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奶没吸管月饼没叉子火腿没开口器的北方大地瓜,咱得偷着乐

文摘   文化   2024-01-16 16:38   吉林  

尔滨旅游爆燃,不仅给各地南方小土豆解锁了冰雪的乐趣,还拔出萝卜带出泥,带出了南北差距。

很多原本自以为然的现象,竟然成了同在华夏,谬以千里。别说南方人诧异,北方人也感觉很圈。

作为资深北方人,自觉有必要解锁一下被南方小土豆挖掘出来的南北差异。

一,没配置叉子的月饼,看似不高级,其实隐藏着人生百态

首先说说月饼。据说南方人吃月饼是切开食用的。这个电视上也见过,但我们不切。

基本上是拿起一个,整个往嘴里炫。咬上一口满月变半月,再咬一口半月变星星。

当然月饼偶尔也会吃一半。但不会用刀切,都是直接上手——掰开。

以五仁月饼为例,自认掰开的比刀切开的更有腔调。切开的里面的果仁都切断了,看起来毫无食欲。

但掰开的就不一样。掰开的月饼,边界的果仁是完整的。月饼里面的果仁在掰开的那一瞬间,就进行了选边站队,要么选择A端,要么选择B端。

记得小时候和兄弟姊妹分吃月饼,会因为掰得不均匀,或者谁的那一面果仁更多而激烈争执,甚至上升到要父母裁决。

当然,如果正好有人不喜欢核桃,而一个核桃仁正好嵌在某一边,那就会各取所需,各自欢喜了。

现在回想,大口大口地整个炫月饼,得到的是难得的满足感;

而分月饼的过程则包含了期待、合作、斗争、妥协等一系列人生体验。

最重要的是,那是童年快乐回忆中,不可或缺充满情趣的一部分!

南方人把月饼切成小块,细细咀嚼之下,固然有一份烟雨江南小桥流水的温婉;

但北方人对月饼的“粗糙”处置,又何尝不是对满山大豆高粱,莽莽苍苍丰饶的尊重?

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和大快朵颐狼吞虎咽之间,作为北方人的笔者,肯定更青睐后者。爽啊。

所以,月饼里没叉子这事,北方人不用觉得委屈。就算厂家配置了,估计也没有几个北方人会用。

大多数人面对那把小塑料叉子,会本能的,自然而然地直接选择无视

一,喝袋奶这事,只解锁如何开袋是远远不够的

说完了月饼,再说说袋奶。北方的袋奶没有吸管?北方的袋奶一直没有吸管啊。当然也没有防尘塑料包装。

南方小土豆对此惊讶,北方大地瓜也觉诧异。甚至有的大地瓜还委屈巴巴地感觉,自己咋活得这么糙?野人啊。

实话实说,以北方人的性格,那些大声抱怨的北方大地瓜,其实根本没受伤,也没有真生气。

叫屈只是一种表态,跟真实感受无关。这种表达态度的方式方式,对北方大地瓜来说,其实是表演的一部分。

没办法,谁让北方人有着源自骨子里的表演细胞呢。这源自天然的艺术细胞,实在是压不住的才华啊。

其实北方人在骨子里认为,袋奶有没有吸管这事,根本就不是事。

因为和用吸管喝牛奶相比,北方人更钟情于自己开创的,喝袋奶的独特方式。

在北方人的概念中,那既不是野蛮,也不是粗糙,那是妥妥的解压方式啊。

老规矩,先解锁。

北方人如何打开袋奶已经有人科普——用牙在袋奶的一端撕开一个口子,直接吸。

但吸和吸也有区别。温柔地小口慢酌还是粗犷地大口吸?北方人大多选择大口、狂暴地吸。

北方人吸袋奶主打一个嫉奶如仇。一袋奶从开口到吸完,分分钟解决战斗。

方式基本如下:用牙齿在袋奶的边缘咬开一个口子,然后抓住袋奶的底部用力往上挤。

受到外力挤压,袋中的牛奶自然会迅疾地喷涌而出,以一条类似高压水线的方式喷进嘴巴。

这时候嘴巴除了迅速往下咽,再无他法。上下合力之下,一袋牛奶,保守估计,用不上一分钟就炫完了。

而原本体体面面衣着整齐,全身上下水光溜滑没有一丝皱纹的袋奶,经过此一番暴力摧残,已经面目全非。变成一团面目狰狞、皱纹遍布如核桃皮的垃圾。

内敛温婉的南方小土豆,如果亲眼目睹北方人喝袋奶的操作流程,估计得发自内心地来一句——哇塞!炫酷诶。

事实也是如此,北方人喝袋奶的方式,不仅炫酷,而且非常解压,非常治愈。

想想,在手的挤压下,一股流速很大的奶流,以奔腾不息的速度奔涌进口腔里,迅速充满整个口腔。

形势压迫之下,你的嘴巴就得迅速地大口吞咽,这是战斗,更是合作。

那一过程,不仅需要专注,而且需要非常专注。而感觉虽然短暂,但绝对治愈。不信可以试试。

南方人喝牛奶只得到了营养,北方人除了吸收牛奶的营养,还顺带享受了心理的满足和畅快。

有了这些不可言说的好处,谁还在乎一个小小的吸管呢?当然没人在乎。说在乎的,不是装就是矫情。

顺带透露一下,并不是所有发往北方的袋奶,在出厂的都没有配备吸管,而是北方人主动选择弃用。

很多零卖袋奶的小超市,都有很多废弃的吸管。套用一句著名小品的话就是——奶卖了,吸管留下了。

为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简单。买袋奶的没问过吸管的事,卖袋奶的也没想过袋奶的事。

