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川大听讲座
「READING」
研学于心,集术于行。“我在川大听讲座”专栏旨为全校研究生提供一个集中获取全校范围内学术讲座信息的平台,通过统筹整合全校学术活动资源,每周定期收集各学院可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的学术讲座信息,并制作课表整合发布,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获取各类学术资源,提高学术素养和学术交流水平,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发展。
本周(11月4日-11月10日)将有3场讲座,涉及诗歌唱和、诗歌应用、闺秀文化等话题,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同学积极参与!
一周讲座预览
11.8/周五
巩本栋:诗词唱和与文学演进
举办单位:文学与新闻学院
举办时间:2024年11月8日(周五)14:00-15:30
主讲嘉宾信息:巩本栋,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大学人文社科高级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诗学》主编等。曾任韩国延世大学、香港珠海学院、台湾东华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主要学术著作有《唱和诗词研究》《思想与文学》《辛弃疾评传》《宋集传播考论》《宋代文献编纂与文化变革》等。
讲座简介: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唱和是一种很普遍的文学现象,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学交往方式。它不但源远流长,历久不衰,而且,对文学创作水平的提高、文学集团和文学流派的形成、文学史的演进等,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讲座即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例,对诗词唱和的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等,略作论说,希望有助于文学史的研究。
举办方式:线下
面向群体: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418会议室
讲座面向群体开放名额:不限
讲座报名参与方式:无需报名
11.8/周五
胡传志:面对灾害,文学何为?——论道光年间周凯、蔡廷兰的澎湖赈灾诗
举办单位:文学与新闻学院
举办时间:2024年11月8日(周五)15:30-17:00
主讲嘉宾信息:胡传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高水平导师,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元好问学会会长。著有《宋金文学的交融与演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元好问传论》等。
举办方式:线下
讲座简介:道光十一年至十二年,澎湖遭受严重旱灾、风灾和盐碱灾福建省兴泉永道道员、擅长诗画的周凯受命前往赈灾,澎湖书生蔡廷兰上《请急赈歌》四首,周凯答以《抚恤六首答蔡生廷兰》。二人间的诗歌往还带动了澎湖通判蒋镛、台湾府凤山县令徐必观等人的创作。这些诗歌不仅记录了当地灾情、风情以及多方联手赈灾的过程,还积极发挥诗歌的应用功能,以诗歌来协调和促进了赈灾工作,激励蔡廷兰等本地人才的成长,推动当地诗歌和文教事业的发展。
面向群体: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418会议室
讲座面向群体开放名额:不限
讲座报名参与方式:无需报名
11.8/周五
举办单位:文学与新闻学院
举办时间:2024年11月8日(周五)17:00-18:30
主讲嘉宾信息:赵厚均,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学文献中心主任。近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闺秀文学,已出版专著《明清江南闺秀文学研究》,辑录校点有《蕉园七子集》《吴藻集》《归懋仪集》等闺秀的别集,担任《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副主编,参与《江南女性别集》(1-7编)的编纂。
讲座简介:清乾嘉以来,江南地区的闺秀文化趋于极盛,许多才女脱颖而出,归懋仪即其中之一,其诗作兼具女性的清新柔婉与男性的雄壮浑厚,为时人所称道。受时代风气之激扬,她走出闺中,与袁枚、李廷敬、潘奕隽、陈文述、龚自珍等乾嘉名流以及席佩兰、王倩、屈秉筠、季兰韵、汪端等才媛广泛交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交游网络,以此构筑“跨越闺门”的公共空间,这为她博取了显赫的声名。因而,在家道中落时,她得以依靠朋友的资助,以及游走于江浙间充任闺塾师,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归懋仪的“朋友圈”和生活世界,是考察此期闺秀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举办方式:线下
面向群体: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418会议室
讲座面向群体开放名额:不限
讲座报名参与方式:无需报名
END
以上就是「我在川大听讲座」
带来的本周讲座信息整理
期待同学们踊跃参与!
川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