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绘科普】当你吃饭时,胆囊和胰腺在干什么?

健康   2024-11-23 07:59   北京  

开栏的话


氧气如何送达人体各处的?血管是怎么一点点堵住的?为何呼吸系统总受病菌侵犯……


有时,医学保健知识是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抽象难记的。


生命时报开设“漫绘科普”栏目,以形象的绘画,让这些知识“活”起来,让你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胆汁胰液是怎么分工的?

胆汁和胰液都担负着消化吸收脂肪的重任,但分工又有所不同。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带你看清它们如何发挥作用,促进脂肪消化。

审核专家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闫秀娥

本文作者丨生命时报记者 王思予
绘图丨马宏亮

收到信号,胆囊开始收缩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呈金黄色,成年人每天约分泌500~600毫升。在非消化期,胆汁主要储存在胆囊内。



当接收到“开饭”信号后,胆囊会开始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

胆汁最大的作用就是消化吸收脂肪,在这背后,胆汁小分队中的胆盐、卵磷脂、胆固醇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会将大块的脂肪打散成微小的油滴,分散在肠液中,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胆汁一步步消化分解脂肪

胆汁中水分占97%,胆汁酸占比约1%~2%。虽然胆汁酸占比低,但发挥着巨大作用。

它能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胆盐,并像洗洁精一样,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滴,后续胰酶将脂肪微滴水解,胆汁酸又进一步将脂肪的水解产物变成脂肪微粒,微粒比微滴更小,从而帮助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在消化道中被吸收。



暴饮暴食让结石悄悄形成

胆汁小分队的成员平时相安无事,共同维系着团队稳定,但如果人长期暴饮暴食或喜食油腻食物,胆汁中的胆固醇会呈现饱和状态,并与黏液糖蛋白、黏多糖、大分子蛋白、钙和镁离子等“抱团”,形成结石。
石头越攒越多,会引发胆痉挛、胆绞痛,甚至堵住胆囊和胆管出口,导致胆囊炎和胆管炎。



进食后,胰液开始分泌


胰液的分泌由胰腺中无数的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完成,成年人每天分泌胰液量达1~2升。


处于非消化期时,胰液几乎不分泌或很少分泌。人进食后,胰腺会收到十二指肠发出的刺激信号,腺泡便开始分泌胰液,并通过胰管运往十二指肠。



3种酶共同发挥作用


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包括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等。


  • 胰淀粉酶

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小分子糖类,这是碳水化合物消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 胰脂肪酶

处理脂肪的利器,可把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在胆汁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脂肪能被人体吸收。


  • 胰蛋白酶

处理蛋白质的能手,可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或小肽段。



通过这些酶的协同工作,胰液能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解,确保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被人体吸收。


饮食无度招来炎症


胰腺每天勤勤恳恳地分泌胰液,但如果人们饮食无度、过量饮酒,胰腺不得不拼命“加班”,胰液分泌过多,会造成胰管内胰液引流不畅,导致胰蛋白酶在胰腺内激活,消化自身,从而引发胰腺炎。



胆和胰腺是一对“好兄弟”,胆管和胰管最后会合并成一个通道,通向十二指肠。它们中任何一方出现问题,另一个都容易遭殃。


因此,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按时吃饭,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不喝酒,饮食宜清淡少油,少吃夜宵,多吃蔬果;避免过劳和熬夜,多运动,有助消化系统的健康。▲


本期编辑:徐梦莲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转载咨询:010-65363791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喜欢,就点个“在看”

生命时报
☆人民日报主管,环球时报主办,一家具有国际视野的大众健康媒体。 ☆每天教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一用就灵的科普知识,做你值得信赖的“家庭医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