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研究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德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发起,联合全国百所高校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科学家精神大家谈”全国研究生网络接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示活动。
活动旨在构建全国高校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科学家精神大家谈”青年研究生宣讲平台建设,继承和弘扬各学科领域学术大师的科学家精神,积极引导青年研究生接力精神火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及区域战略发展大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科学家精神大家谈”活动将围绕科学家精神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这一核心命题,联合100余所高校研究生媒体共同参与活动,持续100余天网络接力,面向全国高校研究生讲述一个或多个本校本地的科学家事迹,通过讲述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团结协作、奖掖后学的动人故事,凝聚科技强国的思想共识。
今天,主题活动第二十期推文
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开大学
我国农药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的开拓者
南开大学老校长
杨石先先生
✦
•
✦
“我(杨石先)一定将今后的余年和生命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献给我们亲爱的党,绝不强调个人兴趣、绝不计较个人利益,努力从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成为共产主义的幸福的大家庭……”
这是杨石先在入党志愿书中的一段文字。1960年,63岁高龄的杨石先伏在案前,一笔一划深情地写着。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那个年代——
1
初心立壮志,矢志献祖国
杨石先从小立志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经过八年的寒窗苦读,他终于以优异成绩完成在清华的学业。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他三次西渡,探索“科学救国”与“教育救国”之路。
1918年杨石先(四排左三)
在清华留美学校毕业时与同学合影
1947年,当他准备回国之际,印第安纳大学化学系主任兼研究院院长挽留他说:“你们国家正在打仗,华北就要成为战场。您可以把家眷接来,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我们非常需要像您这样有才干的人。”杨石先毫不迟疑地说:“我们国家更需要人,我要把我的知识奉献给祖国。”他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研究条件和生活待遇,第三次踏上了归途。
杨石先在南开执教的62年中,历经了南开大学历史上最为跌宕起伏的阶段。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孕育着爱国主义和抗日反日思潮的南开大学进行了无情的轰炸。杨石先身受其痛、目睹其惨,满怀救亡奋强之情的他投身科教,以其毕生所学,全力奋战,在民族的凄风苦雨中,将南开大学完整地交到了党和人民手中。
2
勇攀峰顶立,研新护粮安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水稻产区发生了严重的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又被称为水稻的“癌症”,水稻只要得了这种病,每年产量会减产百分之十,严重地区甚至高达百分之四五十。当时,日本已经研制成功了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农药,但对我国进行严密技术封锁,以最高昂的价钱售卖给我国。
此时深知国家需要,深知农民之苦的杨石先明确公开提出:借鉴外国的经验,搞自己的新农药!杨石先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开始了不屈不挠、夜以继日地钻研,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实验,终于在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方案,做了差不多一百个合成物,试验了近十几条路线后,研制出了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新农药——叶枯净!它可以一举消灭水稻的白叶枯菌,使高产杂交水稻每年至少增产一两成,但每吨的生产成本却不到“舶来品”的一半!
杨石先在做实验
在中国的广袤农田里,农民们洒下了第一代农药,它不是舶来品,而是出自中国科学家之手,出自南开大学一间小小的农药生产车间……杨先生率领南开大学元素所的科研人员,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征服了水稻“癌症”,填补了我国农药领域的又一个空白。
3
烛光映桃李,倾心育才人
杨石先不仅是我国农药化学、元素有机化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也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他教泽广布、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育了几代栋梁之材,仅解放前输送出国的学子就有200多人,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便有十余人。其中如杨振宁、唐敖庆、殷宏章、蒋明谦、邹承鲁等都是驰名中外、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杨石先在讲课
在南开60多年的教学中,杨石先校长将与国计民生联系较广的有机化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承担着最基础的化学课程教学工作,处处事必躬亲,身先士卒。无论在南开或是西南联大,杨石先校长始终坚持亲自讲授基础课,直至身居学校高位。杨石先的学生申泮文院士曾深情回忆道,杨先生每次讲课都进行认真的准备,教授时先点明课程重点,再铺叙讲授,而后辅以演示实验。课堂上,他仪容严整、语言简练,讲课节奏精准,富于启发性,很受学生的欢迎。
除了课堂的深入浅出,杨先生也十分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当时经费、仪器、设备、药品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他仍坚持把化学实验列为化学系学生的一门主课,并亲自从国外购买仪器,完善实验设备,经常到实验室亲自指导学生做实验。
南开大学杨石先雕像
师道无私,哺育人才,数十春秋,为党为国。杨石先校长把自己一生的心血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洒在了我国化学科学的事业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这是贯穿他一生的主线。
步入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杨校长的雕像巍然矗立,永远地守护着他从未离开过的青青南开校园。他是一座灯塔,照亮南开未来发展的道路,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后继之人,不忘初心,奋斗前行。
知中国,服务中国。南开大学师生满怀激情地接过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矢志不渝地投身于国家科教事业发展之中,书写着新时代南开人科技报国的壮丽篇章!
✦
•
✦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让我们以科学为媒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以理想为帆,以信念为桨
肩负时代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河海大学研究生会
下一段科学家故事,由你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
发起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七所高校研究生会
本期主办单位:南开大学研究生会
本期承办单位:“南开学生会组织”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