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口,三缄其口,
这“缄”字如何表达——
三缄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缄:本指线绳束缚捆物,也指捆扎器物的绳索;
束捆密封,引申为封闭。
缄口:完全密封住口。
指在嘴上贴了三张封条。
形容说话谨慎,言语谨慎。
也用来形容不肯、不愿或不敢开口。
最早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敬慎》: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这段白话意思是:
孔子到周,在(周)太庙参观,右边台阶前有金人(像),其口被束封了三层,其背后铭文:
‘这是古代说话谨慎的人。警戒啊!警戒啊!不要多言,多言多败。’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
“三缄其口”。
也由此引伸出成语“金人缄口”,“金人三缄”等。
在《孔子家语·观周·第十一》第三段: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何谓“缄”?
形声会意合体字,纟(糸)咸为缄,从纟(糸)从咸,咸声。
▲ 缄-小篆
其中“纟(糸)( mì sī)”,表示丝绳丝线,
丝线可束缚捆物。
▲ 糸-小篆
其中“咸”,表示完全,尽头。
▲ 咸-小篆
二者合一,
其一,【纟→咸】,以“纟”“咸”住—
“纟(糸)”线绳束“咸”全缚捆住为“缄”。
以此,表示“完全束缚捆住物”之义。
其二,【纟←咸】,用以“咸”住之“纟”——
用以“咸”缚捆住之“纟(糸)”线绳束为“缄”。
以此,表示“束缚捆住物之绳线”之义。
本义:
①完全束缚捆住;
②束缚捆物之绳线。
“缄”相关成语应用
守瓶缄口 石缄金匮
缄口结舌 齰舌缄唇
缄口无言 缄口不言
金人之缄 金人缄口
三缄其口 金人三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