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博物:九月来读“菊”

文化   2024-10-07 09:00   广东  
九月,秋与冬交汇;
群芳尽,菊立寒秋。“独傲群芳”,“凌寒傲霜”,尽显秋菊之本性及品格。古今文人墨客因而常“赋”、常“咏”。
读菊,当好时节——
         

 

“菊”之名
         

 

         

 

“菊”是这样以“字”来“名”之——
         

 

“菊”,以“匊”名其“艹”名。
“匊”,指的是双手“掬”捧之义;
“匊”“菊”字表示菊花的花瓣如手掬捧一样。
“艹”,表示“菊”的草本植物属性。
形声会意合体字,艹匊为菊,从艸,匊(jú)声。
其中“艹”,表示草本植物;
其中“匊(jú)”,表示如手掬捧。
二者合一,    
以“匊”名“艹”为“菊”,
以其花形犹如“匊”般而名“艹”为“菊”。
本义:草本植物名,通称“菊花”。
         

 

按照“菊”的自然属性: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略带木质,叶互生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花冠周围为舌状,中部为管状,属头状花序。原产于大陆地区,久经栽培,种类繁多,可供观赏、饮料及药用。
         

 

         

 

         

 

   
         

 

         

 

         

 

“菊”之自然本性——
         

 

菊傲,是其自然本性,以此类比人文意象。
寒菊,高洁傲立!
         

 

秋,万木萧疏,群芳凋零;独有菊,傲然开放,不与群芳真妒;独有菊,傲立寒秋,犹显高贵高洁。    
         

 

正如在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中的描述: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中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尽之“擎雨盖”虽已无,但荷叶宁败枯萎而不落下;“菊残犹有傲霜枝”,菊残之“傲霜枝”犹在,而菊残之后其瓣抱枝头死也不肯落下。
“荷尽菊残” ,虽是初冬景,菊虽残,仍傲霜!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菊傲,宁死不屈,宁死不低头;是其自然本性,也是其气节品性。
         

 

▲ 残·菊
         

 

又如在宋·郑思肖《寒菊/画菊》诗中的描述: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宁可枝头抱香死”,宁愿枝头“抱香”枯萎而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也不愿让其花瓣“落俗”随北风吹落而散。
“菊傲”之自然本性体现其花败枯萎之时:其“傲”之自然本性,更显其“傲”之品格。
         

 

菊,显长寿!
         

 

寒菊,犹显长寿!
秋,人生四季已过三秋,万物有成;
独有菊,花中之长寿者,菊生四季依然艳过三秋。
由此,菊就有“长寿长者”的象征寓意。在重阳节赏菊、插菊,以祝老人长寿、家人幸福;每到重阳时,黄花遍地开。
         

 

这菊,定会在重阳九日诗中有的——
         

 

这是毛主席《采桑子·重阳》词中“黄菊花”——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是唐·贾岛《对菊》诗中重阳次日所见的“黄菊”——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
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诗人九九重阳节那天没出门,看到第二天的,那个菊黄美的让人窒息。
         

 

         

 

   
菊,隐逸脱俗
         

 

寒菊,脱俗隐逸!菊的隐士精神,因为陶渊明。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明归隐田园之心志,“不为五斗米折腰”,种菊、采菊、赏菊、饮菊花酒,同时还写了大量菊花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名句,让菊花真正一举成名,成为隐士的代名词。
陶之后,菊已经变成超凡脱俗的“隐逸者”象征。
         

 

在《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
在《饮酒(其五)》诗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中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后世隐士的代名词。    
▲ 菊花酒
         

 

         

 

陶之后,唐孟浩然有一首被收录在中小学课文中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早年,孟浩然有志仕途,曾望张九龄举荐,终未能如愿。在仕途失望过后,孟浩然不媚俗世而以隐士终身。    
在《过故人庄》诗中,乡村老友的田园生活令诗人向往,诗人将其看做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末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中与友告别时,故人老友邀其重阳节再来“就菊花”,既表示朋友间真挚友情,又表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倦怠,暗示归隐之心。“就菊花”,既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
         

 

在宋·周敦颐《爱莲说》文中
“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等句描述。
         

 

         

 

又如在明代唐伯虎这首《菊花》诗中: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除题目外,全诗对菊花未着一字,却又处处在有菊——
首句,“三径吐幽丛”典出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引出菊花。
第二句,说菊傲霜怒放,突出其清高品质。
后二句,托菊以自比,虽说“天涯未归客”借菊看秋色,实则所看的是菊之隐士精神与高洁象征。    
         

 

         

 

         

 

“菊”之色
         

 

         

 

菊色,万紫千红!
菊色万紫千红:赤橙黄绿青蓝紫,还有黑与白;
在这寒秋,犹显孤艳!
         

 

红(赤)·菊
         

 

   
▲ 橙·菊
         

 

         

 

▲ 黄·菊
         

 

   
▲ 紫·菊
▲ 白·菊
         

 

   
▲ 黑·菊
         

 

寒菊,萧杀独霸秋!
         

 

寒菊,群芳过后独霸秋!
         

 

文人墨客点赞菊花,多以“隐士”、“清高”自居;而黄巢将“菊花”以一种“独傲寒秋”的霸气、萧杀之气跃然纸面——
         

 

这就是黄巢的那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中“八”“杀”“甲”三个入声仄韵,三连发音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沉重。
这首诗赋予菊花“高洁”“隐逸”之外,又增加了英雄品格。成了不畏强权的“被压迫者”的象征。
    
         

 

而在黄巢的另一首《题菊花》诗中: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一句“他年我若为青帝”只抒胸臆,,收起“我花开后百花杀”这种萧杀之气,就显得更加宽厚雄伟而壮阔。
         

 

   


汉字谷
汉字师认证、快速识字、汉字思维、汉字博物、汉字元宇宙、全语文通识素养、海外汉语、说文解字、人字学习法、汉字思维馆加盟、汉字国学!一站式解决识字启蒙、快速识字及语文学习问题,好成绩,源自好方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