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103—105)

文摘   2024-12-10 16:46   江苏  


如何理解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

第一,坚持作战需求的根本牵引。习主席指出,设计武器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未来打什么仗就发展什么武器装备。在武器装备建设上,起主导作用的是作战需求,打什么仗、怎么打仗从根本上决定武器装备发展的方向、布局和规模。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应当聚焦实战,以保障胜战为目标指向,把作战需求贯彻到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全过程。深入研究把握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典型场景和制胜机理,依据作战需求正向生成和体系设计思路,完善武器装备体系、性能、指标等,确保武器装备满足打赢需要、经得起实战检验。重视科学技术对武器装备建设的驱动作用,牵住国防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快推进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

第二,坚持体系建设、体系运用。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从单体到体系,在形态上日趋复杂。冷兵器时代主要是开发和改进材料,热兵器时代主要是开发和改进火药,机械化时代主要是提高火力和机动力,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战争则呈现出体系对抗的鲜明特征。仗要联合打,兵要联合练,武器装备也需要体系建设、体系运用,从而超越单一武器系统的限制,通过智能网络将各武器系统有机联为一体,在更大范围、更多手段、更高效率等维度提高作战效能。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应当强化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和体系集成,增强武器装备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统筹各类武器装备发展,统筹当前急需与长远布局,统筹拉长板与补短板,统筹新质战斗力与传统战斗力建设,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支撑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

第三,坚持抓好武器装备质量建设。质量至上是武器装备建设的基本原则,武器装备质量关系官兵生命、关系战争胜负。构建武器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应当贯彻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理念,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应用、保障全过程各环节,实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完善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各方面各层级质量责任,加强武器装备实战化考核鉴定,抓好现役武器装备质量整治,确保武器装备质量托底。为军队提供先进、可靠、管用、完备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的首责和主业。应当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强化先进技术引领力、工业基础支撑力、自主可控保障力,促进武器装备质量迭代提升。

第四,坚持向管理创新要效益。当前,我军武器装备加速发展,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体系构成越来越复杂,武器装备建设的组织协调、资源分配、系统配套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应当强化以实战为导向、以效能为核心抓管理的意识,全面加强体系管理、项目管理、基础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法规,打通武器装备研、建、用、管、保各环节,推动武器装备低成本、高效益发展。创新武器装备建设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方法手段,加强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工程等先进技术与方法应用,推进管理数字化转型,确保武器装备更好适应技术发展和未来战争需要。同时,搞好人才、编成、条例、保障等非装备要素的联动配套,推进战斗力全系统全链条生成。武器装备管理是广大官兵的共同责任,应当抓好学装、知装、管装、用装工作,实现人与武器装备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发挥武器装备效能


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有哪些要求?

《决定》强调“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决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原则的首要位置,并列出专条作出部署,充分凸显其极端重要性。全党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到实处。
第一,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集中统一领导,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等要担负好主体责任,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主动担当作为,深入研究推进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好涉及本地区重大改革举措的组织实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政治责任,把改革抓在手上,既挂帅又出征,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准确把握《决定》确定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在全局中定准位站好位,在探索完善科学制度机制上下功夫,推动各领域各方面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结合实际抓落实,开拓创新抓落实,敢闯敢试、善作善成,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第二,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改革决策是否科学,决定着改革落实的成效。要精准把握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围绕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做到改革议题的提出积极稳妥、针对性强,每一项重点改革方案的出台论证充分、科学精准,努力争取以最高的效率和相对较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佳的改革效果。
第三,完善改革激励和舆论引导机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难啃的硬骨头会越来越多,改革要顺利推进,必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改革环境。要完善改革激励机制,及时对改革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形成良好改革工作导向。完善改革舆论引导机制,通过各种媒体和方式,把好的改革举措宣传好,让广大人民群众明白为什么要改革、改革怎么改、改革有什么好处,着力让改革深入人心,取得凝心聚力的好效果。
改革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境内外敌对势力也惯于利用社会不同意见大做文章、混淆视听,以达到分化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目的。要及时关注社会上特别是互联网上对改革的各种看法,及时答疑解惑、澄清谬误、消除杂音,着力形成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认同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大力支持改革的良好局面。
第四,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既问需于民又问计于民,直插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面了解情况,深入找准问题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举措。要注重集思广益,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使改革方案更加符合实际、富有实效。
第五,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改革方案是否科学,要由实践来检验。要大力发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在改革落实过程中及时发现改革方案的不足之处,及时完善或调整改革举措,确保改革全过程行动正确、见到实效。



怎样理解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决定》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完成党的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正确政绩观深深植根于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生动体现在党的一切奋斗、全部实践之中。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拼、一道干、一道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新征程上,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第二,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总体上看,广大干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成绩是显著的。同时应当看到,一些地方脱离实际、不计成本、盲目举债搞建设;有的整大场面、铺大摊子,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有的统计造假、虚报浮夸,搞“数字政绩”、“虚假政绩”;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的表现。解决这些问题,一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真正解决“政绩为谁而树”问题。坚持人民立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二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真正解决“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三要真抓实干抓落实,真正解决“靠什么树政绩”问题。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强化精准思维,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对当务之急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对长期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一是加强正确政绩观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突出抓好领导班子正确政绩观教育。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帮助干部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二是强化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坚决不用那些政绩观不正的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保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三是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完善分级分类考核,完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提高考核科学性、精准度。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等结合起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四是发挥管理监督的刚性约束作用。巩固“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 和统计造假等问题专项整治成果,把政绩观问题纳入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突出问题,对查明属实、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问责。


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张玉东

核发:毛一岚


全球锡商联盟
为锡商提供信息、宣传、互动、培训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