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91—93)

文摘   2024-11-29 16:23   江苏  


如何理解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

《决定》提出:“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这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础性内容。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2020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部署推进相关工作。经过努力,我国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设计日益完善,制度体系构架初步形成;信息披露系统平台基本建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完成省市两级披露系统建设,8万余家企事业单位通过系统平台依法披露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协同管理机制持续优化,行业自律逐步加强;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监督效能持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内生动力得到激发,有力支撑了绿色金融、绿色供应链以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制度实施。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一是改革任务推进还不够均衡,督促检查机制仍不健全,有效监督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情况的能力还不足。二是环境信息依法临时披露的规范性亟待提高,按要求临时披露处罚信息的比例较低。三是披露信息应用不够丰富,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与环保信用评价、绿色金融等制度衔接有待加强。

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需要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坚持政策激励与监督约束并重,着力打通改革的难点堵点,进一步健全企业自律、管理有效、监督严格、支撑有力、应用广泛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第一,推动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扩面提质。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督能力。健全重大环境信息披露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完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规章制度,完善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信息披露格式准则,支持建立行业自律体系。扩大披露主体覆盖范围,鼓励依法披露名单外的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引导企业自愿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第二,完善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协同管理制度。推动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公司债券发行人严格按规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规则,引导评级机构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纳入发债企业信用评级与跟踪评级指标。在绿色制造评价体系中强化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有关要求,推动将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要求纳入相关行业规范。加强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与排污许可管理、环保信用评价等制度的相互衔接、协同发力。

第三,提升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质量。依法实施监督管理,重点关注企业临时报告披露情况,及时受理社会公众举报,依法处理企业违规违法行为。强化数据共享,优化完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与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环境处罚、固废管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平台等生态环境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机制。开展技术帮扶,发布典型案例,帮助企业提升依法披露环境信息的能力。督促企业按照规定时限,及时披露临时报告,提升临时披露信息质量。推动受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的企业,按要求临时披露处罚信息,增强以案示警效果。

第四,丰富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应用渠道。健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与同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相关平台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披露信息在公司治理、绿色金融、绿色供应链、绿色消费等领域创新应用,形成更大合力,增强实际效果。同时,要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效果评估的有效机制,强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相关国际规则制定。


为什么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和其他人类活动提供且被使用的货物和服务贡献,可分为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指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由政府和市场通过合理的路径和方式,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制度形式。《决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从制度上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则。良好的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使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培育绿色低碳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二是有利于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成本内部化,使生态产品价值在市场上得到体现,让生态环境保护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三是有利于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差异化发展,使之在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同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的调查监测机制、价值评价机制、经营开发机制、保护补偿机制、价值实现保障机制、价值实现推进机制6个方面,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出顶层设计。有关部门会同地方开展不同形式的试点,围绕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业开发、碳汇交易等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形成一批可供借鉴的实践模式。但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有效破除,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系统谋划、稳步推进,支持创新、鼓励探索的原则,在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的基础上,着力破除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瓶颈问题,加快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体系。一是围绕破解“难度量”问题,深化生态产品理论内涵研究,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不同路径,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形成生态产品价值衡量标准,为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政府考核等提供依据。二是围绕破解“难抵押”问题,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探索生态产品资产证券化路径和模式等。三是围绕破解“难交易”问题,构建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推进生态产品供需对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在市场交易中显化和实现绿水青山价值。四是围绕破解“难变现”问题,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破坏谁赔偿”原则,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纳入地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等考核评价工作。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需要把握哪些重点?

《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这是基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路径和重要任务。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谋划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综合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作用明显增强,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效应明显加大。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生态环保结构性压力依然较大,特别是碳强度下降形势严峻;环境要素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优化配置作用有待加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足,依靠经营主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出来。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处理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科学把握和扎实推进以下重点工作。

第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完善绿色税制。加快完善绿色金融制度标准,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环保监管体系。推广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标准和认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和倡议发起,谋划完善气候投融资长期发展战略,准确界定气候投融资相关范围边界,加强政策衔接协同,推动国内国际标准的协同和互认。

第二,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树立“能水粮地矿材”一体化节约理念,推行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加强能源、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粮食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取得实效,健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完善投放和回收基础设施,提升回收行业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实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第三,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科学有序发展氢能等新能源,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多能互补、产销协同的分布式能源体系,引导全社会共同承担新能源供给和消纳责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第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统计与核算,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和碳足迹、碳标签认证制度。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推动开展配额有偿分配,加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与绿电绿证相关工作衔接,建立自愿碳市场数据质量监管机制。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玉东

核发:毛一岚


全球锡商联盟
为锡商提供信息、宣传、互动、培训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