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进士火烧观音院

文摘   旅游   2024-07-06 08:50   广东  


观音山因明朝山上建有观音院而得名。建筑具体时间未详,至雍正年间已久废,石柱尚存。民间相传观音院为“拐脚进士”周宗礼(一说叶志宽)所焚毁。观音院旧址今已看不出痕迹,上世纪五十年代,冠山乡群众集体开山凿坡,披荆斩棘,在各个山头种下了荔枝、杨梅、柿等各种果树。观音院所在的观音山于1958年栽种了大片荔枝树。



山上地面各处还散落残存着若干建筑的石构件,地表以下仍残留大量红色瓦片及破碎的瓷片。



下面分享的是二段关于“拐脚进士”怒烧观音院的民间传说故事。


传说一

冠山书院对面观音山有一座观音院。相传为进士周宗礼先祖富庶时所建,内常驻僧人数人,日常管理寺院。周宗礼年幼时就读冠山书院,家境贫寒,每天上学学习时,总听见对面山观音院钟声响,都是每天上中下饭点时间,于是便记在心内。一日午间放学后,便走向观音院,看到和尚诵经完毕正要吃饭。和尚看到中午还有人进来院中,便请周宗礼一起就餐。自此之后,周宗礼每日均准时而来,时间长了,僧众深以为厌。


有一日,院里大和尚说:“周兄台,你每日到寺里白食也罢了,可是,庵寺养的鸡,你怎么能偷呢?这岂不有辱斯文哩。”周宗礼闻言,解释说:“我周某虽穷,这偷鸡模狗的事,从来不做,你不能冤枉好人。”


大和尚说:“我听小和尚说,你刚才进进出出好几回,庵寺里的鸡现在缺少一只了。”大和尚又转口对小和尚说:“再数一遍,不要冤枉周兄台。”


小和尚又在寺里转了一圈,再数了一遍:“禀师父,实在少了一只。”大和尚迫着周宗礼说:“你既无偷,敢不敢在菩萨面前赌咒。”


“敢。”周宗礼干脆的回答。随之两手合十,面对菩萨:“我周某若有偷鸡,出庵门即跌折脚骨!"


周宗礼怒气冲冲地飞步回家,刚过那庵寺高门槛,一不小心,就跌下去,这一跌,脚骨折断了,大小和尚一阵哗笑:“我佛灵应,大慈大悲!"


周宗礼站起来说:“菩萨偏心,还算什么菩萨。看我一朝出头天,定要烧此庵,收拾秃驴!”便瘸着足回家。


周宗礼去后,院里和尚要拿化缘用具,在院厅墙角提起竹篓,发现鸡在竹篓之内,和尚一见,自知冤枉了周宗礼,只好消息封锁起来。


周宗礼医好了脚,发愤读书,终于得中进士。这时,他回到冠山,烧了庵寺,轰走了和尚。


传说

清雍正四年,观音院对面神山下仙龙村出了个进士,名叫叶志宽。叶进士未得中之前,家里穷愁得很,三顿不接,每日常常到观音院里吃和尚吃剩的饭菜,日子久了,和尚们都瞧不起他。


有一年,正是农历十月,稻熟时节,农夫挑谷上庵寺来还租,叶志宽在家饿得发慌,又上庵堂来要剩饭。剩饭早被和尚倒入粉缸中,叶志宽却蒙在鼓里,仍在那里进进出出地踱着,等候和尚开口施舍。


院里大和尚说:“叶兄台,你每日到寺里白食,这也罢了,可是,庵寺养的鸡,你怎么能偷呢?这岂不有辱斯文哩。”叶志宽闻言,急忙争辩说:“我叶某虽穷,这偷鸡模狗的事,从来不做,你不能冤枉好人。”


大和尚说:“我听小和尚说,你刚才进进出出好几回,庵寺里的鸡现在缺少一只了。”大和尚又转口对小和尚说:“再数一遍,不要冤枉叶兄台。”


小和尚又在寺里转了一圈,再数了一遍:“禀师父,实在少了一只。”大和尚迫着叶志宽说:“你既无偷,敢不敢在菩萨面前赌咒。”


“敢。”叶志宽干脆的回答。随之两手合十,面对菩萨:“我叶某若有偷鸡,出庵门即跌折脚骨!"


叶志宽怒气冲冲地飞步回家,刚过那庵寺高门槛,一不小心,就跌下去,这一跌,脚骨折断了,大小和尚一阵哗笑:“我佛灵应,大慈大悲!"


叶志宽站起来说:“菩萨偏心,还算什么菩萨。看我一朝出头天,定要烧此庵,收拾秃驴!”便瘸着足回家。


叶志宽去后,还租的农民也纷纷挑篓回归,一个农民把那二只相叠的谷篓取开,里面跳出一只鸡来,和尚一见,自知冤枉了叶志宽,只好消息封锁起来。


叶志宽医好了脚,发愤读书,终于得中进士。这时,他回到观音山,烧了庵寺,轰走了和尚。


按观音院或毁于明末清初之战乱,此二段民间传说多为牵强附会的故事,除人物不同外,情节几乎一模一样,能够查证的地方与史实多不相符,且潮汕地区其他地方也有若干几乎相似的传说故事。)







附录二进士简历:

周宗礼(1532-1604)
字子仁,号复台。嘉靖三十年进海阳县学,嘉靖三十七年广东乡试第七名举人。万历二年会试第一百二十七名,殿试二甲五十八名,赐进士出身。

历任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贵州清吏司主事、福建清吏司员外郎、山东清吏司郎中、江西袁州府知府、广西梧州府知府、广西按察司副使。

叶志宽(1700-1765)
字孟学,号栗轩。康熙五十九年进澄海县学,雍正四年广东乡试第二名举人。雍正八年会试第二百名,殿试三甲二百三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历任署理广西平乐府富川县知县、署理昭平县知县、恭城县知县、直隶顺天府宁河县知县、天津府青县知县、河南南阳府裕州知州、开封府郑州知州。

整理:明铭


交流请加微信:

xt13926780909

投稿信箱:

2211088199@qq.com


 家在冠山  记住乡愁



家在冠山
家在冠山,根在潮汕;连结乡情,搜集文献,研究与传承潮人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