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之后,小暑而至。
暑,是日炎,其热如夏日炎炎;
暑,是者煮,其热如火蒸水煮。
小暑为小热,其实是小湿热,还不太十分的湿热。
小暑节气,一个“暑”字就表述其象之状;
小暑入伏,一个“伏”字就说明其气之态;
小暑之热,体现什么样的气象?
01
小暑气象——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按天干地支历算,小暑节气是午月的结束,也是未月的起始。此时,斗指辛,北斗七星之斗柄指向西南的辛位,开始逐步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苦夏时节。
2022年小暑节气为7月7日。
暑,一般解释成是炎热的意思,其实并不准确。
暑,是日炎,其热如夏日炎炎;
暑,是者煮,其热如火蒸水煮。
暑热,更形象一点就是一种上有“日晒”而下有“水煮”的热。
小暑为小热,其实是小湿热,还不太十分的湿热。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之时节,但随后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夏至,昼日最长,
恰恰不是最热之时,
为何?
暑热之暑天会在夏至之后开始出现,
天上有太阳日晒时间长,地下有水多湿气重,就如水蒸火煮,
暑,既犹如夏日炎炎,又犹如火蒸水煮。
天地间就如一个天大的蒸汽笼,万物就笼罩在这湿度很大的蒸汽笼环境中。
“暑”字就说明其道——
02
小暑之暑
小暑之暑,“暑”为何道?
暑,日晒蒸煮;上有日晒,下有蒸煮
【暑】,形声会意合体字,日者为暑,从日,者声。
“日”,象太阳光照形;表示“日光照射、日晒”之义;
【者】,象众人聚集围火煮物;
既有生火煮物自然特性,也有众人围聚于此特性。
“者”,有煮物之义,煮物有水。
二者合一,
上有太阳“日”晒而下有火“者”煮蒸物为“暑”,
以此表示“暑”日炎热,
“暑”热是含有蒸汽湿气的炎热、闷热。
暑,煮,其热如煮物。
本义:似水蒸煮之炎热。
暑与热的不同——
暑近湿如蒸,
“暑“表示湿的蒸煮炎热。
暑,煮也;
如水煮物之热。
热近燥如烘,
“热“表示燥的火烧炎热。
热,烧也;
如火所烧之热。
夏至之后,入暑——
夏至之后,太阳日照时间长,
地面水蒸气蒸发多且快,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
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雨水多,地下水多,覆土有水,低下会很潮湿。
日照长,温度高,地下水蒸发快,
这样形成——
—→温度高—→蒸发快—→下雨多—→蒸发快—→下雨多—→
如此循环往复。
同时,气压低,对流快,湿度大,
易形成雷阵暴雨天气。
于是,
自小暑起,我国多地会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天地间就如一个天大的蒸汽笼,
万物就笼罩在这湿度很大的蒸汽笼环境中,
这就是“暑”热。
03
小暑入伏,何为“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何为 “伏”?
“伏”字,亻(人)犬为伏,
比喻“人”如“犬”一般趴在地。
其自然特性为伏地,趴伏于地。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湿度大,湿气也重;湿气也是阴气,阴气下沉,伏于地下。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
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2022年三伏日期——
初伏:2022年7月16日至7月25日
中伏:2022年7月26日至8月14日
末伏:2022年8月15日至8月24日
04
小暑有三候
小暑三候为: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温热之气如浪,无一丝凉风
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风中都带着湿热之气热浪;
吹的风,都是带有一股股湿热气的热风。
二候蟋蟀居宇;蟋蟀也怕热,伏居庭院的房宇墙角以避暑热
《诗经•七月》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述蟋蟀的状态。
文中八月即是夏历六月,正是小暑节气,因暑天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房屋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老鹰等猛禽开始在空中盘旋击杀鸟。
小暑,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也开始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击杀鸟。
鸷(zhì):会意。执鸟为鸷,从鸟,从执,执亦声。执,表示人手执持。鸷,既表示执持抓鸟行为,也表示执持抓鸟之猛禽鸟类。
本义:①击杀鸟;②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
04
小暑谚语
小暑“食新”——
在过去我国南方地区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小暑不栽——
农谚有言: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小暑农谚——
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
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
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小暑小禾黄。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05
小暑诗词及关联成语
《小暑戒节南巡》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相关成语——
寒往暑来 暑来寒往
暑往寒来 寒来暑往
寒耕暑耘 风寒暑湿
暑去寒来 祁寒溽暑
祁寒暑雨 暑雨祁寒
盛暑祁寒 祁寒酷暑
关联阅读:
快速识字的实现路径:人字学习法——能理解字义又能大规模识字,有效解决千年识字难题,无缝链接语文学习,快速提升全语文通识素养!
古汀大语文体系(字在,词在,诗在,文在,大语文在)——快速有效打造学生的汉字水平及语文能力!
如何实现从“汉字思维启蒙”、“快速识字”到“大语文” 无缝化链接学习?
谈谈汉字思维的“反向”性,使识字及语文的学习更简单、易学、易理解
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才能轻松理解“一字多义多音”的自然画面
“树荫”与“树阴”的用法,是谁出错了?老师、学生还是字典?说文讲“荫”,从汉字思维角度理解“树荫”与“树阴”之别
汉字植物课:大语文这样学,把与荷花有关知识及字词诗文一网打尽
大语文大在哪?汉字思维是什么?以“夜未艾”的“艾”字作例,讲开去!
汉字农场之五谷课:麦,从何而来?“麦”中有“来”,它们是什么关系?
汉字博物:说“舟”,世界上最早的舟至今多少年,舟是如何制作的?
说文博物:三星堆出土丝绸,震惊世界!那么“丝”及有关的汉字都表现出怎样的场景?
汉字博物课:“酉”是什么器物,“酒、酋、尊、奠、配”与它是什么关系?
从“衰”之字义及汉字思维,来理解“乡音无改鬓毛衰”,“衰”应该读cuī还是shuāi
说文博物:“斤与两”本义是什么?,为什么规定一斤等于十六两?
说文博物:“更”是什么?,“深更半夜”,也说“三更半夜”,为什么要叫“深更”或“三更”呢?
说文博物:这个字应该是2020年使用频率最高的字了,它是由什么器物而来?
说文博物:“碾”压世界,知“碾”人文博物,如何运用汉字思维学习大语文?从"碾"字展开学习字词诗及无缝链接人文历史、自然百科知识
扫码学习
全语文通识素养课程
教材订购:
了解更多
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