吸管就这么被可怜兮兮地抛弃了。这事其他省份或者觉得疑惑;但在东北人看来,这事,很正常,很东北。

三.开火腿肠没工具?这确实有点麻烦。是对北方大地瓜智商的硬核考验。

打开没有开肠器的火腿肠,北方人的处理方式是另辟蹊径,别开洞天。

按人的习惯性思维,开火腿肠肯定是从一边开。但是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对付那个金属封口,确实有难度。

东北人再粗,也是血肉之躯。

有的人牙尖嘴利,敢于攻坚。用牙直接把金属封口附近的塑料包装咬下来。

然后一边嘶嘶哈哈地揉着被弄疼的牙齿,和肌肉紧张的腮帮子,一边大快朵颐。

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比较大。毕竟很多人的牙齿都达不到咬钢嚼铁的彪悍程度。

于是东北人又解锁了另一种开启火腿肠的方式:两手各抓住火腿肠一端。一手向里一手向外,旋转。

转着转着,受到挤压的火腿肠包装就裂开了。里面美味的肉肉也就无处可藏了。这一轮考验,北方人又没输。

四,南北差异的背后

无论没有叉子的月饼,还是没有吸管的袋奶,或者没有开肠器的火腿肠,都没有难倒北方大地瓜。

当然这一点没啥可炫耀的。人是有能动性的,这些问题换成南方人,也会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活人不会被那啥憋死不是?解决这点小事,无论对南方小土豆对北方大地瓜,都不是难事。

这些差异的出现,只能说明咱大华夏地大物博,油然而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就完了。

当然作为北方大地瓜,笔者认为不依赖工具,自己用手动脑,开锁各类食品包装的过程还是很巴适的。

而且,套用现在的时髦观念,还很环保、节约。

五,北伐?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好话题。

有些南方小土豆把东北旅游定义成北伐。大有正本清源,不辞劳苦改造北方粗糙大地瓜的架势。

个不在高,有志则灵。有责任心,有觉悟性的南方小土豆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例如看到北方的红心萝卜,不论堆,也不论十块钱几个。人家要单个买,而且还要求切片伺候;

例如吃豆腐脑的时候,不要香菜酱油等咸味作料,而要加糖调味。

对于南方小土豆这些足以让北方大地瓜惊掉下巴的要求,北方大地瓜大多选择放弃挣扎:谁提要求谁有理,安排。

思想一通,一通百通。于是以前在市场上绝不会被当众大卸八块的红心萝卜。

在南方小土豆这支“北伐”大军的掩杀之下,尔滨的红心萝卜切片了。

北方人多年都是整个拿,直接上手啃的冻梨,也改头换面,切开摆盘了。

摆盘的冻梨是啥风味,笔者没尝试过。但笔者可以说说自己小时候是如何吃冻梨的。

那时候吃冻梨,不吃化好的,而是洗干净表皮后,直接啃。

冻透的冻梨很硬,一口只能咬下很小的一块,而且一咬一个白茬。

冰凉的冻梨不仅拔牙(东北话,非常凉,使牙齿不舒服。),而且上脑。

一个冻梨下肚,凉和甜在嘴巴里融合交汇,感觉很酸爽。最后连脑门子(额头)都冒凉风。

这感觉可以跨越时空,流连岁月的漫漫长河,令人经久难忘。

冻梨切盘这事,在笔者看来,比豆腐脑弃盐加糖更令人颠覆认知。

豆腐脑加糖是口味不同,勉强可以理解;但冻梨切块,考虑过冻梨的面子吗?

更匪夷所思的是,听说最近还有把冻梨做成拔丝的。

这让我们这些在东北土生土长几十年,只听说过拔丝地瓜、拔丝土豆、拔丝苹果,最高级不过拔丝香蕉的土著情何以堪?

但这些能说明咱东北大地瓜就输了阵,接受粗劣,野人的标签了吗?非也。

首先,尔滨的绥靖是卑微吗?当然不是。是个东北人都知道,家里来了客( 正确读音是qie),那必须以客人为本。

客随主便这事,在东北行不通。东北人大多恪守主随客便。小时候只要家里来客人,挨打都少。

就算孩子调皮淘气闯了祸,大人也顾着面子,不会立时发作。最多背着客人,对孩子发发威胁:

你们就嘚瑟吧,等客走了,我扒你们的皮。

东北人为啥好客?能减少被扒皮挨揍的次数啊。久而久之,好客的基因就刻在骨子里了呗。

所以红心萝卜切片也好,冻梨摆盘也好,拔丝也好,只要南方小土豆高兴就好。

最好东北的课代表,无所不能不断开启下限的尔滨,能为南方小土豆解锁一下油炸冰溜子,糖醋冰溜子,拔丝冰溜子。

提这要求的南方小土豆,千万别客气。要像要求豆腐脑加糖一样理直气壮。

南方小土豆到了北方的行为,咋感觉这么亲切呢?要知道直抒胸臆这事,可是北方人专属啊。

矜持收敛的南方软妹子到了东北咋转性了呢?咱也不敢说南方小土豆被北方大地瓜同化了。

当然,这事就算心里这么想了,也不能明说。

南方小土豆都说了,东北人嘴严,不该说的一句都不说。这传统优秀品质,咱得保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只要南方小土豆在东北玩得贼爽快,吃得嘎嘎香,就成!

六,写在最后:

作为冰雪旅游的新贵,尔滨最成功的是,除了让南方小土豆吃得贼香,玩得贼高兴之外,更有情怀的加持。

731遗址外肃穆庄严的长队,731上空缠绕不去的悲怆,是比风景人文更深刻的留存。



云卷云舒说文史
带着感情读书,写有温度的文字。
 最新文章