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优秀导师团队育德育人引领示范作用,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开展四川大学第十届“德渥群芳”优秀导师团队评选活动,“川大研究生”微信公众号将对部分获奖团队事迹进行展示,以充分展现导师团队育人成效,宣传一流研究生导师团队。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
佛教与敦煌学研究团队
听听何剑平教授团队的故事
教师简介
何剑平,一九六四年出生,甘肃敦煌人。一九九二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一九九七年考入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师从王小盾教授攻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师从项楚教授。2006年8月-2007年8月在韩国东国大学中文系讲学。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刘禹锡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佛教文献、佛教与文学艺术的比较研究。著有《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合著)、《唐代白话诗派研究》(合著)、《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等著作。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敦煌学辑刊》、《敦煌研究》、《宗教学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唐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参与撰写的《唐代白话诗派研究》,2007年4月获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又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独著《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2010年获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PART1
立足川大,结缘敦煌
1990年12月,项楚(左一)与潘重规、郑阿财参加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何剑平教授带领的团队肇始于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项楚先生,在继承和发扬乾嘉朴学及近代蜀学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推进多学科的深度合作,融汇雅俗,贯通古今,构建了中国俗文化研究的新体系。本团队在多个学科领域处于前沿地位,特别是佛教语言文学和敦煌学等。
当被问及团队的学术研究如何与佛教及敦煌学结缘时,何老师笑着说,“这样一个历程可以用一句格言来概括,‘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团队的创建与敦煌学的关系应该从项楚教授与敦煌学的殊胜机缘谈起。
项先生从中小学时代就开始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2年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取四川大学研究生。当时项楚教授潜心研究的对象,是在我国传统社会文化高涨时期涌现的世界级的伟大诗人,而这些伟大诗人的不朽作品,恰好是项先生从童年时代起就深深迷恋着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使项先生转向了新的研究领域。1976年,项先生从中学被借调到《汉语大字典》编写组工作,负责从《敦煌变文集》中摘取编写字典所需要的例句,初次接触到20世纪初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大量唐五代通俗文学作品,诸如各种体裁的讲唱文学、歌辞、白话诗等。为弄通敦煌文学中有关佛教的诸多问题,项先生通读了《大藏经》等若干部篇幅浩繁的大书,不仅积累了敦煌文学研究的许多宝贵资料,而且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可以说,从这时起,项先生和敦煌学结下了殊胜因缘。此后,项楚教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人才。正是在项楚教授严格要求、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下,一批青年才俊秉承了他严谨的学风,在佛教与敦煌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PART2
沉潜其志,厚积薄发
何剑平教授秉承项楚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沉潜其志,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于佛教与敦煌学的研究之中。何老师回忆道,项先生教导他“学者需保持沉潜的心境”“学术创新需要深入思考,提高研究质量亦非一蹴而就,需要忘我的精神投入”。受到项先生的影响,何老师在自己成为研究生导师后,同样主张培养学生应当先“沉潜其志”,先让学生通读几部重要的典籍,以后方能“厚积薄发”。
对于敦煌学的研究而言,打破学科划界,采用综合研究手段是重要的治学门径。各种学术之间从来就不是隔绝的,现代学术研究显示综合趋势。因此,何老师主张,学生在深入研究敦煌文学的同时,也要在语言、历史、宗教、民俗等相关学科上下一番功夫。“我们面对的研究对象是多元文化的交汇,我们要了解产生敦煌文学作品的那个历史环境,须拓宽知识领域,方能应付裕如。再就是研究者须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情境,我们虽然以研究敦煌文学为方向,可是眼界始终要放得更开阔些,力求更多地了解那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乃至某些细节,实际上就是要透彻地了解产生敦煌文学作品的历史环境”。
此外,何老师还提倡“闲步交流”,即通过课后与学生一块散步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在何老师看来,学生面对老师时总会有无限的压力,严肃的教室环境无形之中又会将这种压力放大,这样就难免造成学生紧张,有时甚至话也说不利索。而当师生之间一块课后闲步时,交流氛围会轻松许多,学生也更容易向老师敞开心扉。何老师的一位研究生谈到这种交流模式时称,“每次课后与何老师一块从文科楼散步到小西门,一路上老师从不主动发难,只是静静地等待我们提出困惑,再四两拨千斤地为我们指点迷津。即使一路无言,默默地走在老师身边,我也总能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我。”在何老师“闲步交流”的指导下,不少学生由此而获得博士论文的写作灵感。
PART3
国际视野,中国话语
曾经,国际敦煌学界流传着“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如今,项楚先生、何剑平教授团队在佛教语言文学和敦煌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处于前沿地位,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学术赢得了荣誉。
佛教与敦煌学研究历来是一门国际化的学问。对此,何老师要求研究生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中有所突破,更要在面对不同国家的学者能够讲出自己的创见,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
川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