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黛玉母亲贾敏去世后,贾母怜惜外孙女黛玉,派人派船到扬州接黛玉入京。
黛玉进京时,身边贴身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雪雁。
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夫妇唯一爱女,林家世代簪缨,世袭列候,到林如海已经是历经五世。
林如海更是掌握着实权的巡盐御史,这样的家世,即便因女儿年幼无力照拂,要送到外祖母家养育,按常理也应该是仆妇随从一大堆,才显身份显气派。
而黛玉到京城只带了一老一小两个贴身使唤的人,这反常的行为让很多读者心生疑窦,由此猜测黛玉去贾府之前,林家已经败落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林如海做这样的安排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有其他考量?
笔者认为黛玉到京城时,林家并没有败落。林如海之所以仅让一老一小两个人跟着黛玉进京,有其深层次的考量。
首先林家没败落,是有证据的:贾雨村是林黛玉的先生,他在扬州郊外巧遇冷子兴,冷子兴演说宁国府时,并没有提及林家有衰败之象。
其次,贾雨村请林如海帮他写推荐信时,林如海不仅满口应承,而且还告诉贾雨村此次入京谋官,所有需要的花费,都不需要贾雨村操心,他在给有内兄贾政的信中已经做出了妥善的安排。
贾雨村不过做了林黛玉一年的私塾先生,跟林家的关系实在算不上亲厚,林如海不仅爽快答应帮他写推荐信。还给贾雨村出谋官的资本,这哪是一个败落之家的手笔呢?
所以,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林黛玉上京之前,林家并没有衰败。
既然林家没有衰败,那么黛玉上京时,父亲林如海为什么只让一老一小两个贴身使唤的人陪同黛玉进京呢?是林如海不喜欢黛玉,所以怠慢吗?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林如海和妻子贾敏对黛玉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现在发妻去世,面对妻子留下的唯一女儿,林如海只有更加疼爱,怎么会有嫌弃之理?
林如海只安排一老一小陪同黛玉进京,恰恰是林如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情筹划。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以林家的资产,带上十七、八个甚至二、三十个各色奴仆,跟随黛玉进京,都不是难事。
如果林家真这样做,就是林如海不信任贾母,给贾母出难题。黛玉进京时,只有七八岁的年纪,还没有能力御下。
如果黛玉浩浩荡荡的人马进入贾家,贾家的人该如何安置这些奴仆?让他们继续伺候林黛玉,还是重新安排?
重新安排,不仅有分化瓦解林家人的嫌疑,而且工作也着实不好安排。给林家奴仆安排轻巧的工作,贾家的奴仆不高兴;安排林家奴仆做粗笨的活计,林家的奴仆又会心生怨怼。
如果让这些人继续和在林家一样伺候黛玉,一样会问题多多:贾家和林家,一南一北,生活习惯,家庭规则都会有所不同。听谁的?
林家带来的奴仆和教引嬷嬷肯定会按照林家的规矩教黛玉,而身在贾家,行事却按照林家的规矩,这样不仅容易制造矛盾,而且很难让黛玉彻底融入贾家的环境。
所以,林如海仅仅安排一老一小两个贴身伺候的人,恰恰是林如海爱护女儿而做的睿智之举。
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只有七八岁的年纪,但她却从不出错。虽然黛玉心比干多一窍,是个聪明绝顶的姑娘,但有些事情以她的心智和阅历,是绝对不会考虑那么周全的。
黛玉从不出错的根源是什么呢?就是那个在红楼梦中很少出现,但其实却时时跟随在黛玉身边的王嬷嬷。
王嬷嬷虽然年纪老,但从小看着黛玉长大,对黛玉她是亦仆亦母。王嬷嬷是黛玉的奶娘,是除了贾敏外,跟黛玉最亲也最爱黛玉的人。
王嬷嬷对于黛玉,一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顾廷烨的奶妈常嬷嬷,是林黛玉在贾家的主心骨、定盘星。
虽然红楼梦中并没有特别描述过王嬷嬷对黛玉的指导,但从黛玉在贾家深通人情世故的老练,可以推断这个王嬷嬷足够尽职尽责。
林黛玉到贾家不是走亲戚,不是炫耀财力,而是要寄居贾家。托孤就得有托孤的样子,“示弱”是最有效的手段。
林如海派一老一下跟着黛玉进京,看似寒酸,但其实有心思单纯的玩伴雪雁,有老成持重的智多星王嬷嬷,这配置,算得上低调奢华有内涵。
对黛玉进京一事,林如海有不舍,但没有担心。他知道妻子贾敏是贾母最心爱的女儿,爱屋及乌,她一定会竭尽所能照顾黛玉。
黛玉入京越是轻装简从,黛玉在贾家就越容易融入。对贾家全心全地依赖和信任,适度“示弱”,不给贾家添麻烦,不给贾母出难题,是对贾家的尊重,也是对黛玉是最好的安排。
果不其然,黛玉到贾家当天,贾母就按自己孙女的配置,为黛玉安排了四个教引嬷嬷,两个贴身掌管钗钏盥沐的丫头,另有四五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头。
没有一丝波折,黛玉进京不到24小时,就完成了林家姑娘到贾家小姐的无缝对接,不能不说正是得益于林如海的睿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