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凤凰山,群峰环抱,众水争流,这里是历次革命时期无数英勇的战士坚持斗争的地方,也有不少烈士献身在这一带。
医务处的同志在这里同样受了血和火的战斗洗礼,历练了极其严酷的考验,终于建立了这个后方医院。回顾其建立和发展历程,离不开一位不算正规医师的杨医师,倾尽心血带领同志们共同创建起来。
上世纪的1936年,杨在澄城认识了地下党员陈锐志同志,在其爱国思想的启发鼓动下,参加他领导的“读书会”,经常互相推荐阅读各类进步书籍,这些读物激发广大热血青年掀起抗日救国保家乡、不做亡国奴的运动。
杨老有重听(耳聋)的生理缺陷,但生性好学,从小与书本结上缘分,平日又自学了中医书籍。有这个基础,为其日后革命生涯中增添了一定的助推力,受用终身。
七七事变后,在锐志同志的领导下,杨参加澄海青年抗敌同志会(原称青年救亡同志会)。在抗日救国的鼓舞下,毅然投身于抗战大潮中。
君勉在澄城负责一区的工作,日夜忙于编写大字报,出版墙报,口头宣传,绘制抗战地图,发动群众乐捐物资支援前线。
潮汕沦陷后,他随队伍进苏南过樟东,踏上莲花山,参加周边地带的活动。
1940年春,国军和地方团队反攻被日寇所占的澄城。澄城光复后,日寇反扑,战斗持续了三天。杨参加了战地救护。由于共产党员和青抗会员等的抗日爱国工作突出,杨和几位同志被国民党列为异党分子,加上“抗日有罪”而遭监视和通缉。因此,由组织调赴潮、普、惠隐蔽。辗转至1945年上半年,上大南山参加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任卫生所主任,后二支队后方医院成立,杨任指导员。
不久党代表林美南同志为了提高杨之医术水平。亲自带领他同赴普宁流沙墟,向余秉坚医生“拜师”讨教。经余的认真传授培养,确增加了医疗技术和药物等知识,并获赠一些医疗书籍。及后在后方医院工作中再向陈健生医生学习。杨笑说“我这只三脚猫”也有进步了。
游击战争低潮时,队伍决定暂行疏散隐蔽,杨被调回潮澄饶,即往饶平海山岛坂上小学任教。在校期间,适逢冬季流行脑膜炎疫病,形势危急。陈谦同志为了解除人民群众的疾苦,急忙想方设法筹措款项,购买一批盘尼西林等药品,交付杨医师配合当地中医陈湘流深入疫区进行施药救治,及时挽救了一批群众,保住患病群众的生命安全。
通过这次对疫情的抑制,从实践中也给后来的医疗事业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1947年,支队政委吴健民同志带杨到莲花山入伍。途中当路上没有行人时,吴同志说:医师啊,我们的医疗任务除治疗队伍伤病员之外,也要尽可能关心医治贫苦群众的健康,这是一种教育发动群众最有效的“武器”。这个指引使杨终生不忘。
1947年底,杨与“大鼻李”(余锡渠)同志在大钱为发生疟疾的李钗打针,“画符”(即开出草字的药方)治病,李钗病愈后入伍,后被敌人杀害,成了英雄的女烈士。
在队伍中,杨从不在工作和生活发生困难时愁眉苦脸,总是笑容挂在脸上。除了关心队伍同志外,还亲近群众,为他们解除疾病痛苦。曾一次连续翻越五座山岭,只为替有病的村民看病、打一针、送上一包药。虽奔波劳累,辛苦一场,却换得群众对共产党的美誉。俗话说,好事传万家,感动了不少群众。
一次夜行军,队伍到达红花树宿营,要做饭,部队同志叫门,群众怕白军不敢开声。杨主动叫门,群众即开启了门。哦,是医师同志兄。因为杨的鸭母声群众普遍熟悉,平时有不少群众没见过面,偶有家人得病,开口便说去找杨医师,这说明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建队伍初期,医院没有固定位置,除上前线配合救护外,杨医师总是带着助手在山区几个支点之间巡回。从大钱到官头輋入五股,上双垭,过大山,进白水湖、彭溪至凤凰墟,凤凰解放后又上乌岽。杨少年时是学校运动员,跑路轻捷,有时带卫生员出门,小姑娘跟在后面要小跑。我们自嘲说,这是“山地一景”。
1949年春,四支队扩大队伍,为服务队伍需要,相应建立起医务处。开始苦于卫生队力量太小,后来来了一批海外、平原的卫生人员。为了培训新卫生员,又苦于没有教材,幸得吴健民同志从香港带来了一本柯麟同志编的《生理卫生》,还有一本《白求恩》,杨以这两本简单的技术和政治书为基础,着手摘编了三本小册子《常见病的常识》、《简明药物》《简易救护》,还绘了封面。
由于处在残酷的战争环境,物质欠缺,生活处在不稳定的困境中。杨对待事业认真负责,在这敬业精神支配下,动脑动手,使医务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医护人员达六十多人。他把所有业绩归功于党的好领导及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
光阴荏苒,当年在这条战线工作的男女小青年已逾古稀,离开工作岗位,过着安居、温饱、幸福的晚年生活。
2007年7月
1949年10月30日第四支队医务处工作同志留影。后排左一为杨君勉。
来源:《杏园彩笔》
交流请加微信:
xt13926780909
投稿信箱:
2211088199@qq.com
家在冠山 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