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的足迹 汲取成长的力量——解放小学党支部走进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文摘   2024-11-21 09:09   重庆  

一场寒雨带来冬的讯息,给喧嚣的城市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萧瑟。

11月19日下午,在解放小学党支部的组织下,学校全体党团员冒着细雨来到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

重庆建川博物馆是全国首个洞穴抗战博物馆聚落,分布着8个特色鲜明的博物馆。这里是洋务运动时张之洞创办的汉阳兵工厂西迁重庆时的旧址,也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厂的所在地。博物馆由多个防空洞组成,洞洞相通,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痕一迹,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踏入兵器发展史博物馆,一边观看图片、文字、实物,一边倾听讲解。透过一份份文件、一本本古籍、一件件陈列品,大家了解到近代兵器制造的演变历程和汉阳兵工厂的发展历史,直观、深刻地认识到兵工厂在救国存亡、保家卫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被兵工人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


随后,我们来到抗战文物博物馆,这是建川博物馆的核心所在。一进门,满墙抗战老兵的红色手印映入眼帘,“老兵老矣,但他们的手仍然坚硬”,那满墙的红色如鲜血般醒目,让人震撼、崇敬。继续往前,更多珍贵的抗战文物和泛黄的图文资料展现眼前。“抗战必胜”不仅出现在报纸上,还绣在荷包、刻在墨盒和碗上。在那个全民皆兵的年代,这些话语时刻激励着物品的主人,传递着无穷的力量,强化着胜利的信念。这些文物资料仿佛将大家带入战火纷飞的岁月,战士们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身影、百姓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全体中国人团结抗战的决心都历历在目。那父亲送儿子从军时的“死字旗”,结合“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诗句,更令人心生无限敬意,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震撼。


抗战文物博物馆还重点呈现了重庆大轰炸及民众自救内容,既揭露了日军暴行,也展现出了汉奸丑态。党团员们在悲愤压抑的情绪中前行,走到最后,白底黑字的“日本投降了”字样映入眼帘,那一刻,所有人都如释重负,不禁在心中高呼:“我们胜利了!!!”

这次“行走的思政课”,对全体党团员来说,不仅是一次参观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思想的净化。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不忘历史,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精耕细作,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家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出对社会的应有贡献,才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最好回应与敬意。

历史将永远铭记先辈们的血泪与光荣。回首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开拓前行,守护并建设好先辈们奋斗的红色江山,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教育新业绩!



撰稿 | 童榆钦
编辑 | 胡颖颖
审稿 | 陈晓玲

渝中区解放小学
渝中区解放小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