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的话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身体力行,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发展的灵魂和底蕴,也是教师成长的标杆和灯塔,它是引领教育改革,培养未来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是教育强国之需、时代变革之需和教育发展之需。为进一步引领全体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解放小学组织开展了“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大家谈”活动。解小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畅谈对教育家精神的学习体会,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国良师。
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
个人介绍:
黄霞英,中共党员,高级教师,渝中区解放小学校语文教导主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区级骨干教师,曾获渝中区优秀教师、渝中区优秀党员、渝中区优秀骨干教师等称号,曾获重庆市视频课一等奖,指导青年教师获得部级精品课等。
教育理念:
关注“每一处”细节,欣赏“每一位”学生。笃行不怠,成就“每一个”梦想!
在我心中,教育家精神不仅仅是高悬于教育殿堂之上的璀璨星辰,更是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平凡教师心田,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照亮学生心灵的温暖光芒。作为一位小学语文班主任,我时常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感受教育家精神在平凡日子中的非凡体现,它们如同细雨润物,无声却滋养着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一、坚持做爱的传递者——“小石头”与璞玉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班级里弥漫着新学期的气息。我坐在讲台上,目光扫过每一张新面孔,最后停留在一个坐在角落、低着头的小男孩身上。他,就是同学们口中的“小石头”。我轻声走到他身旁,蹲下身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温暖而亲切:“嗨,小石头,我是你的新班主任。你喜欢读书吗?”小石头抬起头,薄薄的镜片后是一双迷茫怯懦的眼睛,他看了我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还...还好。”我微微一笑,心中已暗暗决定要成为他的引路人:“那太好了,放学后老师陪你一起读,好吗?”
放学后,教室里只剩下我和小石头。我挑选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童话书,坐在他旁边:“看,这是《小王子》的故事,小王子生活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他有一朵独一无二的玫瑰...”我边翻书边用温柔的声音讲述着,小石头起初只是静静地听着,渐渐地,他的眼神开始闪烁,似乎被故事吸引了。“老师,小王子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星球呢?”他轻声问道,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提问,我欣慰地笑了笑,耐心解答:“因为他想要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真正的朋友和爱。就像我们一样,也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日复一日,我们的阅读时光成了小石头最期待的时刻。他不再只是倾听者,也开始尝试分享自己的感受。“老师,我觉得小王子很勇敢,他虽然害怕,但还是去了很多地方。”小石头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充满了力量,我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小石头,你也一样勇敢。你知道吗?你就像一块未被打磨的璞玉,只要勇敢地表达自己,你就能像小王子一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不久后的一天,数学老师告诉我,在数学课上他提出问题后教室里一片寂静,突然,一个细微却坚定的声音响起:“我...我想试试。”是小石头!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他站了起来,虽然声音还有些颤抖,但他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与正确的解题路径所差无几。听到这,我的喜悦溢于言表,并在回到教室后,带头为他鼓掌,眼里满是骄傲:“小石头,你做得很好!看,你不仅勇敢,还很聪明。记住,你永远都不是不起眼的石头,而是独一无二的璞玉。”那一刻,小石头的脸上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笑容,那笑容,比任何宝石都要耀眼。
就这样,在爱的传递和耐心的雕琢下,“小石头”逐渐蜕变,逐渐成为班级里一颗璀璨的星星,承担了咱班经典诵读展示领诵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待发掘的璞玉,只要我们用心去爱,用耐心去雕琢,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二、启迪智慧的灯塔——语文教学的“奇妙课堂”
周一的语文课前,我站在讲台上,对全班同学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计划:“同学们,下周我们将迎来一篇非常美丽的课文——《荷花》。但这次,我们不会只在教室里学习它。我准备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让我们的心灵与荷花来一个亲密的接触。”孩子们兴奋地议论着:“真的吗?老师,我们要去哪里呀?”“学校的喷水池荷花,那里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每一朵荷花都如同诗中的精灵,等待我们去发现它们的美。”随后,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喷水池边看荷花。我手持课文,引导着学生一步步观察荷花的形态、颜色,感受荷花在水中的摇曳生姿。学生根据我的引导进行观察:“哇,老师,我看到了!那些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它们的花瓣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娇嫩。”我微笑着点头,继续启发:“没错,同学们,这就是文学带给我们的魅力,它让我们能够用想象去感受那些无法直接看到的美景。那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那朵荷花,在夜晚的池塘里,会听到什么声音,会感受到什么气息呢?”孩子们纷纷闭上眼睛,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过了一会儿,引导他们回到现实中,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将观察荷花美景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写出了一篇篇生动而富有诗意的作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荷花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仿佛每一朵荷花都在他们的笔下绽放出新的生命,这次奇妙的课堂经历不仅让学生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这些故事,虽然发生在平凡的校园生活中,却处处闪耀着教育家精神的光芒。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触碰、情感的共鸣和人格的塑造。作为小学语文班主任,我深感荣幸能够成为这些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们一同成长,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难忘记忆。
个人介绍:
胡颖颖,中共党员,渝中区解放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曾被评为渝中区教育系统优秀青年教师,渝中区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教育理念:
做一个有温度的引路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人才培养,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节点,弘扬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是我国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学习教育家精神,砥砺践行,是我们当代教师的必修课。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前进方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四有教师”、“四个引路人”,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都要求我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不断前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三尺讲台,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升华。被誉为“燃灯校长”的张桂梅,她坚信教育能够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通过教育让大山女孩们拥有更广阔的未来。在面对资金短缺、条件艰苦等重重困难时,张桂梅校长从未放弃,她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大山女孩们点亮了知识的灯塔,引领她们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择一事,终一生,张桂梅校长忠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用一生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与时代同频共振。张校长的先进事迹让我深深感受到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要常悟常进。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启迪智慧之心。“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授知识技能,启迪学生智慧,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果教师的业务素质高,学生喜欢听课,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就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怎么样,学生也就不喜欢听,不乐意上,学生就会从心理上拒绝接受,这样就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教师,我们要常常从这些方面自我检阅,学习一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目前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动态,才能准确把握自己、把握学生。在暑期教师培训中,来自广东德胜学校的一位信息科技教师讲到,信息科技是一门紧随时代发展的学科,每隔三年他就会主动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把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加入进来,因此学生非常喜欢他的课堂。这让我深深折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教学的热情,这样才能启迪智慧,培养与时代接轨的学生。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以无私的仁爱之心点亮希望之光。爱是教育的起点,是照亮学生前行道路、激发他们潜能与希望的重要力量。有仁爱之心的教师能够超越个人利益,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有爱,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前进的方向。这种希望之光能够照亮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而一个充满仁爱的教师队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家精神如同一座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道路。在教育这片广袤的田野上,我们用智慧、爱心和汗水,耕耘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教育的力量。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