生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双减”的作用有限。

二、中小学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业就业压力大是主要原因

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高校学生的学业就业压力日益增加,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大的成因之一。根据一项针对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研,52.7%的中小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并受到了影响。此外,出于对“双减”政策的不信任,许多家长认为越是“减少”的时候越需要增加课外教育投资,形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间接地增加了青少年的学业压力。

2.自我认知不足容易陷入心理困境

社会的快速变化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学生们在寻找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一些教师表示现在部分学生的自我兴趣和自我驱动力较弱,习惯于“躺平”,容易陷入“无意义感”困局;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原生家庭的压力以及自身的自尊感较强,不断在学业等方面苛求自己,从而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

3.家庭教育缺位是当前最大的短板

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需要承担主体责任。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可能成为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在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类型中,家庭婚姻问题占了40%,需要心理干预的青少年中父母离异者过半。此外,父母言语暴力、过高要求、过度保护或是疏于管教的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带来恐慌和不安。

4.亲密关系和情感相关问题增加复杂性

上海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北上广三城学生中高中生中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为42.3%;对大学生调研结果显示,有过恋爱经历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上升逐年增加,至大四阶段这一比率已达到76.41%。在早期的感情经历中,青少年和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感处理能力,可能会陷入情感的纠葛与矛盾,从而对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5.文化差异等易造成群体融入困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动青少年”以及由于升学带来教育流动的大学生,他们需要重新适应新地区的地理和文化差异,处理新的人际关系。由于这方面的影响,往往入学一年级的新生在文化适应慢、群体融入难、孤独感增加等问题上表现更突出。

6.校园欺凌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高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查数据显示,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达32.4%。受害者可能遭受持续的羞辱、排挤或威胁,将引发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教育和谐。

三、对策建议

1.持续推进“五育并举”和“双减”政策落实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及作业量,作业布置更加注重“调结构、提质量”,避免机械性重复训练.严格规范考试和评价工作,优化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自信评价等方面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增强自我认知。平衡学生时间分配,创新教学方式,开设运动类、艺术类、文化类创意课程,坚持综合育人的原则,以特色教育为切入点,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完善“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丰富活动形式,让学生成为情绪容器,释放压力,打造高品质校园文化生活,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点燃积极健康的向往。

2.协同合力打造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生态体系

统筹各部门资源,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协同卫生健康、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构建省、市、县、校四级联动督导工作机制,营造优质的育人环境,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心理健康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作为地区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心理健康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注重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3.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原则,试点运行中小学德育导师制度

首先利用好国家课程的教育教学主阵地,紧扣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问题痛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新探索。增强班主任及辅导员的心理指导水平,加强跟踪指导,实现干预目标精准化。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建立有效的预警干预体系,及时有效化解心理危机事件。推广德育导师制,增强班主任及辅导员的心理指导水平。

4.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突出家庭育人功能

教育、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应积极开展家长学校、亲子关系培训等活动,转变家长功利、攀比等不健康的教育理念,重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扮演“情绪树洞”角色,关注并尊重孩子的内心真实需求,提高亲子间互动品质。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实现家校社三位一体。积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建立定期交流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合作伙伴关系等,推动家庭及社会各方面力量融入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这项“民心工程”。

(作者:倪好,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丁可欣,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助理。)



来源|《改革内参》2024年第23期
编辑|徐丽萍

审核|李穆子

往期推荐





新闻动态丨第四届中国国家制度研究论坛暨法治与改革论坛(2024)在浙江大学举行


新闻动态 | 第五届民盟浙江大学委员会双峰论坛暨医学交叉前沿论坛、第14期启真智库论坛举行


先进制造 | 美国经贸和科技政策最新动态综述(下)


知闻动向|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有关工作等

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
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以“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充分发挥浙大综合学科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与高质量决策建议,展现“浙大特色”,助力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