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如此在意最后怎么死:旅行路上的思考

文化   2024-10-18 12:22   土耳其  

(2017年一月,我在恒河边的凝视)

年老之后,人生即将落幕之前,一路旅行,路死路埋,化作泥土。这种告别世界的方式,有些人觉得恐怖,有些人却觉得充满诗意。

2017年春节前夕,我独自到印度旅行。在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我碰到一位美国老人。

他终身未婚,七十多岁,正一个人行走世界。玩累了就就地住下来,体力恢复了又继续。他告诉我,他打算让生命在路上终结。至于哪里,他毫不在意。

那一刻,我的灵魂被触动了。

那几天,我住在恒河边。每天都会走到焚尸场,坐在凳子上,看着一具一具呼吸停止的印度教徒静静地躺在柴堆上,在人们平静的注视中,被从下往上窜的火焰吞噬,慢慢化成一堆灰烬。全程听不到亲人和朋友们悲伤的痛哭。

在恒河边的石头台阶上,坐着躺着一排排到河边等死的老人和病人。面对随时降临的死亡,他们一个个脸上都透着一股参透人生的安详和淡定。

也许是印度教徒对死亡的态度感染了我,一向看到尸体就浑身瑟缩的我,那一天坐在离一具具尸体几米远的地方竟然毫无畏惧感,但内心却满是苍凉感,因为我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尽头。

连续四年,独身的我都是独自在旅途中过春节,既是为了旅行看世界,也是为了避开春节的氛围。那是一年到头价值观碰撞最剧烈的时刻。

“既然所有人的结局都是化成灰,那生命的意义究竟在哪里?”离开恒河,在随后印度之行的旅途中,我的思绪不断地指向这个终极的追问。

越追问,独身立场越坚定:“生命没有意义,每个人必须用自己的方式赋予它意义。” 

中国人非常忌讳谈论死亡,可事实是,他们一辈子几乎都在默默地为死亡降临之前的最后几年做准备——省吃俭用、存款买房、结婚生子、继续省吃俭用、给孩子买房、带孙子……所思所想无不指向人生的终点。

到最后一刻,唯有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群人,流着泪,目送着自己被埋入泥土或推进火化炉,他才死得放心,终觉一辈子没有白活。

他们一辈子的人生就这样悬挂在自己闭上眼睛之后无法掌控、无法感知,却大体可以相信的事情上,由此获得稳定感和终极意义。

经常有人指责不结婚生子的人太自私,只图自己痛快。单身的人完全可以反唇相讥:“你结婚的目的是因为惧怕孤独,希望365日有人在你身边陪伴你。你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他们可以照顾你。你难道不自私吗?”

或许对方可以辩解,自己把小孩带到人间,能说不伟大吗?其实,人活一辈子所经历的苦与乐大体相当。因此,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从娘胎里带入人世间,无所谓幸或不幸。

我从来没有否定所有的爱情和亲情。我要表达的意思是,人大都天生向往自由。在我们周围,心里装着诗和远方,想独身一辈子的人,其实很多。

然而,对孤独(老去)的恐惧,让他们放弃了本心,磨平了棱角,选择追随大多数人。他们的人生和自我意识就这么被群体裹挟,伴侣和子女更像是未来的赌注。

为了这场“赌博”,他们投入大量金钱和感情。然后,努力说服自己“这是爱”。他们从此岸世界(日常生活)的奉献中,获得西方人只有从彼岸世界(宗教世界)才能获得的崇高感。

很多人甚至用这种“崇高感”居高自傲地对下一代进行理所当然的价值绑架,导致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陷入循环反复。

大多数人到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耗费了几十年,不过是把自己活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谁都没有认真地活过,尽管看去都活得非常认真。

二三十岁年纪尚轻的时候,我几乎意识不到人生会有终点。从去年开始,到了中年之后,隔三差五就听到或见到身边的亲人、熟人惨遭意外或油尽灯枯,我才清晰地意识到,人是会老的,终将有离开世间的那一天。

有时候,看到身躯佝偻,步履蹒跚,拄着拐杖的老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将来老了的样子。那一刻,人生的尽头似乎若隐若现。

很多亲戚、同事、朋友、学生担心:“不结婚,将来很老了,想喝杯水都没人倒,怎么办?” 这些人的疑虑不时会引发我去思考“独身到最后的死法”这个冰冷残酷却无法回避的问题。

有一点是笃定不疑的:追随自我,酷爱自由,终身不想被孩子拖累的我,同样不能容忍自己拖累别人。如果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了,生命也就毫无质量了。有人照顾,多活几年,又有啥意义呢?

