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不厌恶李子柒的文化滤镜:在德国农村的思考

文化   2024-11-21 12:50   贵州  


在德国农村旅游期间,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德国农民的精神面貌。

在中国,“农民”几乎等同于一种气质。毫不夸张地说,在国内,当农民的人,外人几乎一眼就能识别。

不仅如此,农民气质还会传染给下一代。农民的孩子,哪怕已经脱离了农业或农村,此生仍然很难洗净从父辈那里沾染的气质。比如,经济学者张维迎,尽管留学英国归来,身为北大教授,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他的确是放牛娃。

在德国,从外在气质上,几乎很难辨别种地的农民和城里的非农民。

德国的农民干的活,明明和中国的农民差不多,为什么气质差异却如此之大呢?可见,塑造一个人气质的重要因素,并非他们赖以谋生的职业。

我个人认为,中国农民与德国农民气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中国,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身份。

当我们说“张三是农民”的时候,这句话所隐晦强调的,更多是作为身份的农民。

虞乐仲
高敏感自恋型人格的浙大博士,50岁高校辞职。独行天下,不婚不育。超越左右,独立思考。面向精英,小众写作。直抵核心的洞察力,于细微处捕捉时代精神症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