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一个困扰着广大职场人的年龄红线。对于广大体制内人员来说,这个年龄已在方方面面影响着自己的前途和发展。其中影响最具有广泛性、实质性、持续性的,莫过于遴选考试中的35周岁的年龄截止线,虽然有着四川、宁夏等地放宽年龄限制探索,但是从最新的招录情况来看,从中央到大部分省市仍延续惯例,说明主流导向仍是如此。
关于年龄报考限制的问题有许多人做过解读,但是更多是从干部发展的角度。不知道各位想过没有,遴选考试将年龄卡在35岁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特别是在今天我国提倡大健康的背景下,这一资格限制又赋予了新的意义。
看到大健康这个字眼,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跟医学、疾病等字眼做联想,由此产生疑惑,遴选考试年龄限制和这些问题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恰恰是因一字之差造成的认知偏差。要理解遴选考试年龄限制和大健康的关系,理清概念是基础和前提。
大健康指的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它的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到各类组织为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动。
理解了大健康的基础概念,我们也能明白,遴选招录作为选人用人的组织行为,其健康发展也脱离不了大健康的范畴。其年龄红线的设置,或与以下五个方面的潜在因素有关。
身体健康
年龄的增长带来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身体健康上。一般来说,人们的体力和精力在35岁之后都开始走下坡路,即便坚持锻炼。在工作上也难以再像20多岁的年轻人那样随便熬几个通宵,日行两三万步。口说无凭,让我们看一些科学研究情况:
2023 年,中国暨南大学附属珠海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联合团队在行业期刊Phenomics上发表一篇研究成果,通过分析43096名20-88岁无已知疾病的健康个体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表型和细胞分化状态,得出35岁以后中国成年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就逐渐开始走“下坡路”的结论。还有医学研究表明,35岁是人类大脑的认知顶峰,其后便会显著下降。
遴选考试选人用人的目的,正是选拔更多身体素质好,能胜任高强度脑力、体力工作节奏的“牛马”,完成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这一点在许多职位的说明中有着明确的体现。年龄增大势必加大身体健康不佳的风险,这显然与用人单位的招录初衷不相符合。
心理健康
发展心理学说:“The thirties are a decade of permanence.(3开头的年纪是一个追求恒定的阶段)”。意思是30岁后,人们开始有一种想要笃定地安定下来(settle down)的渴望。随着年纪增长,大多数人的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迫切。扪心自问,许多30+的考生,是不是本着离开繁忙的基层,去个相对单纯的单位躺平且获得更高的薪资和福利,同时在职级晋升上也能驶入快车道的想法参与遴选?一些上岸以后躺平和佛系的不佳心理状态,也确实会让用人单位为难。
除此之外,伴随着年龄增长的,还有阅历和压力,许多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遭遇挫折,出现持续的、弥散的失败感、不满感,甚至有抑郁、偏执等情况,且年纪越大,调整越难。《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报告》指出,近五年来,中年男性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发病率分别上升了20%和15%,而他们的平均求助时间比女性晚约6个月。这样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工作和成长。当然,用人单位也预判了你的预判,这也是许多招考部门会将心理测试加入到招录环节中的原因。
财务健康
我们都知道财务自由,这是我们大部分打工人的终极梦想,财务健康却相对小众。在我看来,财务健康比财务自由更加重要。
财务健康对于考生而言,就是说我们的收入既能够拥有有房有车有存款的生活,也有着较小的财务压力,还能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而35岁以后的中年人,许多人都有着上有老下有小以及各类房贷、车贷等经济压力,遴选上岸以后,更可能面临着异地等问题,生活成本的增加也是必然。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不能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作为上岸后生活质量的后盾,那么很多人很难稳住好好工作的心态。比如每年中央遴选上岸的人,很多都是家底殷实的考生,很难说不是因为财务状况良好而得到单位青睐。
财务健康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也有重要意义,每年组织招考需要承担一定的工作费用,如果没有准入门槛,考生蜂拥而至,势必会增加各种成本负担,加大财政压力,而效果却大同小异。因此,在投入产出比的考量之下,设置35岁的年龄门槛,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考务支出,更好的算好遴选考试的“经济账”。
社交健康
社交健康(Social Wellness)一词是一个时髦的表述,并在当下获得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交健康既包含社交过程中的健康产业,也包含健康的社交关系。对于遴选招录单位来说,对于社交关系的健康程度越发重视。举个身边的实际案例。在朋友参与遴选考察的过程中,考察组就直面询问朋友的社交关系,朋友都是哪些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等等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是跟用人单位性质有关,还是已然成为当下遴选考试选拔的必备要求。
虽然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职位的晋升,为了提拔晋升或者融入当地环境,许多人的社交圈子也更为复杂,这一过程并非所有的社交都是健康社交,由此也带来许多风险和隐患,比如在遴选公示环节出现信访等不良影响,影响用人单位形象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广大基层干部来说,35岁的年纪尚属于年轻干部序列,进入重要领导岗位、扩大更复杂社交圈子的人毕竟还是少数,且因为有着进取之心,尚有动力约束自己的社交行为。因此,从这个维度讲,将社交健康作为遴选考试年龄门槛设置的指标,也有一定意义。
环境健康
当下,各级各部门都在要求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健康的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
一方面,如果取消年龄限制,放任一些年纪大且有着高职级的公务员,遴选上岸后躺平或者倚老卖老,不积极开展工作,会加重别人的工作负担,更会切实影响单位的作风氛围。同时,这些工龄长、职级高的人员上岸后却又拿着比年轻人更高的薪资收入,既会加剧不公正的竞争环境,不利于单位的和谐稳定。
另一方面,干部年轻化是当下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趋势,《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明确要求优化年龄结构,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地方的组织部门会根据上级要求,在单位班子选拔中提出明确的年龄结构和人员比例,35岁甚至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进入领导干部序列,成为干部队伍结构优化的新常态。
除此之外,在干部培养的过程中,35岁也是体制内默认的干部年轻与否的“分水岭”,通常认为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能够胜任一定职位和职务的干部称之为年轻干部,这样的干部学习能力越强,组织培养的潜力也越大,发展前景也越明朗,个人努力奋斗的动力也更加充足。这些都有利于营造一个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干部发展环境,自然也纳入遴选招录的条件设置范围。
一个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关乎到选人用人这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事项,往往有着多重的考量和多方的论证,才能最终将政策要求呈现到大众的面前。从时下热门的大健康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让我们能够“以小见大”,由35岁这样一个年龄条件背后引申的现实问题,进一步理解遴选招录与大健康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辩证统一关系,也为广大考生备考和上岸提供了全新角度的诠释和参考。“勿谓言之不预也”。在遴选备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大健康的养成,只有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才能够更好地凝聚合力,一举成功。
不知道各位朋友还有哪些不同的角度和见解,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来源 | 新北辰归舟
排版 | 新北辰欢颜
图片 | 文中插图均来自公共网站,非商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