有子孙后代的老人,哪怕忍受病痛也舍不得撒手人寰,这很好理解:“我现在全身是病,活着非常痛苦,但我舍不得儿孙啊”。在生命已经走到连想喝一杯水都需要别人倒的时候,他们是用对儿孙的恋恋不舍来平衡生活的毫无质量。

独身的人没有这方面的情感牵挂。正如塞涅卡所言:“我不放弃老年,如果大部分身躯尚属完整的话。但如果我的头脑开始动摇,如果器官一个一个地损坏,如果剩下的不是生活而只是呼吸,我情愿离开这座腐烂的、摇摇欲坠的大厦。”

我们投胎到人间就相当于向上天贷了款,最后都要归还。

有些人贷款买房。还清之后,才住进新房。没住几天就死去,但大多死得心满意足:“我辛苦了一辈子,任务终于完成了”。

有些人则是贷款买房之后,马上住进新房。还清贷款后,没几天就死了。他们同样死得心满意足:“我的生命终于到头了,但总算享受了一辈子”。

两种生命长度相当,起点终点似乎都一样,但是前一种人的生命逻辑是指向未来,后一种人的生命逻辑则是指向当下。仅仅为了最后几年有人照顾或陪伴而结婚生子的人,生命是被前一种逻辑掌控了。

对死后无人收尸,肉体慢慢腐烂,鼻孔、眼睛、耳朵、身上爬满蛆虫、苍蝇乱舞的夸大想象,主宰着绝大多数人包括已婚或独身人士对孤独死亡的恐惧。很多原本打算独身一辈子的人因此放弃初衷,中途随便找个人结婚。

其实,眼睛一旦闭上,对于自己来说,这和在亲人的注视和默哀中被埋入土坑或推入火化炉有区别吗?断气之后,这个过程自己根本就无法感知。所以,几近于无意义。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普遍把这个“无意义”当成了人生最大的意义,生命过程大都指向这个终极的形式而忽视了可控可感的当下。电影《死亡诗社》中有一句台词就说得非常的棒:“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将来都是蛆虫的食物”。

阿贝尔.加缪的一句话同样经典:“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作为凡夫俗子,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可以把握现在。与其过多牵挂不确定的未来,不如现在多追逐自己的兴趣和梦想——阅读、音乐、电影、旅行和花花草草相伴。

与其担心将来可能横尸荒野或蝇蛆肆虐,不如现在就让自己住进“花园”,把居室装扮得清新淡雅,把从指尖滑落的日子过成一首诗。

换言之,何不把自己一辈子的人生悬挂在这些可控可感的事情上呢?这种“稳定感”和“终极意义”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澄清一点,奉行独身的我,从来不反对和厌恶别人结婚生子。结婚生子与活出自我并不冲突,但前提是你发自内心拥抱这种人生,而非被大众裹挟,或出于对孤独终老的恐惧,不得已做出选择。

唯希望每个人在做决定之前,能发现自我,追随内心。既参考亲人的意见,更尊重自己的意愿。多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将来,在人生落幕之前或意外突然降临那一刻,让内心的遗憾尽量少一点。但是,无论如何,遗憾肯定是有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留遗憾的人生,不管你走的是什么样的路。所以,已婚人士和独身人士之间没必要相互怜悯。套用著名作家萧伯纳的话说:“要结婚就结婚去吧,要单身就单身去吧,反正最后你们都会后悔的。”


虞乐仲
浙大无业博士,50岁高校辞职,独行天下,不婚不育,活出自我。超越左右,独立思考。面向精英,小众写作。直抵核心的洞察力,于细微处捕捉时代精神症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